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工作是针对"人"的活动,与大学生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和谐的高校人际环境尤其是师生关系将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咨访关系有利于改进高校德育的方式和方法。高校德育应该借鉴咨访关系的原理,优化高校人际环境,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要真诚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运用同理心,营造良好交流环境;无条件积极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咨访关系在高校德育工作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高校师生关系不同于治疗关系、咨询师与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也不同、高校德育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适时构建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对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生态德育是相对"人际德育"而言的,高职院校要确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构建生态型人际新关系、培育个体生态人格的生态德育立体目标;要努力探索体验式生态德育、内省式生态德育等生态德育方法,科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子体系,形成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全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适时构建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对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生态德育是相对"人际德育"而言的,高职院校要确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构建生态型人际新关系、培育个体生态人格的生态德育立体目标;要努力探索体验式生态德育、内省式生态德育等生态德育方法,科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子体系,形成高职院校生态德育全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孤独与寂寞是一种缺乏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孤独感与失落感。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上的孤独感,满怀愁绪无处倾诉,缺乏社会支持。大学生的孤独感与人际关系不良有关。学生从中学到大学,人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是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斗争所形成的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被广泛开发并运用于大学德育,对于丰富大学德育内容,创新大学德育的方式途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总体分析了当前红色资源开发与运用与大学德育融合的现状,认真总结经验,深入认识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以期推动红色资源在大学德育中的进一步开发和运用,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斗争所形成的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红色资源,被广泛开发并运用于大学德育,对于丰富大学德育内容,创新大学德育的方式途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总体分析了当前红色资源开发与运用与大学德育融合的现状,认真总结经验,深入认识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以期推动红色资源在大学德育中的进一步开发和运用,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8.
社会环境的变化,既影响着青年学生,也向德育提出了新问题。正确分析和把握德育环境的变化,根据德育环境的新特点,来寻求德育环境的优化对策,这是德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 一、德育环境的新变化 所谓德育环境,就是影响德育过程和德育对象思想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德育环境所涉及的内容、因素、范围是广泛的、复杂的和多变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有: 第一,环境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环境的内容划  相似文献   

9.
所谓环境,其意是指周围的境况。依不同的学科,环境具有不同的类别。经济学研究经济环境,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新闻学研究舆论环境等等,德育也有自己的环境,即德育环境。所谓德育环境,就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客观条件和德育对象所处的境况。它所包含的范围和内容是很宽泛的。对德育环境的范围、状态、性质、作用等方面内容所作的概括就是德育环境理论。它是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的教育流派,对德育环境的理论概括是不同的。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有必要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对各种不同的德育环境理论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吸收德育环境理论的有用成分,抛弃唯心主义、形成上学的糟粕,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环境论,用以指导我国的德育环境建设,推动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因此进入“低碳时代”,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在此背景下.高校的传统德育应由传统的人际德育向新型的生态德育转变。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观和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传统德育的继承、发展和超越。高校德育生态化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对环境的忧患与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感受自然美、在自然中陶冶自我情操的能力,以真正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大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入手,对我国大学德育作一种宏观的分析,并略陈管见。(一)新形势对大学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乃至途径、评价体系都提出出了严峻挑战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促进他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活动。它同社会客观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大环境一旦发生巨大变化和变革,不仅作为影响高等教育的外部条件会通过教育本身对大学德育产生影响,而且在学校同社会密切联系的今天,这些大环境还将对  相似文献   

12.
对应用型大学德育基本内涵、特征和原则的研究探索,是研究应用型大学德育的逻辑起点。应用型大学德育内涵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必须贯彻落实大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是应用型大学德育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特点,实现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与应用型大学立德树人的标准相统一。应用型大学德育和其他类型高校德育相比,具有注重知行合一和应用为本、突出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侧重两个课堂相结合和以文化人的三个特征,实施上应体现本土化、本校化和实践化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系统内部的各构成要素和各子系统有机联结,相互影响;系统的整体优化,依赖于各要素、各子系统的优化。中学德育是由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区德育三个维度构成的系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维度,都会造成失衡;三者的优化有利于促成“三维”系统的整体优化,形成整合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而大学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全面系统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善大学德育,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不仅是从事大学德育的同志日夜思考、辛勤实践的事情,也是所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和关心高等教育事业的同志关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大学德育内容的依据和层次,是当前大学德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大学德育的文化取向主要取决于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冲击下的主流价值观念的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价值共识,赋予大学德育浓厚的人文底蕴、先进的精神内核和创新的理论品格,能够有效提升大学德育文化内涵,重塑大学德育标杆。  相似文献   

17.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而大学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全面系统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角色适应与定位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明 《世纪桥》2008,(7):101-102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而大学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全面系统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9.
“自主——创新”是武汉市新洲一中在多年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包括实施主体性德育、实验开放式教学、营造人文化环境、完善人本管理、建设创新型队伍、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等6个有机联系的子系统。而主体性德育在其中居于“首要”和“核心”地位,凝聚着新洲一中人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厚重的实践积累,备受德育界瞩目。下面刊发本刊记者的专访文章,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学德育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如何深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这是新世纪大学德育发展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与创新的趋势与特点,正确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开创大学德育的新局面,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社会实践是开创大学德育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社会实践是大学德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