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一些地方把"工作留痕""专本专用"纳入检查考核范围,从上到下层层加码。为应对检查,基层干部把大量时间放在写工作日志上,撰写工作日志成为沉重负担。其实这种不顾实际要求的"工作留痕",只会让基层忙于应付,甚至用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不可否认,工作留痕确实有助于把握工作脉络、梳理工作过程,也为后续的检查抽查、成果认定提供有效的佐证参考。但再好的工作方式要想真正做出成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听到有人议论:在检查学习教育效果时再不用查"本"了,这的确是令人欣喜的变化,也是务实之举。但是,不要求"留痕",个人就不用记读书笔记了吗?非也,记笔记是深化学习烙印、强化消化理解的有效方式。形式主义固然需要破除,但把记学习笔记视为形式主义弃之一旁,是不足取的。读书学习不仅要眼到、心到,更要手到,这是古而有之的读书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许  相似文献   

3.
田娇  张雷 《学习月刊》2020,(1):18-20
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需要通过基层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来寻求破解之道。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为进一步压实基层改革责任指明了方向,并针对基层部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痕迹主义",特别提出要"着力解决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问题",引发广大基层干部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形式主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许多干部群众反映,一些形式主义通过高调表态披上"政治正确"的外衣,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表面上是在"两个维护",实际上是伤害了"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5.
正元旦过后,各种考核、检查接踵而至。去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会议、培训工作被搁置,相应的工作痕迹也缺失。但相关考核却没有特事特办、减免材料,而是"明知弄虚作假,也要把材料补上"。考核的目的是区分优与劣、好与坏、高与低,也是确保基层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机制。但是,不能为了该有的"留痕""记录"和"证据",让基层干部纷纷造档案、填表格、编材料、开会议,甚至为此弄虚作假,让考核走偏走样,沦为形式主义。由此带来的负效应,就是增负荷、作虚假、慕虚荣,欺瞒组织、败坏政风。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某地去年开始实行"每日一事"全程留痕管理机制,并推出"每日一事"电脑软件和手机应用,每个党员干部每天将重要工作内容上传公布,区委和区政府随机抽查、强化动态管理,督促干部认真干事、高效成事。众所周知,平时考核之所以难,就难在留痕管理。一旦缺乏对工作环节的有效监管,即便考核周期再短,也会存在应付考核、突击"补课"的现象。由此可见,只有让工作动态留痕、过程留痕、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要把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从一般规律看,工作质量取决于过程,体现在结果。如果抓工作过分重视过程,偏离了目标搞层层加码、处处留痕,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如果对工作只布置,当"甩手掌柜",不管下面怎么干,干得对不对、好不好,一概不问,  相似文献   

8.
正现实中,一些政策为什么会"空"?为什么会相互打架?表面上是行政体系的衔接和效率问题,根子却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要避免"空中政策""本位政策",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分配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基层实际、理解基层难处,要设身处地为基层干部着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各类办公软件、政务APP等应运而生,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变得十分快捷,方便了基层干部群众。但时间一长,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文山会海"搬到互联网上,把形式主义由"线下"搬到"线上",美其名曰"提升效率",实际上却导致了各种通知越来越多、各种任务随时下达、各种统计层出不穷,让基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由此滋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人苦不堪言。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政务APP规范了,工作群数量减了,打卡拍照、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要求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基层减负看似是简单地"减法",实则纠葛甚多、复杂异常,实践中不妨借助"数学思维",解好这道难题。"换元法"转变思想观念。一个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侵蚀了群众的获得感,影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局。形式主义屡禁不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形式主义出政绩。踏踏实实干工作,往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实干者,自己鲜有政绩可言。而搞形式主义,则费力少见效快。比如精准扶贫,没  相似文献   

12.
正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痕迹管理"的目的是工作留痕,通过图文资料、影像资料等"痕迹"有效还原工作的开展情况,这既可以防范一些地方、部门以及某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的言行,又能压实责任、推动落实、强化监督,提高工作效能和质量,还便于查找不足、对标补短,以此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这是抓工作落实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工作推进的一种手段。然而,凡事要材料,随手要填表,如果工作中一味的奉行"痕迹主义",只强调"痕迹",不注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把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化中央提出反对"四风",说到了当前党员干部作风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用群众反感的方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认为,"四风"当中,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形式主义,不光是党员领导干部,反思一下我们每一个普通党员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深入群众,怎么做到上门服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几度出现形式主义严重泛滥的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尖锐地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号召全党"必须揭破它",把这种"毛病切实改掉".但形式主义如同牛皮癣一样,的确是个顽症,不但一直未能根除,而且在相应的环境下总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那么,形式主义为什么能够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8,(9)
工作作风既是领导干部党性、品格及素质的重要反映,也是广大群众认识、评判其形象的重要依据。因此,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上改进作风,就要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注重戒除"三种主义"——一是戒除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荣,不讲实效,劳民伤财。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轰动效应",抓"门面工程"搞"出名挂号",是"不怕工作没干好,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进步了,形式主义也玩出了新花样。过去多是潜伏在会议和文件中,如今已悄悄转移到手机上。只要轻轻滑动一下指尖,就完成一个新款形式主义的完美造型。浙江省纪委督导调研组近日在暗访时发现,有些机关单位的工作微信群和政务办公群,已经成为形式主义的温床。因为"干得好不如晒得好",所以有些基层干部,便把手机当作展示政绩的"秀场"。一天到晚,用指尖刷数字、刷进度、刷形象。据说有人为了刷下乡走  相似文献   

17.
正"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管  相似文献   

18.
张婷  郭亮 《党建文汇》2021,(1):47-47
在政务APP上打卡刷分、在微信工作群里签到、用手机拍照录像留痕……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一些形式主义也上了网。在部分地方,3-5部手机已是很多社区工作者的标配,同时加人上百个微信工作群成为不少基层干部的日常,很多时候身人“群”里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9.
抓好"党建带团建",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把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各级党委和团组织都要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的要求,以"求实、务实"的精神抓好"党建带团建"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一要抓好"带"和"建"两个重要环节."党建带团建","建"是根本,"带"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尾"阶段,但收尾不是收场,应把整改后续工作进行到底。然而一些单位把民主生活会当成了"终点站",不少人更是急急忙忙地写总结、搞汇报,活动没结束、整改未见效,真正直接推动发展和造福群众的"可见可摸"成果还没有,就想草草了结、完事大吉,暴露出形式主义等"歪风"余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