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第4期开始,本刊以《把论文写在河北大地上》《魂依太行山》《时代楷模》为题,连续3期对优秀共产党员李保国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李保国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精神十分可贵,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李保国同志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他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脱贫新模式,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  相似文献   

2.
正工程监理是他的职业。从石安高速到正在建设中、贯穿巍巍太行山脉的太行山高速,他见证了河北省工程监理30年的发展历程。坚守是他不变的情怀。在近30年的监理工作中,他所监理的道路工程逾9条段674公里,工程投资金额约299亿元,全部获得优良以上品质。将情怀融入工作,职业就成为事业,甚至是一种使命。在使命的感召下,他从一名普通的检测员逐步成长为总工程师,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他就是冯兵辰,  相似文献   

3.
前些天,我到了太行山深处。一位县领导人叫穷:“我们无地可卖,财政收入困难,GDP上不去。”细谈,他所说的无地可卖,是指没人来买,其实山区土地比平原充足,政策比城市宽松。这样叫穷,让我惊异,财政收入,GDP增长,能靠卖地吗?前些年,山区领导人说那里贫困,一叹没有矿藏,二叹没有旅游景观,如今视线转移了,更关注卖地。卖地来钱快,又没有碳排放,不必忧虑环境责任。卖地之风,代表了当前一些地方的为政之道,这居然让山区自愧弗如,可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正声气相通30多年,山区农民心目中的李保国像个农民——黝黑的皮肤,稀疏的头发,长满茧子的双手……也真是个大教授——枝头丰硕的板栗、核桃、苹果都蕴含着他的学问。回望30多年来的路程,李保国,这位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到推动河北发展、造福人民群众之中,真正把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上,写在了人民心中。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  相似文献   

5.
李保国同志是河北农业大学教师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是新时期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的重要领头人之一。他在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30多年矢志于山区的综合开发治理,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批示称他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要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6,(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邢台西部山区一干就是35年,通过"山水林田路"小流域治理,让太行山变成了"绿岭""富岗"。作为李保国洒下辛勤汗水的地方,邢台持续做好李保国先进事迹的学习宣传,让李保国精神在邢台落地生根,成为激励邢台人民前行的永久力量。深挖精神内涵,筑牢思想之基"。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李保国精神。我们深入挖掘和诠释李保国精神内涵:一  相似文献   

7.
正李保国走了。虽是英年早逝,却是硕果累累,事业有成。李保国实在是太累,太需要休息,才枕着他的"太行梦",进入到"太行山上满山树"的"梦乡"。他一生没有闲过,他说:"人活着时刻要有事干,没事干,不就精神空虚吗?我觉得我什么都满足,我就需要干点事!"省委作出的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决定》指出:"李保国同志是扎根山区、脱贫攻坚的杰出楷模,是情系百姓、科技扶贫的先进典型,是服务基  相似文献   

8.
王五全,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攻克了太行山干石阳坡油松绿化的技术难关。他的经验,改变了阴坡葱笼阳坡光秃的现象,提高了干旱山区的造林成活率,加快了绿化太行山的步伐,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太行山区的林业用地,扩大了森林覆盖率。1980年和1983年,王五全两度被评为山西省林业劳模,1985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劳模,1986年和1989年,中央绿化委员会和国务院分别授予他“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9.
正10年前,我拜读王占禹的兄弟书《笔尖下的行走》《刀刃上的舞蹈》,即他在长治日报社主持工作时的总编辑手记。2年前,即2014年我又收到他的姐妹书《读者为天》《走近一座高山》。厚重的书摆在面前,我没有从头看起,因为书中好多文章读过不止一两次了,所以先翻到后记,"太行山的风,太行山的土,太行山的人,太行山的情",更有一句"亲昵太行山的灵魂",留住了我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山区能不能高产,山区高产走什么道路?根据我们几年来的经验,山区是可以高产的。山区跟平原条件不同,可是,地都是人种的,人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就能够叫地多打粮食;人的思想问题不解决,甭说山区,就是平原也多打不了粮食。条件再好没有人的思想革命化,也是不行的。事在人为,思想第一。这是我们试种小麦创造山区高产成绩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太行山,山山俯首迎忠骨;长江水、嘉陵水、黄河水、滹沱水,水水扬波拜英灵。"这句话是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将帅专题展里,关于徐向前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作为徐向前革命生涯的重要"见证者",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和太行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也凝聚了徐向前的一片深情。大别山是徐向前初显军事才能的"训练场"和孕育他与战友、伉俪的革命情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临城县立足依太行、接平原、基础差、欠发达的县情实际,聚焦绿色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了以生态新城、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为内容的"大生态"格局,在太行山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生态驱动崛起的绿色发展之路。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薄皮核桃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打造生态新城,在扩容提质、美化城乡中积淀发展大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一毕业,张军明就一头扎进宁夏平原唐徕渠边的小村庄——银光村,当了大学生村官。没见过稻田、不知道灌溉、更不会插秧……自小在西吉山区长大的张军明对平原上的农业生产几乎"一窍不通"。困难还远不止这些,他要去的青铜峡市瞿靖镇银光村是出了名的"后进村":出行难,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不断,甚至有10年换了13任村支部书记的"传奇村史"。对于要履职的地方,虽然此前也听到一些传言,  相似文献   

14.
正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了"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他的先进事迹经中央和省内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李保国去世后,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表达深切哀悼。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作出批示:李保国同志不幸逝世,感到十分悲痛,表示深痛哀悼,并向其亲人表示亲切慰问。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30多年扎根太行山,研究推广农业科技事业,为  相似文献   

15.
<正>邢台县北店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拥有耕地面积400亩,山场面积5700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村。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店村"两委"班子坚持"心系群众、以廉促谐、自力更生、求真务实、深思长计"的为政理念,使贫困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年前的200元增长到2014年的2.4万元,不仅提前完成全面小康目标,还为其他贫困山村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 今天,省委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徐向前元帅诞辰100周年. 徐向前是杰出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坚信马列,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山西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都留下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光辉业绩.他的战斗足迹遍及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山、沂蒙山以及广袤的冀鲁平原、晋南平原、晋中平原和大江南北.他的英名是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的,他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7.
正河北获鹿县(今石家庄市鹿泉区)南海山村地处太行山东麓,是山区与平原的结合部,属半丘陵地带,因背靠海山岭、面朝太平河而得名。七十年前,中央决定在南海山村成立中央外事学校。尽管在这里办学时间不长,却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外事人才,成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奠基之作。中央外事学校从这个小村庄走进北京城,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南海山创办外语专科学校说起我党的外语教育,还要追溯到抗日战  相似文献   

18.
<正>每月15日,对于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的共产党员们来说都是个非常神圣的日子。这一天,是主题党日活动的日子,无论农忙农闲或刮风下雨,党员们都会自觉地聚集到一起。从1964年开始,每月15日的党日活动雷打不动地坚持了50年!当面对困难时,他们在党日活动中聚集起了力量。当遇到迷茫时,他们在党日活动中找准了前行的方向。这是铸就前南峪精神的思想智库,这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的力量源泉。大灾之后,一片狼藉,他们重新聚集起力量  相似文献   

19.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是谁?生前,深受无数农民的信赖和尊崇,获得众多师生的厚爱和尊敬;是谁?逝后,牵动了无数干部群众的心灵,激起了全省党员干部广泛深入的学习践行,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李保国教授。李保国是全国林果界的名人,是太行山区脱贫致富的科技领路人,是山区生活困难群众的恩人,也是各类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支歌,它的音符从太行山里飞出,越过崇山峻岭、平原大川,在华夏大地不绝回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