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蕙 《瞭望》2005,(38)
国际性显著增强、投资信息发布更加权威,对台特色曰益鲜明,成为今年中国国际投洽会的三大亮点。在厦门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于9月11日落下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投洽会的国际性显著增强,作为一个投资信息的发布平台,其权威性得到确立,以“金钥匙”为标志的投洽会在多年锤炼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而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厦门投洽会更成为大陆面向台商的一个重要窗口,“台湾风景独好”成为今年投洽会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1月14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工作并亲切会见了在厦门投资兴业的台商代表,在福建投资的众多台商表示要为促进两岸交流作出更大贡献。 14日晚上,在厦门受到胡锦涛亲切会见的在厦部分台商举行了座谈会。很多台商情绪激动,大家在会上争抢发言。可亲、可敬、平易近人是所有见到胡主席的台商的共同印象,要为促进两岸交流作出更大贡献是所有台商表达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3.
杨琳 《瞭望》2007,(17)
台企联将被打造成服务台商,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平台4月16日上午,二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台资企业协会负责人和台商代表,满面春风地齐集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留念。此时,坐在一旁的吴昌明先生不禁感慨万千。作为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荣誉理事长,吴昌明1989年即在北京创办了大陆首个台资企业协会,并连任三届北京台协会长。  相似文献   

4.
孙兆震 《侨园》2002,(5):29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20多年,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尤其最近几年,无论是两岸贸易,还是台商赴大陆投资,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两岸经济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经贸纠纷,并且纠纷的复杂程度升高,解决难度加大。两岸经贸纠纷如何解决,成为两岸工商界人士尤其是台商非常关注的问题。对此,记者走访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贸促会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生长博士。他认为,仲裁是解决两岸经贸纠纷的一条快速、有效途径。据王生长介绍,目前解决两岸经贸纠纷的途径主要有双方当事人协商、调解机构调解、法院诉讼等方式。纠纷发生后,如果当事双方不能自行协商解决,可请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处。鉴于台商投资的特殊性,各级政府台办都设立了台商投诉中心等组织,专门  相似文献   

5.
2011年,受大陆"十二五规划"、台湾"黄金十年规划"及岛内选举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关注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发展变化外,有六个方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11,(10):37-37
2011年,受大陆“十二五规划”、台湾“黄金十年规划”及岛内选举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与经济合作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关注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发展变化外,有六个方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之初,两岸相继入世,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掀起新一波的热潮,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空间将逐步扩大,台商投资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出现新的发展格局。首先,高新技术项目加速“登陆”步伐,并逐渐成为投资主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一次台商投资热潮时台商主要以轻纺工业为  相似文献   

8.
采取灵活、务实的做法,积极推动两岸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事宜"两岸真的憋得太久了!"广东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春荣说,"对未来两岸经贸交流的新态势,我们在期待。"连日来,有关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话题日渐升温。将于4月初举行的厦门第十二届"台交会"上,"海峡两岸经贸论坛"成为一个吸引两岸眼球的亮点。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人士预测,将有不少演讲者发出和叶春荣相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东部台资面临产业升级与转移问题,而在承接台资转移方面,中部具有相当优势伴随着两岸关系新变化,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开始迈入新的历史起点。在此背景下,如何评估台商的大陆投资现状,台企进一步发展遇到哪些新问题,又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成为多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理论参考》2009,(7):37-40
要按照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目标要求.根据海峡经济区发展的特殊性、复杂性与多元性,强化“先行先试”,构建两岸经贸合作的特殊区域;推进城市和港口对接,构建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发挥对台“五缘”优势,构建两岸文化交流的主要基地;扩大台商投资区,构建两岸产业对接的集聚区域;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一国两制”的试验区。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台湾妇女界500多人在“立法院”的议会厅门前,兴行集会示威。她们举着大标语,上面写着:要求两岸法律制裁“一国两妻”者。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厂商纷纷到大陆去投资,时间一长,“金屋藏娇”、重组家庭者不少。有些台商大言不渐地说:“在大陆讨老婆比美国玩妓女还便宜。”有位台湾商界的女强人,她来大陆做生意。在广州的中国大酒店招待几位台商聚餐,几位客人每人身边均持着一位漂亮小姐,他们左右拥抱敬酒、喝酒。这些小姐名为秘书,实为台商的陪伴,如同妻子一样照料台商的生活。这位女强人还了解到这比台商均为陪伴秘书…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已经颁布5年了。这5年,是投资大陆的台商心情舒畅的5年;在此期间,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仍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在处理与台商的经济纠纷中不能正确对待台商,有些地方甚至造成他们撤资或转投他地;有些地方实行  相似文献   

