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资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危机是危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和谐需要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和化解危机。本文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公共危机治理,分析社会资本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关联和互动,阐述社会资本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危机应急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是政治运行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因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导致的各种危机。目前,社会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分析了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包括加强和完善危机应急法制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危机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综合危机应急反应机制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在社会发展上是"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存在形成不同危机的可能。为了最大程度地限制和避免公共危机事件的危害,政府需要全面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廖业扬 《前沿》2010,(17):159-163
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对治理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创新,在吸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和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所处的社会大背景,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的条件下,构建"政府主导的公共危机复合共治"模式,以应对全球风险社会和社会大转型所带来的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是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邓云宁 《传承》2010,(27):119-121
非政府组织不仅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公民社会发展等多种理论获得支持,实践中它还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进入转型期之后,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率大幅提高,这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威胁,为此我国需要构建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其中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共危机应对中有着政府及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应对还存在些许不足,需要探索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使得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成为可能,这为青年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机会。现阶段,囿于社会转型、国家权力、历史文化、社会共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青年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制度、渠道、程度均存在不足。为此,要多维度地重视青年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培养,"全景式"地加强青年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制度建设,形成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通力配合的联动机制并形成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8.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建构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针对中国政府传统应对危机的社会政治动员和政府行政管控的机械管理模式,条块分割组织体制、被动撞击式和事后救火式的应急机制以及缺乏长效的政府-企业-社会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应急的公共行动网络,指出中国在公共危机方面的应急管理亟待特别设立专门法律程序。并结合我国将进入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转轨的新契机,创新政府-非政府-企业-社会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行动的组织模式,围绕危机治理体系提出重点发展战略,以建立全社会整体联动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9.
李书巧 《理论月刊》2012,(6):97-101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无疑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公共危机的复杂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势在必行。市场与政府失灵理论、公民社会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府相比,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专业化、资源动员、行动和视角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发挥危机预警和宣传、社会动员和资源监督、稳定社会心理、关注弱势群体等功能。但我国非政府组织由于受到法律法规、传统管理模式、自身能力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优势和功能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克服这些问题和困境,需要从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自身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张宁 《思想战线》2007,33(5):85-88
政府新闻发言是一种议题传播管理行为。这种议题管理包括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议题培养和议题引导等多种传播管理行为。政府新闻发言在公共危机事件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实现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管理。积极有效的政府新闻发言体现了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应该承担的公共信息告知、保证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知情权、稳定社会、引导社会舆论、强化社会管理等职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涉警公共舆论事件呈现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舆情动态与事件处置相互影响等特点,网络负面社会心态和传播效应对涉警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具有极大影响。公安机关应对处置涉警公共危机事件,要健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机制,建立完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总结完善涉警舆情引导处置策略,不断改进虚拟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风险社会已经来临,公共危机难以通过社会体系自行化解。对我国而言,各级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主体,但目前管理理念、体制及模式下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并非良好,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频现。文章认为应该从管理理念更新、官僚体制重塑及加强协作治理体系等方面化解管理失灵,优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马慧 《人民论坛》2014,(10):43-45
风险社会已经来临,公共危机难以通过社会体系自行化解。对我国而言,各级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主体,但目前管理理念、体制及模式下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并非良好,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频现。文章认为应该从管理理念更新、官僚体制重塑及加强协作治理体系等方面化解管理失灵,优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在转型阶段,不确定性、风险性等因素增加,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提高了危机治理效能。应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协同治理合作方案、建立信息交流与沟通平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为公共危机治理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的善后管理,是指公共危机的紧急情况被控制后,政府及其管理者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危机善后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危机危害性的加剧,公共危机预防已经成为危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来看,汶川大地震中政府在公共危机预防机制上有许多成功之处,然而也存在思想准备不充分、组织机构不健全、技术和物质储备缺乏、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有效性。因而需要通过增强危机意识、设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技术和物质储备、构建法律体系和利用社会力量等几个方面来完善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即使处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各种危机也会时常发生。应对危机,既是对全社会、对政府的考验,也是对每个公民心理素质的考验。提高应对危机的心理素养,成了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公众可能面临的危机事态危机管理,主要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所谓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现代社会管理学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社区,都要加强危机管理,把危机管理列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突发公共…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症结突出表现为科技化和专业化水平低。原因在于公共危机的多样化、政府能力的制约、思维意识方面的问题、整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人民之间的协作配合机制的缺乏等。鉴于此,转变观念,培养专业化管理队伍,以科技化和专业化为中心实现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必行之策。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威胁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而公民参与可以及时发现危机,整合社会力量,并对危机治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存在较多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参与机制不完善、相关的危机信息不透明、社会组织和企业等社会主体的参与不规范,等等。面对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必须从现实出发,正视当前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政府问责,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规范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行为,进而实现公共危机及时、有效的治理,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的频繁发生促使人类逐渐进入到"风险社会",而通过危机衍生系统的自适应来化解和治理公共危机的发生显然存在较大难度。通过更新危机管理理念、优化政府管理体制、引入"协作"治理体系等途径能够化解风险视域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