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世纪中国律师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平 《中国律师》2001,(1):18-21
从我们整个世纪来看,中国律师走向新的世纪,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就是要走向政治。律师如果不关心政治,如果不跟政治相结合,如果不走向政治,那么律师也就仅仅只是一个服务。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律师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呢?谈到律师的制度的作用,应该说它是多方面的,多功能的,多方位的。前不久由一位中国律师报的编辑编了本《中国大律师》,让我写一个序,我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我说:“成败、苦乐、善恶、兴衰写就了50年残缺不全的律师史和律师任务。”(全文见本期64页,此处略,编者。)我想我为什么要发表这一番感慨呢…  相似文献   

2.
“要打官司先交钱”,这是多年约定俗成的惯例,然而“风险办案”不用你先交钱,律师就为你代理仲裁、诉讼。尽管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办案方法不违背法律及公共利益,可至今许多律师无心问津,原因何在?请看记者的调查——“风险办案”刮不起风  大凡看过几部美国小说的人,对美国律师制度以及律师办案程序会有初步的了解。在美国,即便你穷困潦倒,一旦你涉案被人侵害或被侵权,总有消息灵通的律师踏上门来,劝你“告他去”,而这时当事人只要与律师签订一个委托代理协议,剩下的事你就甭管了,你也不需先交任何费用,律师就会全权为你代…  相似文献   

3.
王芳 《中国律师》2005,(10):63-63
我已经前前后后举办过十多次的律师助理招聘会,每次面试时,我总是要问应聘人员两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律师才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另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律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在所谈过的上百名法律专业的面试者中,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有名气、收入高、办过大案要案是成功律师的标志。而合格律师最重要的素质,要么说是专业理论知识、要么说是雄辩的口才、要么是社交能力等等。坦率地说,大部分应试者的回答都不能让我满意,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失望。但也有极少数人说出了与我心中一样的理念,那就是:我认为一名成功律师的标志不…  相似文献   

4.
“江南一怪”,是什么?这既不是金庸笔下的武侠墨客,也不是NBA赛场上的灌篮高手,而是一部刚刚出版发行的图书(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或不仅仅是一部图书,而是对一位律师的爱称。更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位将军对一位律师的爱称。这位将军就是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李德生将军。那位被将军称为“江南一怪”的律师就是浙江思源昆仑律师事务所主任吕思源律师。本书作者是浙江省司法厅干部钟一林同志。见过钟一林的人大概都会仅仅以为他就是一个摄影高手,绝不会想到他开始盯上了纪实文学。因为他曾参与了司法行政系统许多摄影…  相似文献   

5.
李利 《法治研究》2006,(9):36-37
大凡是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有气儿就得找地方去宣泄。有的企业给员工设立静心室,让有气儿的员工进去冲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橡皮人猛揍一顿;有的城市识立“哭吧”,让有气儿的人进去,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发泄一通;就连没职没钱又怕老婆的男人与谁生了气,也知道挑家里最不值钱的东西找个没人看见的地方狠狠摔打几下。其实,这静心室、哭吧以及那些家里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人们常说的“出气筒”。而在法律址内也有一个出气筒,那就是让一些人羡慕、眼红而实际上又处在弱势的律师。公安,检察机关办错了案,找谁出气呢?律师是最好能选择。试想,如果不是律师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地作无罪辩护,如果不是律师为犯罪嫌颓人出谋划策,找出无罪证据,法院很可能会将错就错,这样一来,哪里还有什么错案呢i于是,无论律师有没有错,公安、检察机关动用威慑手段,吓得证人屁滚尿流地把“作伪证”的责任推给律师,这律师就不得不去坐大牢。一些法官因为受贿罪被判了刑,人们在议论贪官的同时,还忘不了把律师拉上来垫背,都是律师惹的祸。就连失意的法官、检察官发牢骚时也还惦记着律师:大不了这工作不干了去做律师。那神情、那口气,很侮当年下放知青在招不上工、上不了大学时散发愤“大不了还去修理地球(当农民)”一样。他们都把律师这个职业看作是万不得已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刘桂明 《法人》2010,(7):63-63
律师是一个不一般的职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有许多不一般故事的职业。可以说,每一位资深律师都有一个丰富而美丽的故事库。但是,一个执业20余年的律师却对记者说“我没有什么故事可以给你讲”。这是为什么呢?读过本文尤其是接触过本文主人公的人,显然都明白施杰律师绝非一位没有故事的律师。  相似文献   