13.
福建漳州市芗城、龙海、漳浦3个县(市、压)的人大常委会8月17日依照法定程序,任命江和兴、陈隆峰等8名长期在漳州投资的台湾同胞担任漳州法院涉台案件人民陪审员.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林贻华介绍说,选任的涉台案件人民陪审员均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长期在漳州投资,在当地具有一定社会影南的台商,他们熟悉两岸政策法规和风俗人情,与法院专业审判人员优势互补,有助于涉台纠纷案件公平、公正审理.  相似文献   

14.
台商在大陆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兴公司(当时是以港资身份注册)算起,台商活跃在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30多年了。截止2007年7月底,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累计73000多项,台商实际投资447亿美元。两岸间接  相似文献   

15.
姜甜甜 《侨园》2006,(3):8-9
据媒体报道,台商投资大陆日益呈现出大型化、集团化趋势。台“经济部”最新调查显示,八成一的制造业已选择投资大陆。多年来,台湾当局面对台商投资大陆猛增,一直采取阻止、限制的措施,而最近一年多来,更是屡屡设卡,打压台商投资大陆。当局对台商投资大陆采用多种办法打压台湾当局遏制台商赴大陆投资可谓处心积虑,通过多种手段打压台商。据台湾媒体报道,在陈水扁“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政策基调下,台湾当局针对台商赴大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从法律、资金、技术及人员管控等方面加强管理与限制。一是进一步通过司法与行政手段打…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过去的2001年,由于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政治僵局没有也不可能打破。然而,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仍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5,(36)
历届投洽会都紧紧围绕我国吸引外资的产业政策,宣传各地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推介各地投资重点项目,使投洽会能最为集中地提供大量的投资相关信息,方便投资者对投资中国进行“一站式”的投资选择。投洽会期间举办的“国际投资论坛”是中国最具权威的利用外资政策与国际投资战略论坛,每届均有中国国家领导人、国外政界名人、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企业界及经济学界知名人士与会演讲。  相似文献   

18.
位于福建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漳州市,是两岸农业合作的试验区和示范区。近年来,漳州市抓住两岸民间交流日益密切的机遇,发挥漳台两地人缘、地缘与农业生态环境相似的优势,积极扩大两地农业合作。据有关部门统计,至今年1月底,漳州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95项,总投资29.12亿美元,合同台资28.94亿美元,已开业投产451家,实际到资7、99亿美元。其中,漳台农业合作成效显著,累计批准农业台资企业281家,占全国十分之一强。漳州市对台农业合作的好态势是怎样取得的?本刊记者就此访问了漳州市市长李天森。李天森介绍说,漳州与台湾农…  相似文献   

19.
王玉 《瞭望》1994,(17)
授予厦门特区立法权的议案,已在不久前结束的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据了解,由福建省36名代表联署的此项提案,在案据中列举了需要厦门拥有立法权的6项理由,其中与台湾有关的占4项。 作为台商在大陆投资密度最大的地区,厦门特区享有立法权对保护台商投资的合法权益、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具有怎样的意义?法律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斌生说: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优势衰减及民众对统一态度的渐变轨迹自从1949年台海两岸隔绝、对峙格局形成以来,由于两岸之间巨大的体量差异,台湾从来没有获得过对大陆的绝对优势,但是在60多年的经营中,台湾曾经拥有过多种相对优势和软实力的优势,而当时台湾当局和民众对两岸前景的信心也是建立在这种相对优势和软实力优势之上的,并通过不同时期对两岸关系前景的不同政治口号而得以体现。根据台湾当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