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让人想到了抗日战争、想到了诗人光未然(张光年)、想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冼星海诞辰100周年之际,不由得就要回顾当年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来龙去脉,回顾在“黄河身边”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黄河是最好的灵感来源历史的必然常常是由无数的偶然造成。诗人光未然25岁时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的情形宛如昨日。1937年10月,在“七七事变”后3个月,光未然带着  相似文献   

2.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它让人想到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相似文献   

3.
<正>《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它让人想到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相似文献   

4.
大家唱     
《党建》2001,(4)
简介: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剧团三队,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搏斗情景深为震撼。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创作了诗歌《黄河》。作曲家冼星海对其进行谱曲,于同年3月31日完成了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作品共有八个乐章,《保卫黄河》是第七乐章,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气概。大家唱  相似文献   

5.
杨恒 《当代贵州》2014,(35):37-37
正12月9日晚,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贵阳震撼上演。《丝路花雨》1979年5月创作首演,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以和平、友谊为主题,至今在国内外巡演2600余场,曾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在中国舞蹈史上产生了极  相似文献   

6.
王建柱 《党史文苑》2009,(8):50-53,56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让人想到了抗日战争,想到了诗人光未然(张光年1913-2002),想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在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70周年之际,不由得回顾起当年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来龙去脉.回顾起发生在“黄河身边”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7.
《长征组歌》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在纪念长 征胜利30周年时创作的一部史诗性声乐套曲,全曲10 个乐章,以恢宏的气势、精湛的音乐语言和深刻的思想 内涵,再现了长征这一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上的艰难 壮举与奇迹。40年来,令人荡气回肠的《长征组歌》唱响 华夏,影响了几代人,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红色经典。 肖华创作《长征组歌》歌词 肖华出生在江西兴国县东街肖屋村一个贫苦的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已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段播出完毕。该节目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生动阐释,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9.
正以恶搞经典作品的形式取乐观众,既不是传承经典,也绝非艺术再创作。调侃经典作品、愚弄历史记忆,既超出了娱乐的边界也亵渎了艺术的神圣。之所以说恶搞经典作品危害甚深,不仅因为恶搞本身的解构负能量很大,也在于"集体无意识"的破坏力量不容小觑。不可否认,恶搞在表演时可能激起一些廉价笑声。正因为解构和恶搞经典来得容易,博得的笑声也很廉价,所以表演形式容易被更多人模仿。恶搞《黄河大合唱》不仅堂而皇之出现在  相似文献   

10.
周明 《党建》2013,(4):56-56
此刻,我站在壶口瀑布的山坡上,脚下便是滚滚东去威震峡符的黄河。 忽然间,我仿佛听到远方传来激越的《黄河大合唱》.仿佛看见了词作者光未然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黄河大合唱》,许多人耳熟能详。可也许有人不知道歌词的作者光未然即张光年当年写的初稿中,并不是马在叫,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10,(7)
<正>记者:张总,演艺集团成立不久,就在最短时间里全部用安徽本土艺术家创作排演了话剧《魂系小岗》,把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搬上舞台;又创作了大型黄梅戏交响清唱剧《天上人间》,用全新的艺术样式演绎传统经典……那么,为什么演艺集团刚成立,就表现出如此旺盛的活力?张居淮:一是转企改制,整合资源。安徽演艺集团整合优势资源,打破院团"小而全"、"散而弱"的分散格局,形成了旗下7家单位不同.  相似文献   

13.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气势磅礴的红色经典,参与《东方红》创作演出的文艺工作者在革命文化的熏陶下,不仅创造出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而且培育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革命文化人才。五四文化的熏陶、延安文化的影响和新中国文化思想的哺育,是《东方红》人才队伍成长的必要条件;创作演出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教育指导,演职人员的军事化管理训练和社会环境的有力助推,对《东方红》人才队伍成长有特殊的意义。参与《东方红》创作的演职人员在文艺舞台上,持久地展示着革命文化人的形象,持续地发挥着经典文化人的作用。总结思考《东方红》人才队伍成长规律,对于今天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7,(4)
<正>由江西赣南采茶歌舞剧院创作排演的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以"苏区干部好作风"为主线,以赣南经典民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贯穿全剧,结合充满浓浓乡土风情的赣南采茶调,讲述了发生在1931年的赣南中央苏区,李龙槐临危受命接任兴国县龙潭村村长,带领村民与饥荒  相似文献   

15.
梁俊英 《党课》2012,(19):119-120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就会让人想到伟大的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张光年)、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想到那些在“黄河身边”发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务川自治县宣传文化系统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活动中,创新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六个一"文化活动,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创作一批文艺作品。迅速组织全县文学艺术创作力量,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创作了《幸福盘歌》《幸福不忘党的恩》《欢歌送给十九大》等盘歌、快板文艺作品,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7.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神话为题材创作的小说集,创作风格与其前期所创作风格有很大不同,在叙事上充满了创造性、想象性,采用虚构的手段来对历史人物以及文化环境进行消解与批判,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游戏笔墨"来进行叙事。本文就是对鲁迅《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曾经创作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经典剧集的康洪雷,携其新作《陆战之王》回归。近日,他受访分享了自己在台前幕后的故事。康洪雷说:"艺术太成熟了,就会有圆滑之感。它得有粗糙感,那种一往无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东西才有生命力。"记者:前期和团队的沟通,你主要跟大家聊什么?康洪雷:首先聊剧本,这就好比未来兵种协同作战,必须有个心理预期。第二个沟通就是关于桥段和人物。青年导演往往特别喜欢桥段,但我们就  相似文献   

19.
《国际歌》法文L’Internationale,原意为"国际",是"国际工人协会的简称",①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诗中含义为"国际共产主义理想"。②《国际歌》问世时为一首诗,由法国诗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于1871年,1887年发表在其诗集《革命歌集》中。1888年,经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谱曲后变成了一首歌,不但"取代了《马赛曲》,在大得无可比拟的规模上传遍整个欧洲,响彻全世界"③,而且被誉为诗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6,(6)
正今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两位文学巨匠的剧作,并称东西方两座文化高峰,在世界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四梦传天下,戏坛古今师"。与元代剧坛诸家并立、各有千秋的创作局面不同,明代剧坛总体上呈现出一峰独秀、群山环拱的气象。汤显祖作为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其创作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享誉世界文学之林,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