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文化是先进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楚雄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前不久组织了部分州、市人大代表对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在常委会上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工作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自己执政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对国际经验进行深刻反思,是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协调各阶级、各政党、各阶层、各团体和各族人民代表人士关系的重任,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  相似文献   

3.
提炼公安精神 打造和谐警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勇华 《公安教育》2006,(12):14-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核心任务。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主旨目标,是各项领域工作开展的一个指导重…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战略构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华美乐章。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没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且强调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完整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这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涵义:一方面,社会是和谐的;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传统的和谐社会”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6,(10):13-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把全体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党组织都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体现党的先进性。要适应我国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赵永刚 《新重庆》2005,(4):30-3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面对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面对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地方人大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升履行法定职责的能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其根本动力和出路在于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创新人大工作。  相似文献   

7.
杨在原 《前进》2009,(2):46-47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能够自觉地依法执政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自己执政使命的清醒和自觉。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宗教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以人为本和人性化思想的表现。作为传统文化的宗教,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战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努力形成社会各方面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局面,是统一战线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发挥党执政兴国重要法宝作用的必然要求。一、统一战线的团结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需要全党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社会系统工程。统一战线作为团结和联合不同社会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和利益而奋…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新实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港湾,更是幸福的发源地。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彭京宜 《新东方》2009,(3):38-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党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得以充实和丰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概括为“四位一体”,其中之一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应该认真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要在总体思路上把握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现实情况来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就要在总体思路上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程广安 《协商论坛》2006,(11):19-20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充分认识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工作责任感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本身就是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5.
侯宗权 《新重庆》2005,(1):24-2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这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全面、更科学。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我认为,  相似文献   

16.
肖军兰 《前进》2008,(7):34-35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在基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键在基层各级党组织。  相似文献   

17.
苏晓云 《政策》2007,(6):4-8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统一战线的重大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  相似文献   

18.
杨波 《中国民政》2011,(10):46-47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和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张晓敏 《前进》2005,(6):4-6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和社会发展理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逐步深化、与时俱进、日臻完善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和社会发展理念的演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建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们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