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南人大》2007,(10):24-24
最近,琼海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了《琼海市人大》网(http://qionghai.hainan.net/renda/),依法向社会公开行使监督等职权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宣文 《海南人大》2006,(10):38-38
本刊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保证该法在我省全面、正确地实施,促进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行使监督职权、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增强监督工作实效,9月27日,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提出了《关于做好(监督法)实施准备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岛外撷英     
《海南人大》2007,(8):48-49
广东省人大行使监督权向社会公开近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情况向社会公开的若干规定(试行)》,其中明确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五项内容向社会公开的时间以及方式。  相似文献   

4.
严妙政 《海南人大》2007,(11):40-42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行审查批准,以及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是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工作委员会重要的法定职责,也是经济工作监督的重点。全国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加强人大对经济工作的监督,于2000年3月审议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2006年8月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对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作出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也为人大依法加强监督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是经过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监督法》的出台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必将有力地促进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促进边疆民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完善和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意识,提高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相似文献   

6.
人大适当开展对本级检察、审判机关的个案监督,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和预防违法行为,还可以促进人大其他工作的开展。个案监督应当坚持集体行使职权原则、依法办事原则、效率原则和事后监督原则。监督的范围应限定在两类案件上:一是社会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二是检察、审判人员有营私舞弊、滥用职权、枉法裁判嫌疑的案件。个案监督权应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行使,并增设个案监督委员会协助其开展工作。个案监督程序中包括三个步骤:监督的提起和受理,案情的调查,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发出《法律监督书》。  相似文献   

7.
《青海人大》2010,(2):30-32
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集体研究决定问题.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工作平台。近年来.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青海人大》2009,(1):54-55
(接上期) 7.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应如何向社会公布?如何发挥公布的效果?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年度计划向社会公布.是人大常委会实行公开监督原则的具体体现。监督法第七条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将年度计划公开,就是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各项议题的意见,根据人民群众的意见进行监督。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即执法检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方式和经常性工作.监督法设专章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在监督法实施两周年之际。笔者结合省人大常委会多年来执法检查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就深入贯彻落实监督法,切实做好执法检查工作.谈两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门源回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自2003年换届以来,在县委的领导和上级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从完善人大制度,改进人大工作的需要出发,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注重总结自身工作,借鉴外地经验,努力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积极探索创新监督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述职评议工作取得新成效,在以往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述职评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近日,互助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人员按照省人大常委会有关文件精神,对县人大常委会原有的与行使监督职权有关的工作文件进行了认真的清理。  相似文献   

13.
刘春耀 《青海人大》2007,(1):26-28,33-36
二、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内容和原则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以及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多年实践经验,监督法把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的内容规定为两个方面,即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把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原则,规定为“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坚持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原则,坚持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坚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原则和坚持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磨一剑”。万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并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是一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进程中又一个崭新的里程碑。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将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和程序化轨道,对人大常委会更好地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开创人大监督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监督权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进一步加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工作,这是各级地方人大工作者致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监督法颁布四周年之际.本文结合青海省情和工作实践,就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监督法》的出台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目前人大监督的现状与问题。《监督法》的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督法制化的空缺,但其自身仍然有不少的问题及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人大》2007,(5):54-55
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监督法,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突出监督重点、监督实效,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规律,对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总结和规范,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直接法律依据;是一部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法律为了配合监督法的学习、宣传和普及,贯彻好、实施好和执行好监督法,本刊将连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为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晓阳为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陈斯喜等同志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学习问答.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保证该法在我省全面、正确地实施,促进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行使监督职权、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增强监督工作实效,9月27日,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提出了《关于做好〈监督法〉实施准备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认真学习、领会、把握好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和各项规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对学习贯彻监督法进行专门…  相似文献   

19.
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要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密切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州人大代表的联系,保障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更好地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职能作用和整体效能,近日,海北州人大常委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了《海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