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其中要求"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培养法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法治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为了应接这个挑战,我们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以实现"创新培养法治人才"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拥挤社会的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拍峰 《南风窗》2014,(25):41-43
<正>法治需要统一性和普适性,而大国本身却包含着多样性、复杂性。在这种挑战面前,法治理想和现实国情也会有所冲突。这些冲突构成了大国法治的基本特征。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法治作为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这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大国,这决定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很难仅仅照搬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而必须面对自身独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墨宁 《南风窗》2014,(23):37-39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和法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肘,要坚持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也强调“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中国迈入全面依法治国时代,执政党与法之间的关系是首先需要理清的问题。对此,本刊专访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张恒山。  相似文献   

4.
辛鸣 《南风窗》2014,(23):32-36
依法治国的提法国民并不陌生,但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依法治国首次作为一次全会的主题,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并提出五大体系和六大任务,对总目标进行展开和细化,清晰地描绘出实现总目标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莫纪宏 《当代世界》2014,(12):12-15
<正>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党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各项主张,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两项总目标、五项原则、六项具体任务和一百八十多项法治改革措施,这是一个指导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执政党依法执政的"总抓手",在党的执政史上具有划时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人民团体,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2015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订《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决定,对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2年通过的《实  相似文献   

7.
<正>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全球媒体聚焦中国法治改革10月20—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本次全会强调坚持立法先行与依宪治国的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这突出了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依法治校的重...  相似文献   

9.
<正>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2014年10月20—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共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改革与法治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左右手,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改革动力和坚实的法律保障。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败力度史无前例,反腐败机制日臻完善,为新时期中国的法治  相似文献   

10.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4):36-37
<正>法家虽然提出了可观的法治思想,成为富国强兵的有效之道,却又成为苛政乱世的始作俑者,这种悖论式的际遇无疑为当下我们思考中国的法治前途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源。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中讲到,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中国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韩非子等诸法家密集论述了法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提出了"以法治国"的说法,并和儒家一起,影响了中国往后的历代王朝统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