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永辉 《前沿》2013,(1):98-99
本文对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模型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方面作了一定考察,并从经济增长的方式、内容和研究方法等不同的方面对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两个方面。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集中体现为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社会的和谐。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必须贯彻和实施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增长的可靠基础;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必须遵循自然和谐和社会公正两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邓常春  邓莹 《求索》2012,(11):32-34
碳约束下的印度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特点,其经济增长优先于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缺口严重制约印度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能源强度持续降低,人均碳排放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印度经验对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启示,中国应坚持经济增长优先于应对气候变化,持续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印两国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又都是世界上地大物博和发展潜力巨大的大国,近年来在整个世界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两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并且两国经济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印两国经济增长奇迹?两国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因此需要对中印两国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通过比较中印两国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是由各种生产力因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它们相互间的组合、配置状况决定的。经济增长因素不仅制约着经济增长速度,也决定了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正确的分析研究,可以探寻到适合某一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目标的提出,也是建立在对我国经济增长因素的透彻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来看待这一问题,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  相似文献   

6.
对1995—2011年间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了工业经济中出口、进口和FDI等变量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2000年间广东工业经济增长呈现集约和内涵型增长,2000年以后呈现出粗放和外延型的增长趋势;工业出口不利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工业进口和FDI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内在的经济机制。揭示这一经济机制,首先要辨识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是多种经济增长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很多文献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可归因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速率主要是由资金积累、技术进步、制度改进(包括生产组  相似文献   

8.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美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其主要动力来自于体制创新。体制创新不断地调整和转变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增长。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市场化进程所取得的进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薇 《求索》2011,(6):18-20
本文以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1978-2009年广东省居民消费支出和地区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的G 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刺激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为此,应转变以投资拉动为主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消费型经济增长方式,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其转变的进程,这和地方政府指导和推动经济增长的行为密切相关。地方政府行为包括一地经济增长目标的提出、经济增长思路的选择、经济增长战略、战术措施的确立以及一系列经济增长政策的贯彻实施等。一句话,地方政府的行为是转变一地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行为,以及地方政府行为调整和规范等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该文在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资本有机构成呈负相关关系,与剩余价值率、滞后一期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呈正相关关系;从而得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进一步分析得出:成本节约型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利润率对经济增长有正影响;物化投资偏向的技术创新导致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从而阻碍经济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则将使利润率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有负影响。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大于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王爽 《创造》2010,(8):76-77
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宋志慧 《人民论坛》2012,(8):152-153
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的产生量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然而以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实际污染环境的加剧,环境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也不必然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政府可以实行严格的环境措施和环境政策来保护环境,而又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课题组 《桂海论丛》2004,20(4):41-43
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2003年GDP增长9.1%,属于正常状态,但也存在个别行业投资过热现象。经济强劲增长主要是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拉动起来的。在2003年经济高增长中出现若干不协调现象,主要是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不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增长,必须注重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的视野和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中最难以回答而又不得不作出回答的问题。本文在概括分析经典理论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概念的论述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研究范畴。并试图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经济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逻辑中,辨识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本原关系,认为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虽然长期对外贸易顺差给我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奇迹,但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它是我国货币泡沫化、通胀及高房价的主要根源。我国只有走藏富于民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通过内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才能使我国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和摆脱对贸易顺差的过度依赖,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货币泡沫化和遏止膨胀及高房价。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形势严峻。安徽经济增长态势风险加剧,投资驱动型经济主导性再次凸显。在客观阐述国际金融危机对安徽省投资增长影响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了安徽省保投资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其社会效应。依据投资增长理论和经济增长均衡理论对进一步推进安徽省保投资适度增长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议》是一个催人奋进的跨世纪的宏伟纲领,提出了“九五”和201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内容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阐述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从不同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中阐述了“粗放型”和“集约型”增长模式的优劣;从国际和国内的比较分析中,论证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宏观和微观的分析中,指出了实施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目前保增长的实质,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也就是要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因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状况,决定着保增长目标的实现状况。我国目前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基本举措是启动内需,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但考虑到启动投资要比启动消费更容易见效,因而我们启动内需实际上是以启动投资开始的,尤其是首先从启动民生投资开始,这种选择是对的。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不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也是难以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