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后滨 《群众》2013,(5):I0062-I0063
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然而,老百姓没有把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化为怨气,没有把生活的艰辛归罪于朝廷。唐朝当时的民心指数之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空前。  相似文献   

2.
金磊 《中国减灾》2012,(4):13-15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活动频繁、灾害严重,除地震外,自1949年至2011年的不完全统计,各类突发地质灾害事件超过4万次之多,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几十亿元。在地质灾害中除崩滑流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外,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祸患时有发生,越来越成为阻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灾害。  相似文献   

3.
马玉玲 《中国减灾》2013,(10):48-49
近20年来,伴随着灾害的多发、频发、重发和灾害风险形势的加剧,灾害评估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灾害管理政策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灾害风险评估与损失评估越来越多地直接或间接出现在有关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减灾规划或规章制度中。尽管有些表达还不够明确,但从这些政策法规条款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灾害评估对于防灾、备灾、减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的支撑作用正逐步显现且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刘后滨 《人民论坛》2012,(34):78-80
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老百姓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唐朝的统治却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牢固地稳定下来,并且迅速迎来了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贞观时期民心指数之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空前唐太宗即位以后,连续三四年遭遇灾害与饥荒,老百姓没有把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化为怨气  相似文献   

5.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08,(23):20-20
中国有位诗人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可谓是极度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里,中国人民经历了多次大悲大喜的双重考验,从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到成功举办奥运、实现太空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临澧县灾害发生频繁,灾害史料详尽,有3000年的灾种统计、300年的灾害纪实、60年的灾害损失等灾害数据库,奠定了其灾害理论研究的基础。临澧县灾害管理机构健全,实践探索居先,有17年保险试点、6名中高级人员、国内外项目合作等资源优势,在社区减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邓安中 《中国减灾》1997,7(1):20-21
1概况冰雹是海东地区严重的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80年到1993年的14年间,平均每年有5万多公顷农田遭受雹灾,其中超过6.67万公顷的较大灾害有4次,平均减产粮食3000多万公斤。这既给灾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又给民政部门增加了救灾工作的难度。全地区加上其它灾害,几乎每年都要投放260多万元的救灾款物,安排灾民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湟源、乐都两县民政部门把救灾工作同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结合起来,并从1985年起,两县分别在多灾贫困地区的塔湾和中坝、桃红营、亲仁等乡45个村开办农作物雹灾保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4,(2):32-33
2013年,对于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安乐、幸福的一年。但对于那些经历灾害、抑或为在灾害中的亲人担忧的人们来说,这是难忘、苦涩的一年。2014年1月7日,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在其官网发布《2013年自然灾害总结报告》称,2013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共造成2万多人死亡,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黑色的记忆,在灾难中奋勇前行。  相似文献   

9.
1999年7月5-9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上,许多国家的代表总结了通过高技术应用所取得的减灾成果,如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前及时的预警,使35万人免受火山灾害,孟加拉国1977年一次飓风死亡7万多人,而1997年由于及时的预警,同样强度的飓风只死亡400多人。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在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指出,国际减灾十年的计划不能就此停止,对于灾害要从反应的文化变成预防文化,预防更符合人道,也更节省经费。预警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灾害已失去纯自然的含义,贫困使灾害加剧,全世界90%的灾害…  相似文献   

10.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平南镇附城社区位于城区中心,是平南县最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辖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53户,11000人,是著名的水火之地,除了水、旱灾害频发外,火灾和其它突发性灾害经常发生。该社区现有“两委”管理干部7人,他们根据本社区流动人口多、引发灾害因素多和防灾减灾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多的“三多”特点,  相似文献   

11.
赵震宇 《中国减灾》2012,(10):33-33
青海省海东地区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农业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贫困程度深。频发的自然灾害,是海东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区自然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受灾范围广、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程度深、损失大等特点。近年来,海东地区在防灾减灾和救灾应急工作中主要的做法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3,(12):38-39
海南省文昌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自然灾害多发,灾害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严重。2005年以来,文昌市先后发生4次重大自然灾害,因灾倒塌民房1350间,直接经济损失40多亿元。尤其是2005年的超强台风“达维”和2010年的特大洪涝灾害,灾害发生范围之广、受灾人口之多、因灾造成损失之重,历史罕见。为推动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文昌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省救灾分级管理工作的试点和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其基本做法、作用与效果、建议与启示等进行初步探讨。基本做法根据要求,我省选择了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开展较好、灾害多发且较贫困的丹东市和所辖的较富裕的东港市、较贫困的宽甸县为试点单位。1.初步建立了以科技手段为主的灾害损失实测、实报系统。基本实现了灾害损失的实测、实报,经过一年多试运行,效果良好。2.制定了试点单位的《灾害生活救济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对试点地区十年来的自然情况、灾害损失情况、救济情况的测算,以需救济情…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日益严峻的灾害应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日前,日本接连发生强震、海啸与核能灾害,相关的防灾救灾议题,成为两岸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也与两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时期,两岸加强防灾救灾领域的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最大程度维护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且也有利于推动两岸互信的建立,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海岸线绵延18000多公里,是世界上受台风、风暴潮灾害最严重、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每年约有20个,平均每年登陆的有7个。台风登陆,造成降雨,可部分解决沿海干旱缺水问题,但是更多时候,带来强降雨、大风和大潮,给当地造成灾害。1做好防台风工作的紧迫性自古以来,台风灾害一直是沿海地区人民的心腹之患。1996年又是我国台风灾害损失较为严重的一年,共有第6、7、8、12、15和18号等6个台风在我国登陆。尽管气象部门事先作了预报警报,各省市主动防范,周密部署,事先做好人员转移工作,但由于风力…  相似文献   

17.
吕芳 《中国减灾》2010,(5):14-17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近2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慈溪市地处浙东沿海,南部临山,北接杭州湾,属灾害多发地区,台风、“龙卷风”、暴雨等灾害经常袭击,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损失,2005年,慈溪市先后遭受了“麦莎”、“卡努”等台风的袭击,全市共计受灾10万余人,紧急转移4万人,倒塌房屋400多户800余间,损坏房屋600多户1000余间,给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栗燕杰 《中国减灾》2013,(13):42-43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有着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优良传统,防灾减灾法制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法制取得的成效总体上,我国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的成绩斐然。据笔者统计,涉灾法律行政法规已超过170部,可谓洋洋大观。既覆盖到各种常见灾害种类,如地震、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火灾等,也涉及新型灾害类型,如生物灾难、核事故等。既涵盖了灾害应对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也涵盖了灾害救助、赔偿补偿和恢复重建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4,(10):14-23
如同往年,2014年夏汛依然不平静,灾害的侵袭多次发生,影响遍及全国各地。我们挑选今年入汛以来8个灾害过程,涵盖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等灾害,分析其灾情和特点,为读者全面展示2014年夏汛灾害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