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则是我国实现充分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出现用工结构性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是当务之急。一般来说,城镇化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产生了不利影响。今后,应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寻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还存在认识上有偏差、培训任务重、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只有确立平等就业理念、整合培训资源、增强培训针对性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度环境,才能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城乡劳动力的供给压力、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县域经济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等问题。文章探讨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关键是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水平低,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转移就业缺乏有效组织和政策扶持,存在着制度障碍以及就业权益保障等问题。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应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通过政策扶持大量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形成长效就业机制,转变就业观念以及有赖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从长远看,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应与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土地流转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广东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寿 《岭南学刊》2012,(4):108-112,116
以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视角,通过分析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存在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指出了建立与完善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互动机制的思路与建议,即加大产业转移政策力度,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的良性互动效应;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效应;加大“双转移”的投入与考核力度,提升政府有型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的分析与建议——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10余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将以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推进。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接近6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城镇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尤其重要。以"非农就业能力"为视角,分析了贵州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探索了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新 《江西政报》2008,(19):45-47
就业是政府的“一号工程”。近年来,丰城市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签订二个合同、加强三项管理、建立四个对接机制、落实五项激励政策”工作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好地转移就业,尤其是向本地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力就业达5729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789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8.
周静 《人民论坛》2013,(10):228-229
开展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着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就业观念落后、培训经费不足、政策和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垫江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建设渝东经济强县、实现富民升位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但是,垫江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务工人员的观念僵化、素质较低;就业渠道窄、就业盲目性大;合法权益易受侵害、子女教育和家庭农业生产受影响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就垫江县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路:包括加速健全三大系统;切实构筑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优化就业环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输出”与“回引”并举,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增强就业吸纳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厦门市集美区三大平台建设突飞猛进,每年征地上万亩。在跨越式发展中,厦门市集美区千方百计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出路问题。一、多项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该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程,健全区、镇(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出台多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十一五"期间,累计开展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约6000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约3万人。该区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构造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而重中之重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形成多一个人就业,社会就多一分稳定,个人就多一分收入,市场就多一分购买力理念,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及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还存在相当大的开发空间,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劳动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不仅带来了岗位和收入的不稳定,增加花费,而且减少实际收入,导致转移成功率不高、加大了转移风险。为此,在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同时,我们要合理有序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2.
正宁政办发[2016]17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现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各市、县(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府效能考核目标,加大考核力度,督促落实农村劳动力创  相似文献   

13.
城乡互动: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体制因素尤其是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真正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需要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关键是要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思路,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深化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新重庆》2007,(2)
近年来,我们按照"精确设计、定点落实"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库区农村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推进力度,组建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办公室,建立完善了市、县两级移民部门工作体系,做了大量艰苦细致扎实的工作。2006年,实现了32871名农村移民劳动力转  相似文献   

15.
周宜开 《世纪行》2011,(3):15-15
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稳定转移,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中之重。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公共服务供给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活动,历史经验证明不论是早发国家还是后发国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都需要政府发挥其公共服务的功能。本文通过国外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类型和供给方式的分析,为中国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某些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18.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整体性政策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建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公平对待农民工,逐步形成惠及农民工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进一步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第二次转移农业劳动力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摸清转移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底数,为2008年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为建立劳动保障部门独立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统计制度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吉林省就业服务局从2007年12月20日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转移农村劳动力统计调查工作,2008年1月15日已经完成数据汇总工作并上报劳动保障部。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4,(6):15-15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发[2004]1号文件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其内容摘要如下:●增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目前,我区农民家庭收入构成中,外出务工收入仅占30%左右,全区农村仍有近400万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近3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