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8.24万平方公里的渝州大地上,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综合服务社和农民协会蓬勃兴起。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重庆市大力培育和发展以农民为主体、产品为纽带、服务为宗旨、增收为目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重庆农业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和新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期“专题报道”由一则访谈和一篇通讯构成,理性的分析、感性的事例。让我们清晰看到农民的合作社在希望的田野上蓬勃“生长”……  相似文献   

2.
苑鹏 《时事报告》2010,(6):74-77
这几年,不管是种水果的还是养鸡养鸭的,很多地方都办起了合作社。而且大多是一家公司和一.群农民一起干。国家也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颁布了专门的合作社法。究竟这合作社是怎么一个合作法?入了社对农民有啥好处?讲一个在北京大兴区发生的“合作社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3.
在瑞典,只要开车离开首都,不出10公里,农村社会的景象就会展现在人们面前:一座小教堂几间涂着传统红色的小木屋,村子外的田野上歇闲的拖拉机。以前,教堂是凝聚瑞典农村社会的核心如今,各种由农民自己组成的合作社则成为瑞典农民表达他们经济和政治意愿的代言人。瑞典的农民合作社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经营性合作组织,其中规模最大的合作组织叫“瑞典农民产品销售合作社”,瑞典称之为“农家人”合作社。合作社的标志是一颗正在发芽的麦粒。在瑞典南北各地的农场乡间,从巨型粮仓、肥料车间到负责粮食检验的验室和宣传科学种粮的研究所,到…  相似文献   

4.
钟河 《当代广西》2007,(8):18-18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民自己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创造出来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军民就响应毛泽东同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其中就包括了医药合作社(卫生合作社)。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土地改革阶段、农业合作化阶段、人民公社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我国农村1950年进行了土地改革 ,依据“耕者有其田” ,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完整产权 ,实现了农民和土地的直接结合 ,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53~1957年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 -高级合作社”的演变过程。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改变为集体所有 ,集中劳动 ,共同经营 ,统一分配 ,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1958~1978年在“左”…  相似文献   

6.
刘圣华 《政策》2008,(10):35-36
近年来,阳新县龙港镇汪家垅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兴办“富民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建立公司的方式筹措资金,兴办产业,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建设新村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7.
《小康》2006,(11)
★浙江庆元县:技能型乡镇政府创新引发基层行政效能革命★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农村股份合作社和“金凤凰工程”助推农民转型★浙江嵊州市:“八郑规程”为村民自治提供制度保障★四川郫县:“高校 支部 农户”模式推进农村“新文化运动”★山东荷泽市:农村厕改抓住新农村建设新“切  相似文献   

8.
陈安武 《当代广西》2012,(14):44-44
“把党校课堂开进农家,让老百姓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从中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最近,在玉林市玉州区西岸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校,35位农民聚精会神地聆听了梁汉耀技术员《台湾番石榴标准化种植技术》的讲课。  相似文献   

9.
合作社的兴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而“党建+合作社”的新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将党的组织优势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中。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党建+合作社”模式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期为其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市级政协     
焦作市政协17条建议让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火车头本刊讯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焦作市政协组织委员及农业、科技等部门,到所属县市区对农民专业  相似文献   

11.
莫燕武 《当代广西》2009,(13):43-43
晒得黝黑的皮肤,一双满是老茧的双手,现年54岁的荔浦县青山镇三联村村支书李忠存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这位农民支书却有着一本建设新农村的“合作经”:在他的努力下,村里近几年得到了相关部门近40万元的建设资金,使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在他推动下,三联村、大明村、满洞村这三个地域相连的村联合创办了荔浦县三大满新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合力开创了农村党建“支部+合作社”的新模式,强劲推进了当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成为当地农民闯市场、增收入的好靠山。  相似文献   

12.
杜烨 《今日上海》2011,(9):36-38
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崇明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崇明登记在册的合作社已超干家,涉及粮食、水产、畜牧、蔬菜等多个领域。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个体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组织化程度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对接市场的过程中,诸多合作社显现出“规模小、竞争力弱”等弊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上海绿笋芦笋专业合作社成为了上海“首个吃螃蟹”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产业重建的衢州新模式 “衢州的‘借地发展’好,板房利用做法好,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山区的农民下山发展产业好。”10月26日全省11个市的指挥长参观青川县桥楼乡“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省援建指挥长谈月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肯定了衢州在产业援建上动了脑筋、想了办法、出了成效。  相似文献   

14.
王松良 《中国发展》2012,12(3):45-52
该文通过对福建若干代表性乡村的实证调查,探讨了新时期中国“三农”问题新动态,即表现为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三方面交织的难题。其症结是长期的城乡“二元”政策造成农民数量过多,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不加区别的农产品市场化安置,更是乡村建设和农民组织化的长期缺位。为此,该文从农村城镇化、健全农村合作社构建机制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等3个方面提出新“三农”问题的应对之策。并以泉州市安溪县福田乡生态茶业、莆田市东桥镇汀塘村的生态城镇、连城县培田村的古民居(文化)产业合作社和福州市郊县林柄村的社区支持农业引导城乡互动为例,深入分析四个可能的乡村发展模式,说明在构建这些模式的过程中,重估农业的多功能性价值以及推动社会参与下的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空壳"合作社严重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不仅浪费了国家大量资源,甚至还可能侵农害农,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要对"空壳"合作社进行纠偏,关键是要让合作社回归农民合作的本质,应在合作社的成立上设立保护小农的内在机制,在合作社的组织和管理规范上设立保护小农权益的条款,同时引导相关的政策扶持转化为小农利益,避免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大户、企业或资本俘获。  相似文献   

16.
<正>“支部领办、集体经营、农户入股、收益分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说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经济效益,第一书记郑全伦胸有成竹、信心满满。走进山东省五莲县汪湖镇陆家庄村青禾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一座座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新的希望正在这里孕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农地非农化建设、农民难以得到入股土地经营的股权和农地土壤质量遭到破坏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农地流转、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入股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以及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际突破传统设置模式 去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总数达792个,其中以自然村为单位注册登记的合作社598个,共吸纳了农村党员3000多人。入社党员分布在不同的产业链上,带领广大群众推行水果标准化生产,开展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带动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行业不同、志趣各异,传统的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一锅煮”式的组织活动,已难以满足农村人社党员的个性需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19.
构建农户生产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对接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选杰 《求索》2012,(7):35-37
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和价格风险是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地规避价格风险。把分散且小规模的农户生产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实现有效地对接虽存在诸多困难但完全可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和"企业﹢专业协会﹢农民"是实现农户生产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对接的重要模式。在这两种模式的构建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建立高水平的农民期货贸易专业合作社。政府应在财政和信贷方面给予参与期货市场的农民及企业以大力支持。从事农产品期货贸易的公司应加大对农民农业科技和期货贸易知识教育的投入,并严格遵守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返利予农民。  相似文献   

20.
农超对接,指的是具有资质的农业合作社与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通过该合作社向超市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该流通方式的优势在于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避免了种植风险,提高了收购价格,减少中间环节的同时减少流通成本,使农民和百姓“两头无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