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央苏区妇女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明确规定苏区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但由于战争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一段时间里,这些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实.面对苏区形势日益紧张,迫切需求广大妇女参与的客观现实,苏维埃政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妇女各项权益的落实,苏区妇女这"半边天"终于发动起来,她们与男子并肩战斗,为土地革命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光泽苏区是由中央红军创建的。1933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两周年时说:"从去年到今年,中央苏区的东北方,赤化了建宁、黎川、泰宁、光泽、资溪、金溪等六七县,与闽浙赣苏区打成一片,在这里建立了新的闽赣省。"1933年5月,闽赣省成立,光泽及嗣后在光泽上观村建立的东方县同属于中央苏区闽赣省管辖的范围。12月25日,光泽苏区失陷,即转入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险恶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时期,福建苏区广大妇女在党和工农民主政府领导下,为了保卫红色政权,为丁妇女自身的解放,为了革命的胜利,努力进行经济建设,积极拥军支前,踊跃参军参战,顽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她们在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4.
中共苏区妇女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明确规定苏区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但由于战争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一段时间里,这些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实。面对苏区形势日益紧张,迫切需求广大妇女参与的客观现实,苏维埃政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妇女各项权益的落实,苏区妇女这“半边天”终于发动起来,她们与男子并肩战斗,为土地革命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川陕苏区妇女:不爱红装爱武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芝兰 《党史博览》2008,(12):52-54
红四方面军的到来,对广大川陕地区的妇女来说,犹如黑暗中划破长空的闪电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苏区西征入川,开辟川陕苏区。川陕苏区在发动工农群众参军参战的同时,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的川陕苏区,妇女有200多万,而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青壮年妇女,多达30万人。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的原因,川陕妇女在经济上的作用远大于男子,但在政治和社会上无权,这使得川陕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在深度和广度上成为当时全国苏区中的翘楚。但是,川陕妇女的解放在实践中却走向以男性化为参照和目标追求,并逐渐弱化了两性的性别差异,女性的解放与男女绝对的平等汇为一流。川陕妇女的革命意愿与女性性别意识之间处于一种微妙的紧张关系,革命激发了妇女的主体意识,但又在另一方面消解了妇女自我的性别意识。但消解不同于抹除,妇女的性别意识通过一种隐含的途径传达和表达着。  相似文献   

7.
正方志敏、陈昭礼、黄道、徐履峻及其战友先后拼搏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创建的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苏维埃模范省"。在这里,方志敏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如"首先创立股份制,发行红色股票""我军开展地雷战的发源地"等,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有很好创造""是坚强的苏维埃阵地"。闽浙赣苏区的创建闽浙赣苏区的创建从1927年开始,党组织  相似文献   

8.
石仲泉 《党史文苑》2010,(3):4-6,10
(2009年12月11日在第三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上的讲话) 我衷心祝贺第三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在京召开.这里,我就如何进一步宣传苏区精神讲点意见.苏区精神是在2005年10月兴国会议上,与会同志取得共识后力主要大力宣传的.此后,许多同志特别是江西赣州市的同志,一直在呼吁如何唱响苏区精神.2007年11月,在瑞金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邀请全国有苏区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史研究室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赣东北苏区妇女的婚姻解放运动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直接反映出中国妇女革命的历史进程。其原因主要是中央苏区和赣东北苏区制定了婚姻法等法律,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真正让旧社会苦难的妇女脱离了苦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是苏维埃政府关于妇女工作的咨询机构,在维护苏区妇女特殊利益、推动农村反封建斗争及密切党和苏维埃政府与妇女群众的联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工作中也存在着缺点。特别是有些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所做的实际工作已俨然是一个政府行政机构,超越了其角色定位,成为被撤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刘良 《湘潮》1992,(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富春在江西战斗了33个十月。他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同这里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当他就要启程离开这里迈步长征的时候,他对“第二故乡的江西苏区”十分“留恋与忐忑不宁”。他在《暂别了!江西苏区的弟兄》一文中说:“我是从江西苏区锻炼出来的,跟着江西苏区党员,跟着苏区二百万群众,学了很多宝贵的革命经验与教训。因此,我舍不得离  相似文献   

12.
苏玮 《理论导报》2014,(6):35-36
正苏区精神是党在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政治特质的集中体现。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领会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深刻领会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继承弘扬苏区  相似文献   

13.
正我出生在80年代,那时托儿所是团场连队特有的托幼机构,学前年龄层、不同民族的孩童入托在这里学习生活,托儿所成为了一代兵团孩子成长的摇篮。儿时我家住在连队,母亲是连队托儿所的保育员,从我记事起,每天我就跟着母亲去托儿所。连队的托儿所有两间大房子,小班中班一个房子,大班一个房子,团里配发的木质小床、对  相似文献   

14.
一、苏区、游击区妇女踊跃参加革命斗争。红军进漳点燃起革命的熊熊烈火,闽南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也把妇女运动推向新的斗争高潮。随着武装斗争的风起云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断“围剿”和进攻,男子参军到前方打仗,保卫苏维埃、保卫胜利果实,因而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土地革命,保卫、建设根据地就成为苏区、游击区妇女运动的重要内容。如果说1928年3月的平和暴动,平和长乐乡妇女打草鞋、筹粮食,替起义农军送饭、缝补衣服支持暴动,那1932年以后广大农村妇女就不仅仅做这些,而是直接参加革命斗争了。她们不怕杀  相似文献   

15.
在苏区革命斗争中,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革命的领导,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分别于1928年5月和10月在宁冈县主持召开了苏区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第二次代表大会,认真总结了过去党建工作的经验教训,对苏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苏区各级党组织,根据苏区党两次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心任务,积极行动,努力工作,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战斗的堡垒,领导苏区人民击退敌人的"会剿",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同志建党思想指引下,党的建设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天,这些宝贵经验,对搞好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市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苏区。在战争年代,这里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和摇篮。为了使革命传统不被淡忘,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升华,几年来,我们针对现阶段政治思想工作的新特点,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以党史、革命史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持久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11)
正侦察探路巧渡湘江1934年7月23日,鉴于第五次反"围剿"形势日益恶化,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出训令:"红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游击战争及创建新的苏区","并由该地域向北与红二军团取得联系"。红六军团实际担负着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重任。8月7日,红六军团9758名指战员,从江西遂川县横石出发,告别湘赣苏区,突围西征。18岁的王赤军(原名王赤兴)担任十七师侦察连连长兼政委。由于特殊原因,十七师侦察连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苏区时期,曾广泛的流传这样一首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走山路,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发自苏区人民内心的山歌,形象地表现了当年苏区干部和群众鱼水情深、艰苦奋斗的真实情景。在当今和谐社会背景下,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仍然具有很强的历史借鉴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闽西苏区妇女,响应党的号召"剪掉髻子当红军","放掉裹足干革命",苏红爱是龙岩妇女中最早参加党组织、投身革命洪流的著名人物之一,惟独她没有剪髻,仍三寸金莲走路.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1卷第26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四幅,第三幅题为《全线出击,积极进攻》。画面揭露帝国主义指使的国民党走狗,围绕着苏区狂奔狂吠,气势汹汹。苏区军民响应"全线出击,积极进攻"的号召,在苏区周围筑起了牢固的篱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