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松州》2015,(1)
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赤峰市作为自治区贫困人口最多的盟市,扶贫工作起步较早,通过六大扶贫工程的实施,贫困地区的面貌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本文通过赤峰市扶贫开发工作进程的回顾,深入剖析扶贫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目前扶贫开发的形势与任务,为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对搞好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全面小康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当前农村扶贫攻坚处于关键节点,相对贫困情况复杂、返贫形势严峻,而扶贫治理机制不够健全,迫切需要完善。优化精准扶贫治理机制研究,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的重要课题。一、精准扶贫的价值意蕴(一)精准扶贫是适应扶贫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一是整体经济形势在变,从高速增长变为中高  相似文献   

3.
春耕时节,农业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行业助残扶贫工作促进农村残疾人增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就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提出了要求,也为贫困残疾人和全社会一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了一个好头. 按照2011年国家新颁布的扶贫标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统计,目前,我国有农村贫困残疾人1500万以上,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2%以上.这些贫困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所限,劳动能力弱,一般的扶助手段难以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解决贫困问题.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改善生活,实现小康呢?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7)
正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文章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5.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5年的时间,正因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才叫全面小康,要全面完成扶贫、脱贫任务,河南重任在肩,还需苦干实干.如何提升扶贫实效,激发内生动力,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碰撞智慧火花.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5,(8)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人口一日不脱贫,构建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云南这样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来说,贫困人口前进的脚步更是直接决定着4700万云岭儿女作为一个整体能否如期到达全面小康的彼岸。如今距离2020年只有5年时间,全省扶贫工作不加力,贫困短板不及时补上,就会拖全面小康的后腿。时不我待。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这一栏必须跨过。"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云南贫困地区和地震灾区考察工作,发出了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号召。"确保云南贫困人口2020年如期脱贫,确保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月24日,面对国家扶贫办主要领导和云南省几乎所有州、市、县一二把手,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上的话掷地有声。"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574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9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片区县脱贫摘帽"——这个盛夏,红土地上吹响扶贫攻坚"集结号",中国扶贫主战场云南打响"突围之战"。这既是云南向党中央和全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也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发出的急切动员。其核心指向,就是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最艰巨的使命,以扶贫的推进加快全面小康的进程,以扶贫的成效确保全面小康的实现。为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省政府新闻办从7月10日至7月31日,连续举办16场"向贫困宣战建幸福家园"系列新闻发布会,16州市在向外界全面介绍本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情况的同时,纷纷立下军令状,许下铁的承诺。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放眼千里云岭,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正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攻坚拔寨、砥砺前行。蓄之既久,发之必速。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云南这片七彩的土地上,贫困将不再生长,幸福将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在当下,中国梦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小康梦。只有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的小康梦,才能让百姓的小康梦融入强大的中国梦。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为突出的"短板"则是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消除绝对贫困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8.
李祥 《创造》2016,(4):36-39
正扶贫之举成败在于精准,只有通过精准识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方能取得精准的脱贫成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包括:"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小康的"全面"有多层含义,其中对象全面是其重要内容。为了不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找出真贫,找准贫因,应扶尽扶,既不错扶一人,也不漏扶一户,真正解决贫困  相似文献   

9.
周振义 《前进》2004,(1):37-38
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解决起来的难度很大;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也很艰巨。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只是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巩固扶贫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小…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15,(12)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还没有富裕起来的贫困户。2014年,国家针对各地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的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新的扶贫机制。精准扶贫的核心就是要在扶贫工作中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  相似文献   

11.
张廷武 《前沿》2003,(10):90-9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加快农村的扶贫开发 ,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 ,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从 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到 2 0 0 1年实行新阶段的扶贫开发 ,已经十年时间了。这期间 ,我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的实际工作和调查研究 ,深感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在工作中加以改进。一、农村贫困状况及致贫原因从 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内蒙古实施“三七”扶贫攻坚计划 ,即从 1994年到 2 0 0 0年的七年内 ,基本解决全区 30 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按当时国家规定的…  相似文献   

12.
正围绕2017年基本完成所有贫困区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越线",2020年全市稳定脱贫的目标,市人大代表积极提建议、谈方法、寻路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015年重庆共有"14+4"(14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市级重点贫困点)个扶贫开发重点区县,有贫困村1919个、贫困人口165.9万。市委书记孙政才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成为出席  相似文献   

13.
王洪海 《乡音》2016,(4):19-20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摘自《政府工作报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也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最紧迫的要求。现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5年时间,要打好扶贫攻坚战,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家有千件事,先从紧处来。如何实施精准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让贫困地区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住冀全国政协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国的精准扶贫工程需要将社会组织、民间力量等进行科学严谨的分工,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法律制度作为保障,从而帮助我国贫困人群更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理念的重大创新,更具针对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根本选择。当前,在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加以解决,助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识,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现阶段脱贫工作已经入攻坚克难、"啃硬骨头"时期,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念,立足实际,不断调整脱贫策略和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让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关键在农村,而农村小康的实现,关键在于消除农村贫困。如果说农村的扶贫工作是我们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所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那么,新世纪的扶贫,则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奠基工程。只有这个基础打牢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才能稳步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我们从海南全省东、西、中部地区抽取了十多个脱贫典型作为样本进行了调查。这些样本所提供的经验,为新世纪的扶贫…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15,(5)
<正>贫困是人类的敌人。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中央扶贫政策,进一步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努力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天津市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基本情况。答: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就意味着到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将彻底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开展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4)
正在已召开"两会"的30个省份中,所有省份都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扶贫占了相当篇幅,并将"精准扶贫"作为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这个时期既是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首个五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