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各省市区、地级市甚至县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日前,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谈到对预算资金审计监督时这样表示。敢于开炮的李金华又开炮了。但是我想问的是,“跑‘部’‘钱’进”中,“部”是哪些“部”?“钱”从哪里来?“进”给了哪些人?这其中有腐败吗?或者说,“跑者”是不是行贿? “进者”算不算受贿?  相似文献   

2.
分税制改革对中央与地方间财权与事权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但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较为滞后,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尚弱,分税制的位移效应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愈来愈依靠土地财政,借助扩张性或违法性土地征收方式,以解决其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了土地政策执行中的越位与缺位现象,"低进高出"的炒作土地方式是地方政府权力寻租产生的温床。通过土地批租获取高额土地出让金、发展房地产增加税收、通过土地抵押获取融资债务,是土地财政的三大主要途径。土地财政造成财政收入的不稳定及不可持续,易造成投资与消费失调,加大政府融资风险,侵蚀农民权益,危及社会稳定。缓解土地财政之弊端,需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分税制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分配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者身份,合理矫正地方政府短期土地出让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签字财政”时代,领导的笔就好比开关,控制着政府资金的“水龙头”。但从2004年开始,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率先取消了领导财政批钱的“签字权”,要求各部门用钱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新政策执行以来,今年上半年该区不仅没有追加一笔预算,还审减不合理预算编制支出4.2亿元(2005年12月1日《工人日报》)。用钱单位“跑部钱进”,领导批钱“头脑一热”,财务部门“暗暗叫苦”。这,应该说是“签字财政”时代的典型特征。在这种“人治”局面下,政府财政资金难免会出现使用混乱、审批无章、难以监督等情况,出现财务“黑洞”也就在所难免。如今,成都市…  相似文献   

4.
施建石 《唯实》2006,(2):64-64
在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往往被一些人变异为两个极端。比如,同一个地方,民政部门去了解灾情,领导人不羞于哭诉自己的贫穷,甚至能手攥元宝嘴嚷寒碜,以夸大灾情、谎报贫困程度谋取补贴、救济、转移支付。把一些实际不为社会创造价值、实质属巧取豪夺的做法,作为是为官造福一方、为民办实事的本领向老百姓鼓吹,把“跑部(步)进京(金)”的“骗术”作为功劳向主管领导和部属炫耀;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一种解决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财政失衡的重要财政制度,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区域间财政能力或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利益平衡机制,转移支付制度对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诉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大副主任“跑钱”收费基层机关单位最缺的是什么?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最缺的是钱。为此。向上面争取项目和拨款就成了一些基层单位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些地方政府还专门下文件,对能到上面争取来项目资金、能从外面引来投资的人员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06,(10):60-61
吉林市龙潭区杨延军反映: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使农村教育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虽然各地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教育经费也逐年增加,但农村教育经费仍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主要是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中教育经费明显少于改革前教育附加费,个别农村中小学艰难维持运转;财政拨付转移支付教育部分资金的渠道是“区(县)——乡镇——学校”,一些乡镇政府滞留、挪用、挤占转移支付教育部分资金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其中政府在资金转移、财税政策等方面的倾斜将对西部大开发起十分重要的基础和引导作用。本文从财政的角度,分析运用财政手段,促进西部大开发,应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慎重选择财政支持着力点,并建议在中央的直接监管下,允许西部地方政府适当发行西部开发长期债券。  相似文献   

9.
任立湘 《奋斗》2001,(3):52-52
转移性支付,又称转移支出,英文表示用Transfer,原意为“转移”、“转账”后被应用于经济理论而成为西方财政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转移支付”若不加任何限制词,它是指货币收入主体之间非交易性的货币变换关系。在“转移支付”中,财政转移支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形式。所谓财政转移支付可以译为财政转移支出,原意是财政资金的转移,是广义转移支付中的政府转移支出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话语     
现在,地级市甚至县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还幽默地对“跑”字作了个“解读”: 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谁跑得多,部委情况了解多,就可能多获得一些拨付款  相似文献   

