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相应地将“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修改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修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增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二、关于宪法第五条,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三、关于宪法第六条,增加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写入宪法,这在我国宪法史上是第一次,它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施依法治国,给民族区域自治带来了什么影响,提出哪些要求,本文试对此谈点粗浅认识。党的十五大报告以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为指导,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实质,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相似文献   

3.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三条增加了非常重要的一款,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写进根本大法,使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法定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明华 《前沿》2002,(4):44-46
一九九七年九月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一九九九年三月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 ,在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 ,作为第一款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这是中国进入现代化社会的必然选择。一、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法治。“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考察来看…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相应地将“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修改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段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增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二、关于宪法第五条,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关于宪法第六条,增加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四、关于宪法第八条第一款,增加规定:“…  相似文献   

6.
经济是包括法律、政治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建成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基础”密不可分。只有切实实施法治经济,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一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五条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最近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执法机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就是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和我们党最高的纲领性文件。十五大报告中用四句话将依法治国定位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得到了确认,并必将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一、法律的强制力及其特征法律的强制力是指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对任何社会的法来说,都不可能指望全体社会成员都会遵守。因此,法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也即对违法行为实行不同形式的追究以至制裁。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和目标写入我国的根本大法中,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是能否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1.
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载入了宪法。这一重大举措一方面向全世界宣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另一方面也表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一条不可动  相似文献   

12.
这次宪法修正案草案是根据中国现阶段发展的水平与法治现状,在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修正案所进行的各项修改,适时与适当。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依法治国”是通向法治国家的手段、方式或方略;“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要达到的目标或归属。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是国家对人民自由与权利予以充分保障,这就需要正确定位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的关系,建立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法律  相似文献   

13.
例1: 材料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二: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法治国的含义、核心是什么? 2.社会主义道德的…  相似文献   

14.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宪法原则。在国家逐步推行法治的过程中,笔者就人大权威问题略陈管见。  一、法治之涵义法治之涵义十分丰富,理论界试图界定其全部的内涵,至今收获不大。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由于价值观念、历史背景、经济及文化发展状况的相异,对法治的解释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有法可依、社会有秩序,就是法治。”〔1〕这种解释是以法的存在和法律秩序的建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有法治,因而…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宪法有哪些重要修改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我国1982年的宪法作了些重要修改。第一,在宪法的序言中写进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6.
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改进党的执政方式,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载入了宪法。这不仅是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依法治国要求立法机关要依法立法,司法机关要依法司法,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执政党要依法执政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依法执政是指执政党依照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委会20周年。回顾和总结二十年来地方人大工作,思考和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有所裨益的。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是地方人大最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到了重要议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国九届二次人代会…  相似文献   

18.
去年修改的宪法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照宪法治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宪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宪法“第七条”是1993年3月写入宪法的。当时(1992年底)的统计,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占48%;在商业中,国有商业约占叨%。现在还有多少呢?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已降到只占25.5%,不仅低于1993年,而且远远低于建国初期1952年(占41.54%)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今天,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第一次法制讲座。在讲座开始前,我讲一下加强宪法和法律学习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学好宪法和法律。党中央非常重视法律知识学习,几年来已经举办了7次法制讲座。江总书记在讲座上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20.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4,(32):3-3
四中全会确定依法治国路线图 10月20日至23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重大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