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洁自律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加坡之所以成为世界廉洁之邦,与人民行动党的廉政之道密不可分,主要是:官员自律品自高,减少腐败动机;实行有效的薪俸制度,消除腐败诱因;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堵塞腐败机会;严惩贪腐行为,提高腐败成本。人民行动党廉政建设成功经验表明,要割除腐败这一"毒瘤",必须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古新功 《理论视野》2012,(12):43-45
国会是新加坡的权力中心和最高立法机关。从1959年起赢得大选并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多年来充分发挥和利用国会议员接见选民这一制度优势和作用,始终保持人民行动党在议会中的绝大多数议席。新加坡国会议员接见民众的制度,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政党政治的最为显著特征是一党长期执政,即在多个政党并存竞争的情况下,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连续赢得十余次大选,从而长期执掌国家政权;新加坡政党政治的举世瞩目成就是人民行动党在一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廉洁和活力,从而领导新加坡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今天,时代的变化向从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及  相似文献   

4.
一、廉政建设的两大目标:廉洁和廉价一提到廉政建设,不少人往往认为廉政即廉洁行政,只要注意解决好政府官员在行政过程中的廉洁问题,就算是达到廉政的目标了。其实,就廉政建设的本来意义而言,其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双重的:即不仅要建设一个廉洁的政府,还要建设一个廉价的政府。而所谓廉价政府,就是用最少的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的行政管理。建设廉价政府的目标,最早是在十九世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批政治学家提出的。他们提出这一目标的初衷,是不满当时资产阶级政府部门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蹒跚低效的现状。马克思在评论资产阶级学…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从1959年自治后上台执政至今,已连续赢得13届大选,执政长达50余年,成为世界上实行多党制国家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之所以能够稳操胜券、长期执政,除了通过对各种资源近乎垄断的控制、对程序立法的精心设计以及对选战策略的一系列技术性安排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民行动党以促进国家福利和人民幸福为宗旨,始终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为民办实事、造福人民,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选民的真心支持。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新加坡也曾经历过腐败猖獗的时期。人民行动党执政后,经过卓有成效的反腐败斗争,新加坡已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而且长期保持亚洲最廉洁国家的地位。新加坡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是:核心政治领导人以身作则、铁腕反腐;不断完善公务员制度,严把官员入口关;实行高薪养廉和公积金制度以减少公务员的腐败动机;制定系统严密的廉政法制,规范公职人员的从政行为;建立系统完备的监督网络,堵塞行政管理体制漏洞; 建立直属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权威廉政机构,严厉执法,强力震慑。这些使人不愿、不必、不能、不敢腐败的措施的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当今世界一块难得的“净土”。  相似文献   

7.
高尚全 《求知》2004,(12):21-2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来在国家发展观上的历史性突破。我们已经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单方面的改革进程都要受到其它领域的制约。从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来看,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建立一个高效、廉洁和民主的政府,提高政府应对经济社会矛盾和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一个工业国家,城市居民为100%,工会是新加坡最大的社会团体,人民行动党与工会的关系成为人民行动党执政机制的重要内容。一、工会角色的转变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是得益于工会的支持才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并开始执政。1961年,随着人民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连续赢得十余次大选,长期执政50多年。处于贪污严重、腐败盛行的东南亚地区,新加坡不仅在较短时间内抑制住腐败并长期保持政府廉洁高效,成为东南亚各新兴国家中政治最清廉稳定、经济最繁荣进步、社会最和谐安定的国家,创造了政治奇迹,而且,相比东南亚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执政党的腐败和衰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却始终保持纯洁性,充满朝气,令人称奇。人民行动党保持纯洁性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做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春节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在广东省视察工作时反复强调:“经济要繁荣,政府要廉洁。”“深圳更要提倡廉洁。”有人曾认为在目前阶段,经济繁荣与政府廉洁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然而,广东省通过建立经济罪案举报中心试点,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与群众监督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建立严格的公务员录用和管理制度。人们想要进入公共机构任职,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根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和《公务员法》,公务员在服务期间,每年都要与所在单位签订一份"廉政合约",承诺廉洁奉公。这不仅是德国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一份合同,更是公务员对民众的一份承诺。为了防止腐败,德国实行公务员岗位风险评估,实行轮岗制度,政府官员(包括反贪工作人员)5年必须轮岗交流,对容易滋生腐败的建设、规划、医药等部门则将轮岗间  相似文献   