11.
配套性转移支付是一种重要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由于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在实施这一政策当中存在着所谓的“钓鱼”与“反钓鱼”博弈的现象.这一现象给财政资源的运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对地方财政的自主性、地方公共服务有不良影响.应当逐渐使中央和地方财政权力关系达到平衡,将配套性转移支付逐渐向财力性转移支付转变,并加强对专项支付的监控,这是未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其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项补助,也包括地区之间及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直接补助.据此为进一步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全面的剖析,笔者就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和规范进行探讨,以求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反腐广角镜     
湖南财政资金取消“二传手”湖南省反腐倡廉推出重大举措,从今年起,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核算改革试点工作,并争取在“十五”期间,所有省直单位全部实施这一制度。届时,所有的政府财政性资金全部取消“二传手”,即所有的政府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按照现在的财政体制,某行政单位如果需要建一栋房屋,资金来源首先是由财政将钱层层下拨到这个单位的账上,然后由这个单位支付给承建方。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核算改革后,这个行政单位将只负责“点菜”———确定建设情况,而“买单”工作将直接由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4.
我们平常所说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指的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根据统一规定划分收支后,通常会产生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可以说,转移支付是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政府保持地区均衡、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最重要的财政手段。但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讨论国家审计署近两年来的审计报告时,暴露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问题丛生,表现出的特点就是明显的不确定性和缺乏科学性,资金使用中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几千亿元的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和规范,不能不让人为之吃惊。可以这么说,转移支付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那么如何规范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呢?本刊邀请到安徽、湖北、河南的学者从不同侧面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平常所说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指的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根据统一规定划分收支后,通常会产生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可以说,转移支付是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政府保持地区均衡、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最重要的财政手段。但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讨论国家审计署近两年来的审计报告时,暴露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问题丛生,表现出的特点就是明显的不确定性和缺乏科学性,资金使用中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几千亿元的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和规范,不能不让人为之吃惊。可以这么说,转移支付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那么如何规范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呢?本刊邀请到安徽、湖北、河南的学者从不同侧面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6.
我们平常所说的转移支付,实际上指的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根据统一规定划分收支后,通常会产生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可以说,转移支付是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政府保持地区均衡、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最重要的财政手段。但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讨论国家审计署近两年来的审计报告时,暴露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问题丛生,表现出的特点就是明显的不确定性和缺乏科学性,资金使用中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几千亿元的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和规范,不能不让人为之吃惊。可以这么说,转移支付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那么如何规范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呢?本刊邀请到安徽、湖北、河南的学者从不同侧面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7.
近期,全国人大常委在分组讨论中央决算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和财经委员会的审查报告的过程中,转移支付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贺铿委员苦笑着说:“大量资金掌握在中央部门手中,又是分散掌握,出现重复交叉、资金浪费,出现‘跑部钱进’等现象是很自然的。”成思危副委员长笑言:“我曾经说过,中秋节前北京堵车很严重,都是送月饼的,什么时候中秋节前北京不堵车了,我们的政府可能就好多了。”很显然,这些送月饼的,很有一部分是给“财神爷们”进贡的,此现象折射出我国财政工作某些机制的病痛,应该引起决策者和监管审计部门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界近年来学术腐败问题不断曝光,作为支配国家科技资金项目的主管部门之一,科技部一直面临重重质询。6月7日,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徐建国明确对媒体表示,今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都要实行网上申报管理,建立立项决策和评审咨询相互分离的机制,拒绝所谓“跑‘部’‘钱’进”现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非均等化问题,从财政体制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缘由主要有: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推进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失衡。基于此,公共财政制度要从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建设型”财政向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服务型财政制度转变;厘清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20.
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 ,中央对省、省对下都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 ,其在缓解地方财政困难、规范财政补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 ,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