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中,红军转战11省(区),经过了苗、瑶、侗、壮、土家、布依、纳西、彝、羌、藏、回等13个少数民族杂居和聚居地区。民族问题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胜利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回顾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对做好当前的民族工作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一、红军长征时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探索时期红军长征时期是我党建党以后第一次大规模地与少数民族发生联系的开始。红军长征历时两年,三大主力经过十多个省份,途中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区,与瑶、苗、壮、侗、布依、土家、彝、白、纳西、藏、羌、回、裕固、蒙古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发生过联系,播下了革命火种,开启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探索。长征过程中,红军逐步深入到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地接触少数民族。处理好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红军长征途经十多个省区,其中有50%以上区域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各方面条件都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党和红军创造性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工作。通过分析红军长征中少数民族工作的特殊性,阐述了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对少数民族的团结工作,特别是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团结工作。党和红军通过广泛宣传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和主张,争取到了少数民族首领的信任,赢得了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党和红军少数民族工作的伟大胜利,是红军长征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长征时期,党和红军积极开展民族统战工作,同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不但有利于长征的顺利进行,而且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启迪民众思想,洒下了革命火种。针对长征时期党的民族统战工作的策略进行分析,概括出我党在红军长征时期民族统战工作的经验,以期为新时代开展民族统战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民族问题历来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国家兴衰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并在逐步探索完善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政策。早在长征时期,党就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为工农红军长征顺利通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革命播下了火种,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更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红军先后三次经过回族聚居区宁夏固原单家集时,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经过西北、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大量少数民族频繁接触,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来处理红军长征中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政策的制定也为后来民族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证明少数民族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经过西北、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大量少数民族频繁接触,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来处理红军长征中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政策的制定也为后来民族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证明少数民族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09,(12):29-31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处理好各民族间的关系,是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红军长征之前,党的工作中民族问题并不突出,也没有制定过相关政策。长征开始后,因为要穿越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就必须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以保证顺利前进。正是血与火的长征,催生和孕育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并伴随长征始终,成为长征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赵建明  吴桐 《党史文苑》2012,(16):68-70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少数民族地区为红军长征时期提供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环境。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坚持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并积极做白军中少数民族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为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完成长征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0.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为确保红军能贯彻党制定的民族政策,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党重视从思想上对红军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使红军能自觉执行民族政策;党和红军领导人身体力行,认真贯彻执行民族政策,行动上给红军自觉执行民族政策做出了榜样;党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为民族政策能被红军贯彻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李安葆 《党史文汇》2008,(11):38-39
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同藏族人民(包括上层宗教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我国民族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号线。1936年夏天,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坚决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规定红军不得擅自进入寺庙,不准毁坏寺庙经典,不准强借乱没收;积极团结各界人民,帮助少数民族建立人民政权和民族武装,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过彝区“彝海结盟”琐谈中共冕宁县委党史研究室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第一次在广阔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党的民族政策,“彝海结盟”.便是红军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典范。对其记述,30年代出版的书刊和红军日记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同时,由于当时四...  相似文献   

13.
狄马 《党的建设》2014,(6):63-63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李大棚在《上海党史与党建》发文提出,长征的胜利是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互帮共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中央红军长征时期,途经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时,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党“争取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创造了“弄染结盟”这一民族统战工作的典范。“弄染结盟”为何而“盟”?为何能“盟”?其间蕴含着深厚的“主体—动力—过程—效果”四位一体方法论逻辑。以历史逻辑透视,可明晰“弄染结盟”是历史的结论和人民的选择;以战略逻辑把握,可领略“弄染结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唤醒;以实践逻辑审视,可体悟“弄染结盟”是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以辩证逻辑理解,可认识“弄染结盟”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弄染结盟”感天动地,对红军长征胜利具有战略性意义,为新的历史方位下加快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鲜明而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受的磨炼多,战胜的困难多,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巨大。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开启了正确开展党内路线斗争的又一新起点;二是促进了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及实践的创新;三是感召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大力支援红军;四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少数民族干部;五是磨炼出了大批党和红军的各级干部;六是对后来四川的抗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征时期,红二方面军转战湘、黔、滇等8省,行程2万余里,经历大小战斗110多次,成功完成战略大转移。从出发时的1万多人,到达时还保持了1万多人,成为长征中损失最少的队伍,为保存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成功经验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既是军团领导人机动灵活的指挥和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战斗的结果,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既有运用各种方式广泛扩红的重要因素,更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理想主义宣传的作用;既是红军内部团结和协同作战取得的成效,更是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运用统一战线这一法宝获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二、四方面军认真执行了党的民族统战与宗教政策 ,在各少数民族的拥护与支持下 ,取得了震撼全球的伟大胜利 ,从而形成了一套较系统、较全面的民族政策理论。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此作一探讨和阐述。一(一)红军长征面临严峻形势 ,必须增强统战意识 ,适时调整统战策略红军经过的西南、西北辽阔地域 ,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这些民族大多信仰宗教 ,历来饱受中外反动派各种残酷剥削与压迫。一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 ,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划为他们的范围。二是汉族军阀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造成民族隔阂和民族仇杀。…  相似文献   

18.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面对复杂的环境,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从而获得了沿途群众尽心竭力的支持。群众工作包括:宣传、发动群众,维护广大群众利益;严明纪律,获得城市居民支持;组织、武装群众,帮助建立地方革命组织;贯彻好民族政策,照顾少数民族群众情感。这些既体现了对苏区时期群众工作的继承,又具有长征初期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创新,为党的群众政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以及第二十五军,先后从所在根据地向我国西北部进行战略大转移。红军在转移的过程中,不仅经过了广大的汉族居住区,而且经过了苗、瑶、侗、布依、土家、白、纳西、藏、羌、回、彝、裕固等十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几路红军经过上述民族地区的时间和行程,在他们长征的整个时间和全部行程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有关资料记载:红一方面军(仅记红一军团)长征总历时371天,其中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为125天,占其长征总时间的1/3。红二方面军长征总行程为16000里,其中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约5000里,占其总行程的近1/3。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达19个月,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度过的。  相似文献   

20.
共产国际在指导第五次反"围剿"的过程中,由于始终存在着的教条式指挥及其"苏联利益至上"的倾向,使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不仅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而且还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