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质,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为官一任就要守责一方,为官一时就要尽责一世,领导干部要以“为官避事”为耻,牢固树立担当意识,做到守职有责、守职尽责。  相似文献   

2.
正耻感,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浸润人心,升华为做人为官、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勾践卧薪尝胆,杨震却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耻感是节气与大义,也是"知耻而近乎勇"的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4月30日,省委书记周本顺以《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三严三实"》为题讲专题党课。以这次党课为标志,全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式启动。周本顺强调,落实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关键是把握六点:以百姓之心为心,用权决不能任性,腐败没有后悔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官避事平生耻,为人不做亏心事。周本顺指出,"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组织的一员,为人处事总要有把标尺,以此经常衡量自己、约束自己、检验自己。"三严三实"就是一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组工干部是否具备"打铁还须自身硬"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其是否能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效果体现出担当精神。我认为,担当就是承担责任,担当精神就是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应努力做到"三个必须":必须立责于心勇担当。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组工干部,应该视权力为责任,把  相似文献   

5.
“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能担当、敢作为,本该是干部尤其是为官一任的应尽之责。但实际上,“为官不为”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人还给“不作为”干部画了像:阴阳脸、高调门、溜肩膀、闲袖手、走秀脚,等等。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取得了明显效果。在这种情形之下,一些不作为的干部,本应积极思考,有所作为,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但还是有些干部继续绞尽脑汁,消极行事。如同一种“顽症”,这些人的不作为以各种面目出现,常常与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搅和在一起。比如,去基层调研,前呼后拥,“走秀不走心”;口号喊得震天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对工作得过且过,能躲的就躲,能凑合的就凑合……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作为敢担当,要大胆工作,以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奋发有为为荣,以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耻。敢作为敢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品格和素质,无论是什么时候、担任什么职位,都应牢牢记住"为官避世平生耻"这句警言。然而,随着反"四风"、反腐败深入开展,党内出现了一些消极怠工的情绪,一些党员干部面对"为官不易",开始"守摊子""混日子",不作为,做起了"太平官",奉行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为官之道。究其原因,是明哲保身,怕干得多错得多,不干不错。然而,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官者,德为先。官德如何,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事,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先进性的一面镜子。领导干部要把常修为官之德作为当官先做人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作为敢担当,要大胆工作,以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奋发有为为荣,以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耻。敢作为敢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品格和素质,无论是什么时候、担任什么职位,都应牢牢记住"为官避世平生耻"这句警言。然而,随着反"四风"、反腐败深入开展,党内出现了一些消极怠工的情绪,一些党员干部面对"为官不易",开始"守摊子""混日子",不作为,做起了"太平官",奉行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为官之道。究其原因,是明哲保身,怕干得多错得多,不干不错。然而,这是错误的。这种占  相似文献   

9.
按照“八荣八耻”要求大力推进官德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环节。自古以来,“官德”重于“民德”,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为官者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都是身处高位的权威人物,官德优劣往往会对其部属甚至一方群众起到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从而影响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党风、政风甚至民风向积极或消极方面转化。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和关键期,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价值多元化趋势和主流价值边缘化趋势。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开始被打乱,社会在很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基本的荣辱感。一些干部在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他们不以“八荣”为荣,不以“八耻”为耻。甚至荣辱颠倒,以耻为荣,进而理想信念淡漠、思想道德滑坡。这种现象虽非主流,但它败坏了党和官员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若任其发展,必将严重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因此,要把推进为官当政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和实践“八荣八耻”的要求,作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0.
为官何时易“落水”?──给领导干部提个醒江苏路轲瑜领导干部在6种时候容易上当“落水”,必须小心谨慎,严加防范。提拔干部之时。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因工作需要提拔干部是常有的事。而提谁不提谁,往往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意愿.有些人为了混个一官半职或者提个一级半...  相似文献   

11.
正一次撒谎、偷懒,五人受到处分。近日,湖北省公安县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一起长江大保护中的不作为和弄虚作假典型案例,该县水政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吴某接到执法通知后,不但没迅速赶到现场,反而在家睡大觉,还指使他人造假应付上级检查。为官避事平生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  相似文献   

12.
苗建中 《大特区党风》2001,(5):24-25,23
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胜任本职工作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要有政治上的坚定性,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强调领导干部为官必须有德,为官有德是党的宗旨得以实现的前提。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思想再一次把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全党同志的面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是各级党组织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认真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话说廉洁     
康国平 《共产党人》2009,(19):54-55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于诗人屈原的《招魂》一诗中。古人把廉洁解释为“不受日廉,不污日洁”:明人顾炎武说,“廉耻,立人之大节,人之不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古人讲的是对廉洁一词的高度概括,我们现在讲的廉洁,就是作为领导干部不谋私利,清白为官。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这才是廉洁自律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刘建明 《党课》2014,(8):73-74
“为官从政要清正廉洁”这一为官准则,古往今来一直备受有识之士的推崇,深得人民群众的赞颂。清正廉洁是对人的行为及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更是领导干部执政操守的核心,是应有的基本政治品格,是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要保持清廉之身,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做到“三养”: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讲,要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根本性的问题上,这三个“什么”是时刻不得忘记的,应该时刻让其萦绕在脑际,时刻以之衡定言行。从更具体的方面来讲,从政为官至少应该做到“三想”——想事业、想人民、想他人。一、想事业为官从政,职务上想进步,想得到为人民“服大务”的舞台,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想的立足点必须放在事  相似文献   

16.
“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为官之道,也是为人之道。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就更应该“心存敬畏”,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做到“心存敬畏”,就要做到敬畏法律法规、敬畏党纪政纪和敬畏道德伦理三条最基本的底线。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早在两千多年前,《管子》中就提出“四维”之说:“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并提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事实上,礼、义、廉、耻不仅是维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四项道德标准,更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根本要求。礼、义、廉、耻这四项古人总结出的规范和准则,每一项都与新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古代思想家陈宏谋在《从政遗规》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指出了掌权者应怎样为官、用权、做事。 一、清——清清白白为官。这是对为官者最起码的要求。自古以来,清官都具有廉和公的特点。 领导干部清白为官,廉是根本。古人云:“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  相似文献   

19.
"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向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发出的动员令。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制约实现"中国梦"的体制机制性"硬骨头"、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的"硬骨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硬骨头"等艰难繁重的任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勇气,敢于、善于"啃硬骨头"。"啃硬骨头",要有敢于担当的魄力。古人说:"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党员干部,职务意味着服务,权力意味着责任,要啃"硬骨头",做利发展、谋民生的大事,就要敢于担  相似文献   

20.
<正>庸,平常是也。"为官避事平生耻。"对于庸官,最典型的莫过于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所描摹的那位:生前为官,政绩未有,败笔亦少,自我感觉良好。然而阎王爷怒斥的甚有道理,要像你那样说,模仿你的形象,刻一木偶置于公堂,岂非连百姓的茶水也不必受用,更遑论朝廷按期下拨的优厚俸禄?时至今日,庸官照常有,稍加留意,便可知当下有几幅模样:"太极拳"在手,"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者。这种人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