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进入201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媒体技术也进入广泛与深入使用期。新媒体环境下虚拟社会呈现诸多新特征,这为虚拟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使虚拟社会治理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为此,政府与互联网从业者都应该积极应对,才能使虚拟社会空间走向规范、有序。  相似文献   

2.
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依赖于社会信息的传播范式及其过程,必须深刻认识网络新兴媒体对社会结构带来的深刻变动,根据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加强和创新政府社会管理。当前社会管理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一方面是由于新兴媒介环境形成了新的社会信息传播范式和信息沟通模式,突破了传统社会中事件信息传播相对闭塞、影响范围有限的封闭环境,直接引发了政府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另一方面,从政府媒介治理的视角上分析,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执政经验还不足,对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信息的调控和引导还不适应,执政能力有待创新和提高。因此,必须进行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管理创新。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管理创新的适应路径要把握好新媒体的三个要素,相应地从三个方面来推进和加强政府社会治理工作,满足和适应新时期社会和谐治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作为凝聚社会力量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场域,其自身的转型和创新一直都是学界、政府和公众关注的议题。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中国志愿服务的传播、动员、运行和变革等诸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同时也面临着法治化水平不高、文化提升欠佳、组织定位模糊和长效机制缺失等现实挑战,新媒体介质的多元化和高效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生态格局以及志愿服务的体制转型。因此,志愿服务行动的组织和管理必然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色、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的诉求。通过对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科学而理性的梳理和反思,刷新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适时地建构新媒体时代新型的志愿服务体制,推进志愿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为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建设和深层次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动力便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3,(6):11-12
<正>近年来,各类极端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其背后都有一个鲜明特点——网络新媒体成为事件爆发的重要推手。随着手机、网站、微信、微博、QQ群等各种新兴媒体迅猛发展,我们已加速进入新媒体时代。如何顺应新形势,充分借助新媒体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了党委、政府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一、新媒体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带来的冲击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  相似文献   

5.
孙静 《人民论坛》2013,(10):132-133
媒体与犯罪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由于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新媒体犯罪模仿行为呈高发态势,新媒体环境下犯罪模仿的治理成为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犯罪模仿高发的原因,并建议应从法律、技术和媒体自律多个方面着手采取预防措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在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为政府社会治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政府部门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该借助于新媒体来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有效的民众诉求表达与政府回应机制、畅通的官民互动机制等,进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既拓宽了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也为负面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如何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对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以及自身职能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探讨了公安机关在信息时代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具体途径,减少负面信息对公安工作的影响,实现公安机关对社会的和谐治理。  相似文献   

8.
周勇  毛逸 《人民论坛》2023,(18):61-63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家统计局“统计微讯”微信公众号为例,梳理分析其推送内容,从主题类型、话题词与叙事方式、情感倾向三个方面探讨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效能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媒体与政府关系的主要理论,提出新媒体与政府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关系:理论上两者应从单向关系走向互动合作,实践中新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政府对新媒体的规制并存;反思了媒体与政府的现实关系,在两者关系的处理中,存在多重竞争目标的融合,博弈中的力量不均,理想角色的现实差距,法治漏洞中的行为失范,社会信任危机的加剧等问题;提出了新媒体和政府关系重构的思路和设想:治理理念的合作化与平等化、新媒体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治理手段的集成运用、两者自我完善的强化。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9,(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与广泛运用,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广大民众意见表达的平台,成为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集散地。这给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出了新问题、新考验,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塑造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也有利于表达民意;另一方面,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不及时还会对政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当前,我国政府利用新媒体处理公共危机的意识淡薄,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监管不力,应对公共危机机制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缺乏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相关法律不完善,缺乏专业性机构和人才,缺乏对民众心理危机干预。新媒体时代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应对危机的专业机构和人才,同时加强公共危机治理中民众心理干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带来了以开放平等、独立自由和双向互动为特点的传播机遇,但同时也衍生了以信息碎片、机械复制和资本逻辑为代表的现实问题。以新媒体发展现实为依据,切实把创新优化道德教育、更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作研究目标,坚持立足实际,主动剖析新媒体条件下中国道德教育的各种现实问题,将兼具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意义。认清并适应新媒体的这种发展实际,探索新媒体条件与道德教育的更有效结合,坚持聚拢碎片、个性体验和风气转变的"组合拳",是新形势下创新优化道德教育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薛波 《人民论坛》2012,(26):194-195
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对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坚持整体性和协调性、主导性和主体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并举的原则,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特点和优势,科学统筹部署,健全导向机制,搭建展示平台,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传承创新水平,构建"立体化"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21,(1)
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我们党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环境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既有其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多元化、统战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以及新媒体平台投入不足等困境,这对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培养新媒体环境下统战工作的"意见领袖"、全面抓好统战工作队伍建设以及促进新媒体载体创新等,不断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其共享的传播方式在满足民众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应急管理的不确定性。民众利益诉求的提高,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兴起,政府应急干预中有效的预判预研机制的缺乏与各种矛盾的凸显都成为新媒体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耦合演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因而地方政府要积极转变执政理念,鼓励民众通过新媒体手段参与政府治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对新媒体的运营技巧,从而努力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吕品 《党建研究》2011,(11):45-4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成为民意表达的有效渠道。今年年初。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新媒体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在应对新媒体方面,领导干部要做...  相似文献   

16.
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网络文化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小的影响,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具有海量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当前阶段构建校园文化面临多元文化冲击、学生沉湎于网络、"信息沟-知识沟"出现、学校道德教育功能弱化等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创新和引导学生参与等途径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首先综述了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进而论述了新媒体时代公安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公安群众工作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创新群众工作内容和形式,以有效提升新媒体时代公安群众工作能力,深入推进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公安改革也朝着法治化的方向前进。警察力量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打击敌对破坏势力、稳定社会秩序的最为有力的武器,然而,警察权的行使仍然存在着不公开、不透明、法律监督失效等许多现实问题。新媒体具有公众性、高效便捷、信息量大等特点,使其产生之初就被大量民众所接受,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警察权能够更好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从而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了警察权力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卢旭东 《新东方》2013,(5):72-76
媒体是社会思潮传播的中介,媒体的传播速度、广度及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潮的社会影响力。新世纪以来,新媒体迅速崛起。新媒体成为社会思潮传播主渠道的同时,又对社会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提出创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内容表达上要呈现出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趋向;二是在传播时效上呈现出"零时差""低成本"的新特点;三是在信息供给中要呈现出"分众化"传播、"点餐式"服务的新趋势。新时期,正确引领多样复杂的社会思潮,必须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新指向,善用、善管新媒体。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当今社会,党政干部治理社会的方式和理念往往通过媒体呈现、传播甚至放大,因此如何加强领导者的媒介素养,如何跨越与新媒体沟通的障碍,是一个极为敏感并充满挑战的课题。提高领导干部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仅是党和政府提升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