7.
江平 《中国律师》2005,(7):32-35
每一次给律师演讲,我的内心都很矛盾,总是想用激情来讲,但有时候又觉得题目讲多了,还有多少吸引力?刚才桂明总编讲了,我给律师作了很多次演讲。我自己认为,在“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上那次演讲是印象最深刻的。当时,我呼吁中国律师要走向政治。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律师使命就是进入政治领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法律职业人的三个底线”。本次青年律师论坛的主题是“青年律师的使命和未来”,但我演讲的是“法律职业人的底线”。不知道会不会给青年律师造成一个印象,你怎么越讲越低了?过去讲社会的使命,现在…  相似文献   

8.
你问问身边一些人,律师是什么?他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律师就是打过几场官司的人。提起律师,人们想到的是那些穿西装打领带.腋下夹一个皮包,风度翩翩,潇潇洒洒,能言善辩,出口成章,出入于各个写字楼之间的那些人。这些人是律师,但一般老百姓不认识他们,也找不到他们办公的写字楼,这是电视上看到的律师形象。作为律师,这样的回答或许会让你吃惊;作为老百姓,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事例。  相似文献   

9.
在法治国家中,如果律师自己的权利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又怎么能去维护民众的基本人权、伸张社会的正义、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呢?更何况去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呢?律师执业权利,是律师依法正确履行职责、实现其光荣使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均植 《中国律师》2000,(11):28-29
每一个维权案件都可谓一波三折。始于律师合法权益遭受侵犯乃至迫害,终于事(案)件的圆满解决,阳光重新灿烂起来。其间最关键也最艰难的一环,便是律师的娘家──律师协会和维权律师为维护法律尊严而进行的据理力争,从而与执法机关达成合理合法的其识,还事实于本来面目,还受冤律师于自由清白,北京市华鼎律师事务所刘文元、张萍律师这几年来,奔波的就是几件维权案件。1994年,江苏省律师陆建中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因陆建中在狱中表现突出,两次受减刑奖励,服刑5年后被提前释放。几年间,陆建中多次请求全国律协维…  相似文献   

11.
龚毅 《中国律师》2003,(9):87-88
律师是舶来品,律师行政管理体制是舶来品上的附着物。既然是舶来品,就割不断同海洋的联系;既然是附着物,就一定伴随着主体的变化而适应。实际上推动律师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是市场经济,律师事业的发展又必然带来律师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和发展是我们的主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律师管理的有益经验。无可非议,近年来我们太重视急功近利性阶段性的目的研究,这不能说不好,因为《律师法》已经颁布,我们的管理理念不能说不先进。然而,事实上每一位从事具体律师行政管理工作的同志却时有困惑,时有冲动,时有浮躁。问题在什么地方,他们发现在目标和现实之间还有一项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做,这便是实现目标的方法论研究。本文作者从方法论研究的必要性、方法论研究的原则、方法论研究的重点、方法论研究要处理好的关系四个方面谈了律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编者  相似文献   

12.
时下大家都在热烈探讨律师专业化问题。殊不知.大家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就是律师本来就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是一个目前我国入门要求标准最高的职业.也是一个竞争最激烈风险最大的职业。正是由于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才呼吁或逼迫律师在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专业化分工。无论是业内业外.无论是专家学者,也无论是客户媒体.都要求或希望律师成为专家学者。于是.“专家律师”和“学者律师”便是当前使用率最高的最时髦的词汇。  相似文献   

