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出品的《红霞》,系根据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同名歌剧拍摄而成,叙述了农村姑娘红霞为掩护北上抗日红军顺利转移,保护群众免遭屠杀,以假意带路将敌人引至深谷绝路,最后同归于尽献出宝贵生命的故事,讴歌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苏区根据地人民热爱红军、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该片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彩色歌剧艺术片,在新中国银幕颇早涉及红军长征时期斗争历史。  相似文献   

2.
在长征时期,毛泽东有着相当多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能够反映出红军长征的艰难,同时也能看出毛泽东的豪迈革命情怀。在文中主要就以《念奴娇·昆仑》为例就长征时期毛泽东的豪迈革命情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二万里长征到陕北,南北红军大会合,粉碎敌人新‘围剿’,团结抗日救中国。"这首创作于1935年10月的《长征歌》,是第一首反映长征的歌曲,勾勒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雄伟画面。红军时期产生了大量红色歌曲并被广为传唱,完整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正红军长征时,国统区的一些报刊也有关于红军长征的报道。但由于受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及缺乏第一手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报道良莠不齐、真假不一。国民党系报刊的报道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扫荡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几乎天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其主要内容为"朱毛匪部西窜""红军被击溃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毛泽东根据形势和党的工作任务发展需要,多角度的总结长征的经验,提出了治党治军治国的真知灼见,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红军长征经验和长征精神的概括,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始了新长征。江泽民在长征胜利60周年时,对长征的历史作用、意义作了高度评价,对长征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对新长征内涵作了更明确的规定,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李安葆  程安辉 《湘潮》2005,(10):13-14
毛泽东常以诗词反映革命斗争实践,表达自己的情思。他的诗词,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长征时期写的诗词更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长征: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产期从毛泽东现已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中,以红军长征时期的1935年和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1961年创作的诗词为最多,每年各写诗词达8首。若将长征前夕写的《清平乐·会昌》和长征后期写的《沁园春·雪》算在内,则长征时期写的诗词多达10首。那么,长征时期就成为毛泽东诗词创作最多的时期。为什么毛泽东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创作的诗词特别多呢?这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密切相…  相似文献   

7.
荐书     
正《长征书简——重温我们先辈的长征记忆》《长征书简》是一部以书信为主体,着眼于爱国主义教育、生动展示中国工农红军伟大长征历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全书以波澜壮阔的长征为历史背景,选取参与长征的红军指战员的珍贵书信,以及红军当时发布的公告、红军队伍间的联络信等,并配以相关历史材料,对选取的书信作了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长征中有两组数字令人肃然起敬:一组是反映红军将领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年龄数字,一组是反映长征艰苦卓绝历程的数字。  相似文献   

9.
怀念长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刊登由方程编写的《怀念长征》一文,有一层重要的意旨是为了纪念发生在70年前的中国红军的长征。提起长征,我们自然会想到“震惊中外”“艰难卓绝”“一往无前的必胜信念”等词语,自然会想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彭德怀等一批灿若星斗的伟人及催生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众多革命元勋,自然会想到那些在长征路上冲锋陷阵、舍生忘死的知名或不知名的普通红军战士。可以说,红军长征是一种为了执著的信念和理想、不畏险阻、不怕牺牲、英勇奋斗、自强不息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修正错误、不断求真务实、不断自立自强、不断带领军队和民众冲破层层黑暗走向光明前景的历史进程。我们怀念长征,是在怀念一种照亮历史和中国人民生活的精神;我们纪念长征,更是期待长征的精神不断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得到发扬光大,依然如灿烂的阳光般照亮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长征博物馆     
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诞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本刊特别推出“长征博物馆”栏目,图文并茂介绍红军长征史迹。福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军长征出发地的主要省份。当年,中央苏区所属的22个县福建就有11个。福建有近3万人参加长征。福建苏区人民积极扩红支前,支援红军北上抗日。长征路上,八闽子弟兵英勇作战,流血牺牲,到达陕北时仅剩2000余人。福建人民为红军长征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期引领读者走进宁化苏区——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是毛泽东于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由长征亲历者的回忆文章组成,极具史料价值。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原始记录。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从文学角度看,《红军长征记》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集,作者以朴实的文笔,如实反映了红军战斗、行军、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长征时期,火热的战斗生活、激扬的革命豪情和红军将士横溢的才华,催生了数不清的革命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和活跃了红军的战斗生活,而且鼓舞和激励了他们的革命斗志,成为长征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长征胜利80年来,以长征为题材的各类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涉及领域广泛,呈现形式多样,流光溢彩,精品迭现,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从中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藉以展现长征文艺之璀璨华彩。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视野,把握长征精神形成的历史全貌,赓续党的历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长征精神的论述,回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设问题,就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做出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核心要义、鲜明特点和时代价值,对于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长征演绎、回首来路总结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眺望前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戴聪 《当代贵州》2011,(26):39-39
大型革命历史专题纪录片《扩红·贵州》座谈会9月3日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该专题片是国内首部以红军"扩红"(扩充红军)为专题的影视作品,也是我省高校首部自编、自导、自拍、自制的大型革命历史专题纪录片。该片以纪实主义创作手法,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从20世纪30年代初红七军进入贵州,到1936年最后一支队伍离开期间  相似文献   

15.
<正>闽西是红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有10万儿女参加红军。仅参加长征的8万多中央红军中,就有近3万闽西子弟兵,他们几乎遍布红军各部。长征途中,有2万多闽西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到达陕北后仅幸存2000多人,长征路上平均每一华里就有一位闽西子弟兵倒下。闽西儿女为长征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回望这段悲壮的历史,使我们更加缅怀长征途中壮烈牺牲在湘江之畔的闽西英烈。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7,(11)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进行长征,长征不仅仅是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更是对于党民族政策的完善。长征途中,红军转战14个省份,途径苗、瑶、侗、白、彝、回等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得到少数民族人民的广泛、大力支持,红军很难实现战略的大转移。研究红军长征时期党为何高度重视民族政策,开展少数民族工作,总结红军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内容、特点及制定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开展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明钢 《党史博览》2006,(10):38-40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求生存谋解放的一部最威武雄壮的英雄史诗。它以特有的魅力,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长征胜利距今已有70年。70年来,相关的图书已出版了很多。人们一般认为,关于长征最早的记录是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国出版时更名为《西行漫记》)。但实际上,就在斯诺进入陕北苏区采访红军指战员的同时,不少长征亲历者也曾拿起笔撰写回忆文章,这些回忆文章于1937年2月结集成书,并于1942年出版,这就是《红军长征记》——一份关于长征的最早、最真实、最珍贵的记录。  相似文献   

18.
延安记录了中国革命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这块古老的黄土地就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总策源地。直至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  相似文献   

19.
王新生,1954年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剐巡视员、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研究,尤其是红军长征史研究.先后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修订、《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撰写,参与起草过党和国家重大党史纪念活动的有关文件.著有《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获2016年"中国好书奖".参与撰写的《红军长征史》获中国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相似文献   

20.
党史书介     
一部研究红军长征史的学术新著盖军党史书介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刘晶芳、李东朗主编的《长征全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10月出版。纵览全书,有以下的特点:一、结构新颖,内容比较全面又有重点。作者在研究第一手资料,并吸收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概括,简明扼要地描写出红军长征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全貌。既以主要篇幅论述中共中央及其率领下的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历程和对红军长征夺得胜利的关键作用,又以一定的篇幅论述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对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在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