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温柔坚强的女人“;也有人说:“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英雄邱娥国的妻子涂荔花,则被人喻为“把爱的清辉洒满人间的、永远的月之魂……”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观是针对“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而言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哪些原因导致了“不可持续发展”呢?有人从哲学层面解释,认为是非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所致。有人从管理学层面分析是“公共牧场”理论所致,其实,这些理解既不全面,又没有从根本上作出解答。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因此,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创造者,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始作俑者。人与人的关系复杂性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根源。当今全球危机,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立,其背后则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其一,人的个体与个体之…  相似文献   

3.
一个不太热的下午,他敲开心理咨询室的门,慢慢走进来。看上去,他穿着朴素,神情忧郁。见他半天不开口说话,我主动打破了沉静:“期末考试挺紧张吧?”“是的,不过,我老是看不进书去。”“为什么呢?”我关心地问。他又沉默了一阵,断断续续说起来。原来,前一段时间,他们寝室的一个同学丢了几十块钱,结果大家互相猜疑,搞到最后,连丢钱的人也弄不清是在外面丢的,还是在寝室丢的,只好不了了之。“本来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可我总担心有人怀疑是我偷的钱。”“有人问过你吗?”“没有。”“有人暗示过你吗?”“没有。”“有人影射过你吗?”“也没有。”…  相似文献   

4.
云南就业者对公务员的热衷,有评论用了“崇拜”一词。崇拜?为什么?是喜是忧?难道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都是盲目的吗?“公招崇拜”表象背后到底是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很少有人去关注“供认不讳”的背后是否掩盖着血泪,这在客观上促成了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发生。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是法院对讯问笔录和“书面证言”滥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 “喂,刘警官吗?今天下午4点有人在海棠花茶楼进行毒品交易”。“你是谁?他们有几个人?是什么模样?……”对方不待回答,“啪”的一声把电话挂断了。 下午,海棠花茶楼里,坐满了  相似文献   

7.
开心乐园     
导游带着一批旅游者参观古堡,在很深的地道里,他们发现了几具骷髅。“这些骷髅是怎么回事?他们生前都是些什么人?”旅游者问。导游说:“我想,他们一定是些舍不得花钱请导游的旅游者。”有一个剧团演戏,戏中英雄跌入了河中。按要求,此时控制音响的女孩应该放出潺潺的流水声。谁知这位女孩心猿意马,把这事忘了。此刻,演员使劲敲着台板,但仍没有流水声。台上死一般寂静,稍顷,从台边传来了演员柔和的声音:“我的天哪,河水完全给冻住啦。”军官对新战士进行考试:“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正在站岗,突然有人从背后把你紧紧抱住,你该说什么?”一个…  相似文献   

8.
曹军 《中国残疾人》2017,(11):42-43
为什么要“以产托养”? 智力残疾人被广泛地视为是“残疾人中的残疾人”,由于其具有不可恢复正常智力的特殊问题,导致其根本不具备完全独立生存的能力,终其一生需要有人辅助、需要有人陪伴、需要有人干预、需要有人服务.那么,智力残疾人是不是一定永远是社会的负担?智力残疾人一定永远是向社会索取索要的悲情形象?智力残疾人群体一定永远不会有自食其力的生存能力?答案是否定的.智力残疾人完全可以实现自助自养.  相似文献   

9.
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了,就业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而今年,比去年整整多出19万的699万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让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有人称这是"最难就业季",也有人发出了"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无奈感叹。也许有人想要追问,严峻形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破解尴尬局面的根本之道又有哪些?  相似文献   

10.
昆明大观楼风景如画,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付一百八十字的长联。它以生动、简练的笔触描述了云南的历史,用“唐标铁柱”四个字概括了唐在云南设治的功绩。铁柱在哪里?有人说:“孙髯翁失于考史,没有史实”。又有人说:“铁柱是南诏立的,不是唐立的”。历史事实究竟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11.
场主的话: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大中小城市的街头巷尾,常可见到或用毛笔,或用颜料涂写成的“办证”小广告;在繁华的闹市区,有人还公然向行人广泛散发“代办证件”名片。这些字若涂鸦的“小广告”,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广告牌上、电线杆上、墙壁上,严重污染了环境,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牛皮癣”。对此,公安机关曾经予以严厉打击,仅郑州市金水公安分局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就打掉了十几个制售假证窝点,抓获了近300个制作、销售、传播假文凭、假证件、假印章的“三假”人员,收缴假文凭、假证件1万多份。但“城市牛皮癣”并没有消失。那么,它为什么这么顽固?背后有什么秘密?对我们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有什么影响?本刊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本次试验的志愿者是郑州市公安局未来大道派出所副所长史一、民警陈觉民。为了不使制假犯罪嫌疑人起疑心,我们以外地人的身份住进了一家宾馆,还特邀了某大学的张小姐、梁小姐参加试验。  相似文献   