13.
赵守华坐在沙发上,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直射在他身上。记者请他换个位置,他不以为意地一笑:“律师事业是阳光事业,我为什么要躲避阳光呢?”在2003年12月29日的吉林省第七次律师代表大会上,57岁的赵守华以执业律师的身份当选为吉林省律师协会第七届会长,也即首任“民选”会长。在他身上,集中了百分之九十的选票,可谓高票当选,众望所归,重任在肩。而他本人,也是在三天前才听说有可能当选。此前,省司法厅在全省律师中进行拉网式的民意调查,选举结果便已被定格。1988年做兼职律师时,赵守华是行政编制的省律师协会副秘书长,正处级。1992年牵头成…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有权威文章说,律师应对WTO挑战的首要原则,当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不久前,又有权威人士讲,“中国目前90%的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诉讼案件没有律师参与,北京市的这一比率更高些。”尽管我们可以辩护说,律师业务并非只是诉讼业务。但无论如何,还是令人感到“导向原则”与“90%现象”之间的“反差”也太大了些。这“反差”说明了什么?说明“秋菊”们喜欢单打独斗去讨“说法”?怕是不能这样说。而此时此刻能说该说的是,与其原则说说导向原则,倒不如为“90%现象”把把脉、导导向,来个虚功实做——其实照直说来,大抵围绕“贵”、“贱”、“高”、“低”这四个字说说即可。  相似文献   

15.
秋天 《中国律师》2005,(6):37-42
“我们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实事,而不是轰轰烈烈的造势。”佟丽华很认真地对记者表示。佟丽华是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我是在一次会议上认识他的,最初的印象是他很有意思,因为他抓住任何机会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会上、在餐桌上、在路上……;再有就是他谈工作时的神态,那才叫神采飞扬呢,他讲述了一件又一件律师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故事,佟丽华告诉大家,在全国各地,有许多律师都在默默做这项工作,他们没有赫赫之名,没有丰厚的物质报酬,但是,他们仍然无怨无悔地在做,他们是缘于一种信念。一种责任。我被这些律师所感动…  相似文献   

16.
付洋 《中国律师》2005,(7):86-86
“在会言会”。律师管理体制实行“两结合”的改革,首先是在全国律协展开的。从三届全国律协开始,已经进行了十年。我有幸一直参与了相关工作。就律协而言,怎样才能在“两结合”的管理体制中,作好自己的行业管理工作呢?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律师是个很特别的社会群体,就其整体而言:知识层次很高,思想非常活跃;直接运用宪法和法律为社会提供服务,却并不握有任何直接的国家强制性权力;既与最高层政治生活相连,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律协的工作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难以顺利开展行业管理工作,带好律师队伍。讲一个反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雷建国 《中国司法》2006,(1):107-107
律师兴,则国家兴!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卫方曾说:“律师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乃是衡量一国法治实现程度的标尺,换言之,依法治国进程如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有多少懂法律的人参与到了社会政治生活中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美国为例,1774年,美国各州代表在费城举行  相似文献   

18.
论律师参政议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春乃 《中国司法》2006,(10):54-58
一、律师参政议政的涵义与特征(一)律师参政议政的涵义什么是“律师参政议政”?其答案可谓众说纷纭,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参政议政是指:律师以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身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依法履行其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职能的各项活动的总称。广义的参政议政  相似文献   

19.
一、律师界存在的“十化”问题(一)律师心理危机应引起重视我国律师体制改革已有十年了。当初大家以为,由国有所走向合伙所、律师由国家工作人员走向社会法律服务者,就能彻底改变国有所特有的毛病,让中国的律师以全新的精神风貌走向世界,实现自身的政治价值。但十年过去了,我国律师状况怎么样呢?据统计,全国共有律师事务所10000多家,从业律师有110000多人,其他数字也表明,律师硬件上强多了,政治地位高多了,学历水平大大提高了,从业律师人数大幅增长,办理的各种案件创历史新高,统一司法考试成为热门了……总的来看,好像我们律师事业红得很,繁…  相似文献   

20.
无悔的选择     
几年前,当我放弃舒适、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到大港选择律师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时,几乎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怀疑地问我“做律师总要在外面东奔西跑,你一个女人去受那罪干吗呀?”但我想,人能有几会自主选择地机会?怀着对律师职业的崇尚,我还是义无返顾地踏进了律师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