12.
建设简朴政府是新一届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政治价值追求的转变。"简朴政府"体现了"为民"的价值追求,"务实"的执政理念,"清廉"的运行状态,"廉价"的政府范式和"善治"的发展方向。在财政收支规模相对稳定时,构建简朴政府的理论逻辑包括减少绝对行政成本外溢和相对行政成本流弊,降低物质行政成本中的相对成分,保证和增益物质行政成本的绝对成分,同时以非物质成本要素的提质增效填补成本投入变化带来的不稳定空间;构建简朴政府的实践逻辑包括有序有力有效地打造廉洁型政府、节约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民生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  相似文献   

13.
熊辉  胡柳娟 《学理论》2013,(18):21-22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其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努力紧密相连。人民行动党以统筹经济社会联动发展为执政理念;推行民主与社会掌控并行的执政方式;大力倡导"精英治国"战略,扩充执政的人才基础;实施从严治党,对腐败行为严厉打击,以塑造良好执政形象;积极奉行互利友好的外交战略,优化国际政治环境。中新两国虽然存在基本国情、社会制度的差异,但新加坡卓有成效的执政经验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政治怀疑、政治冷漠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弱化的主要表征,它不仅折射出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程度渐趋增强,而且对我党执政基础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为此,地方政府唯有在未来的执政过程中建设一个高效廉洁、关注民生、诚信守责、民主法治的政府,有针对性地化解公众信任弱化危机,才能赢得并巩固公众对地方政府的可持续信任。  相似文献   

15.
政府行为具有趋利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的趋利行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趋利行为以及政府官员个体的趋利行为;政府行为的趋利性缘于政府的双重属性,主要表现:在政府手中权力的双重性、政府追求利益行为的双重性、政府官员身份角色的双重性和政府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双重性;因此,要从执政理念上、利益关系上、法制建设上、社会监督上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地方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弱化的表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怀疑、政治冷漠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弱化的主要表征,它不仅折射出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程度渐趋增强,而且对我党执政基础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为此,地方政府唯有在未来的执政过程中建设一个高效廉洁、关注民生、诚信守责、民主法治的政府,有针对性地化解公众信任弱化危机,才能赢得并巩固公众对地方政府的可持续信任。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9,(15)
在一定程度上,舆论也是能够左右局势发展的一股力量。参与对南军事行动的北约成员国中都是各种形式的民选政府,选民用手中的选票表达他们对本国政府所执行政策的看法。因此,对成员国选民施加影响,已成为北约对南军事行动的另一条战线。本刊记者郑春自北约总部布鲁塞...  相似文献   

18.
李玲 《理论视野》2010,(3):53-55
奥巴马上台执政后,其医改承诺并未如期顺利实现,面对国会、利益集团和“近视选民”的压力和要求,其惯有的理想主义心态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深刻揭示了美国式民主政治的两面:民主的制度和土壤,让美国总统永远无法成为权力暴涨的太岁爷;但民主的现实形式和对金钱的妥协,则让美国总统的长期理想往往在各种短期选举目标的压力中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19.
轻诺必寡信,一些政府官员在引资时的随意承诺,很多时候已成为投资者的真实陷阱。要走出无序招商怪圈,还需向行政体制深层次问题开刀。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理念与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管理创新与党的执政理念密切相关。政府管理创新既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贯彻好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人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这一执政理念决定了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必然是建立一个民主与法治的政府、责任与服务的政府、公正与廉洁的政府、透明与诚信的政府、精干与高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