12.
名人幽默     
帽子下边是什么? 丹麦作家安徒生,生活俭朴。有一次他戴着一顶旧帽子上街,有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那个玩意儿是什么? 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回敬说:“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 能算是脑袋吗?”  相似文献   

13.
BRT给我们带来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有人认为,BRT仅仅是轨道交通与传统公交模式的嫁接品,是轨道交通“远水解不了近渴”情势下的权宜之计;有人则认为它是一些城市在轨道交通项目被否决后为获得政府启动资金的一个借口;也有人将它看作是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革命性”方案。BRT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能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解决交通问题提供多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备受关注的“两会”又闻代表们进言:要关注交通问题!当前我国交通问题有哪些?瓶颈在哪里?良方何在?一是堵车问题。私家车数量日涨,公务车也在更新换代,专车专道特保用车之警笛常闻,所有这些,难为了交警,也难为了地方官员,更难为了作为“主人”的广大百姓!去年“两会”前,有人提议取消“两会”代表的开道警车,有人表示坚决反对,可谓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5.
请节约用嘴     
主持人的话:“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了。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厉行节约;现在市场经济了,要啥有啥,电视机便宜得论斤卖,咋又重提“节约”?我们现在总体还不富裕,人均国民收入也就千把美元,但奢靡之风日盛,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反倒是富裕的国家人家似乎更“节约”。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现在,政府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建设?有人说光靠老百姓节约没有用,有人说光靠宣传、号召不管用,那么您的看法呢?“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话:“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了。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厉行节约;现在市场经济了,要啥有啥,电视机便宜得论斤卖,咋又重提“节约”?我们现在总体还不富裕,人均国民收入也就千把美元,但奢靡之风日盛,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反倒是富裕的国家人家似乎更“节约”。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现在,政府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建设?有人说光靠老百姓节约没有用,有人说光靠宣传、号召不管用,那么您的看法呢?“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先得建设好节约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了。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厉行节约;现在市场经济了,要啥有啥,电视机便宜得论斤卖,咋又重提“节约”?我们现在总体还不富裕,人均国民收入也就千把美元,但奢靡之风日盛,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反倒是富裕的国家人家似乎更“节约”。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现在,政府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建设?有人说光靠老百姓节约没有用,有人说光靠宣传、号召不管用,那么您的看法呢?“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一) 都市农业,顾名思义是大城市的农业。有人说,它是地处大城市郊区的农业;有人说,它是镶嵌在市区的农业;有人说,它是观光休闲农业。这些说法各有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到:为什么要提出都市农业,它要解决什么问题? “都市”与“农业”,似乎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按照传统的  相似文献   

19.
胡杰 《中国保安》2004,(16):34-38
案中案,案子里头仍有案;骗中骗,骗子背后有人骗。一个“钱”字,让生、旦、净、末、丑悉数粉墨登场;一张假票,却爆出体彩背后的惊天黑幕。面对重重迷雾,顶着巨大压力,西安警察怎样巧手解开一团乱麻似的3·25即开型体彩造假案呢?请看———“宝马”案,警方立案无被告4月12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成立了由市局经侦支队和公安新城分局联合组成的40多人的西安宝马彩票案专案组,市公安局副局长孟宗林出任专案组长。可专案组面临的难题,却是不知如何立案。按惯例,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该依据报案人所述,对被报案一方立案开展调查。此案是体彩中心报…  相似文献   

20.
科教兴国 ,让科学走近大众 ,让大众理解科学 ,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法轮功”不断兴风作浪 ,使科普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更显突出。但现状是 ,目前大众与科学之间的距离仍很遥远 ,科普的力度与效果仍未尽如人意。为何 ?问题出在 :传播不力。有人提出 ,“科学普及”一词现应改为“科学传播”。何为科普 ?5 0年代认为是“讲解科学知识” ,80年代说是“让公众理解科学” ,当今提出“科学传播”。有位科普元老 ,当有人问他“如果政府给一笔钱搞科普 ,先干什么 ?”他答“先建一个电视台。”不可否认 ,电视确是当今大众接受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渠道。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