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秋,毛泽东赴福建上杭县才溪乡开展中央苏区农村调查,并写下了《才溪乡调查》一文。才溪乡是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经过土地革命而分到了土地的才溪人民,在苏区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很好地解决了党组织建设、苏维埃建设、支援革命战争和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2.
才溪镇位于上杭县北部,是著名的老区乡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才溪人民在扩红支前、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拥军优属等各个方面.工作搞得十分出色,被中央苏维埃政府授予“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称号。毛泽东曾三赴才溪从事革命实践,并于1933年11月在这里写下了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为表彰才溪人民的突出业绩,颂扬才溪人民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3.
1933年11月,毛泽东深入福建上杭才溪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才溪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进行全面调查和科学分析,写下了《才溪乡调查》,为建设先进的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鲜活典型,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光荣亭坐落在“青山凝碧曾是血.绿水流辉应为魂”的上杭才溪圩坪河畔。 享誉“九军十八师”的“将军之乡”才溪,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亲自培育的中央苏区模范乡。从1930年起到1933年11月,毛泽东曾三次到才溪,在那里开展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的《才溪乡调查》,高度赞扬了才溪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革命热情。后来毛泽东又在拿国工农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称赞说: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同志才溪乡调查75周年之际,重温《才溪乡调查》和才溪人民创建模范乡的经验,令人深受教育和鼓舞。才溪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等方面.创建了光辉的业绩,成为当年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福建省的第一模范区。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时期,上杭才溪是中央苏区的模范区、模范乡,“一切工作都得到了光荣伟大的成绩。”在经济建设方面,首创了深受工农群众欢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才溪区消费合作社分社”。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五日,  相似文献   

7.
才溪是地处福建上杭西北边陲的一个普通的山乡,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山乡,却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和巨大牺牲,“红军之乡”、“烈士之乡”、“将军之乡”就是其最好的明证。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时期,英雄的才溪人民以其质朴和坚韧,“听党的话,紧跟党走;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在苏区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红”运动、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中创造了一等的业绩,被誉为中央苏区的模范区、模范乡,毛泽东对此进行调查总结,并以《才溪乡调查》一文将才溪乡的经验向全苏区介绍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说起才溪,人们都知道那是一块革命圣地,是中央苏区著名的模范区,是福建省的第一模范区。有闻名遐迩、誉满全国的"九军十八师"。同样让才溪人感到光荣和自豪的是毛泽东曾三次亲临才溪指导革命并写下了彪炳史册农村调查——《才溪乡调查》。在才溪溪畔耸立的光荣亭,毛泽东手书的亭名"光荣亭"三个字仍金光闪闪,照耀着才溪人民前进的道路。毛泽东自从他第一次来才溪直至解放后始终没忘记"才溪"这个地方,关心着才溪的建设和发展,这无疑是毛泽东对闽西革命老区人民的关怀和期望。  相似文献   

9.
1933年11月,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县才溪乡调查研究,写出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毛泽东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才溪乡这一模范乡的调查,总结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成绩和经验,以此回答在国内革命战争条件下,根据地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才溪乡调查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其精神应当永远坚持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I0001-I0008
1933年11月,为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乡进行了10多天的社会调查.写下了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总结中央苏区模范才溪乡在政权建设、扩大红军、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经验,高度赞扬才溪苏区干部好作风,为创建巩固的、先进的革命根据地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体现了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和注重根据地建设等思想和作风。  相似文献   

11.
《才溪乡调查》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三次到才溪苏区调查研究后写下的著名篇章。通过才溪乡调查的历史实践,毛泽东不仅用事实粉碎了左倾机会主义的种种谬论,而且为我们树立了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倡导和运用的一些切实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端正调查研究态度,认清国情及决策,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才溪乡的革命发展是中央苏区的光荣代表,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群众路线观的生动体现,才溪精神的灵魂是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谋利益。重温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作风,广大党员干部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谋利益的那种精神境界,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弘扬才溪精神,最根本的是牢牢记住共产党的宗旨就是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的铜墙铁壁,为任何力量所打不破的。坚持了这一点,共产党就能长期执政,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才溪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上。2013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发表80周年,回顾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理论价值,对于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1933年11月下旬的才溪乡调查.是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的社会调查。在才溪乡调查中,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才溪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总结,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的才溪乡调查,为我们树立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前后三次到模范苏区才溪开展调查研究,写出了《才溪乡调查》,这一光辉著作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才溪人民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大红军、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总结,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80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重温毛泽东这篇著作,细细品味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态度、立场、方法和所采取的形式,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1933年11月,毛泽东到中央苏区模范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作调查,随后写出名著《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记录与这篇著作,折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革命的宏大画卷,树立了一个光荣典范。这一典范不仅是苏维埃政权下的才溪乡,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的典范。本文着重就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场景和《才溪乡调查》作一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种福     
1930年6月的一天下午,毛泽东带着人到福建上杭才溪乡作社会调查。当毛泽东来到才溪第五乡苏维埃政府时,不巧政府的同志都帮烈军属生产去了。于是,他便来到“老民政”家投宿。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模范区模范乡——才溪,是我国农业合作化的重要发源地.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一文中指出:"本乡劳动合作社.1931年开始创设的.现在全苏区实行的'劳动互助社'就是发源于此的."全国解放后,才溪人民又很快走上了互助合作化道路.1953年和1954年,连续二年获县、省爱国增产红旗奖,1955年被评为福建省"爱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毛泽东才溪乡调查60周年,重温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倍感亲切。他从事革命的调查实践和伟大精神,不仅对过去建设革命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为什么要写《才溪乡调查》呢?因为: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独特的、光明的正确道路,建设和巩固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第二、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所取得的经验,脚踏实地地领导广大贫苦农民向封建  相似文献   

20.
为学习革命老前辈的革命精神,对后代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之际,本刊开辟了《模范乡的将军们》栏目,陆续介绍具有光荣历史的上杭县才溪乡的将军们,以飨读者。本期介绍刘忠、王集成两位将军简况。王直同志也是才溪乡的一位将军,他为本专栏写了序言,我们特表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