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院议长菲科的问题时沉着而坚定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个简洁而睿智的回答,让人民领袖的无私情怀、无畏勇气和无愧担当跃然而出,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强烈反响和共鸣。从梁家河村支书到世界最大执政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几十  相似文献   

2.
正"言为心声,字为心画。"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每一言、每一字,都是肺腑之言,实实在在地表达了他的为政心声与价值观。同时,这一为政价值观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范畴,其来源与形成也是渊源有自的。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人民观在历史的呼唤中蕴蓄而生,在时代的号角中展露光芒,在人民的期盼中淬炼成钢。他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习近平忧国忧民的强烈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含着现实的生成逻辑:其中理论逻辑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实践逻辑有我国主要矛盾的历程演变和习近平自身从政的阅历;历史逻辑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世界逻辑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共建美好世界的强烈愿望。习近平人民观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方面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习近平人民观对于新时代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4.
<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最新表达。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相似文献   

5.
2019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临近结束时,菲科提出一个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回应道:"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一赤诚的回答受到了国内外广泛赞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同志对自己的要求,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心声,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注解.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8,(5)
正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自治区党委向党中央和全区人民立下的军令状。于非常之时,必以非常之举,尽非常之功。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指出,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退路、只能打好打赢的硬仗。要打好打赢这场硬仗,就要迅速行动起来,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实打实地落到具体行动上,用行动和结果诠释忠诚与担当。聚焦深度贫困,打赢关键之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  相似文献   

7.
正3月22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问题时强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稍作停顿,他继续讲道,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此言一出,引发广大党员干部热议,更为新时代当好担当作为、竭诚惠民的好干部树立了标杆和典范。  相似文献   

8.
正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山东代表团的审议。在回应代表讲话时,习总书记再次引用"功成不必在我"并做了一番阐释——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有一篇《要敢于做铺垫之事》的文  相似文献   

9.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2022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指出"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温暖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彰显出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二字重若千钧从"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到"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从"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到"每个人都了不起"……这些年来,"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关键词,鲜明醒目。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海南广大干部群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这并不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功成不必在我",自党  相似文献   

11.
重要言论     
《湘潮》2019,(4)
正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经过训练,最后可以举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的讲话(3月22日)  相似文献   

12.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月15日,举世瞩目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刚刚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一番简短、新鲜而精彩的讲话,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讲话中,不但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个人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一开始就向记者朋友表示问候,称"让大家久等了",更重要的是,透过那平实的语调,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人本理念。无论是"人民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9,(4)
<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2日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回答的一句话。习近平主席讲的"无我"是忘我,随时牺牲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精神,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厚情怀。秉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大气磅礴、高屋建瓴,彰显正义、张扬正气,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号召,庄严宣示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把牢思想之舵,高扬理想之旗。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5.
朱晓明 《先锋队》2015,(8):6-9,17
每一名国资监管干部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强作风建设,践行"三严三实",成为国资监管工作的行家里手……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在这次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之初,我在山西省委党校参加了集中学习培训。同时,这一段时间,我也在学习、  相似文献   

16.
《求是》2014,(18)
<正>新形势下如何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使践行群众路线常态化、长效化?关键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论断,抓常抓细抓长,做到四个"新常态"。坚持向中央基准看齐,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放在第一位,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一种新常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自觉、全面、具体地向中央基准看齐,增强"三个自信",解决好世界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到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王箐介绍鲤鱼村的近况,听说村民们经济建设热情度非常高,还建起了民族文化广场,村庄干净整洁。总书记听了高兴地说道:"王菁呀,你也代表我向乡亲们问好,祝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相似文献   

18.
正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向四做",是每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砥砺思想、修炼技能的从业之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搞好新闻工作的风向标。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我是谁""为了谁"的  相似文献   

19.
公则天下平     
正【引用】"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文中引用【原文节选】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功成不必在我",指出这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功成不必在我",这次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