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中心任务的转移和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农村村落权力结构正在快速分化。村落体制性、内生性正式权力和非治理精英、宗族、地方恶势力等非正式权力在村落权力平台上竞相表演,形成互动:体制性权力威力犹存,内生性权力内含生机和活力,非正式权力经常地向外张扬,干涉正式权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中心任务的转移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我国农村村落权力结构正在快速分化。村落体制性、内生性正式权力和非治理精英、宗族、地方恶势力等非正式权力在村落权力平台上竞相表演 :体制性权力威力犹存 ,内生性权力内含生机和活力 ,非正式权力经常地向外张扬 ,干涉正式权力。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矛盾及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行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创造,对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结构、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村民自治在中国大地上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因而随着其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显现,特别是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两委”的矛盾已成为村民自治的难题。作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权力结构从党支部的一元权力结构转向党政并存的二元权力结构的产物,村“两委”矛盾问题的解决,根本出路还在于制度的规范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功能补位和组织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社区一般是以自然村落作为划分依据的。村是农村最基层的社区单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营体制和产权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经济改革,必然给农村社区组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农村社区的组织创新,发挥组织的应有功能,为建设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就成为新时期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对社区组织的功能缺位,合理划分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合作经济这三种…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城市开始兴起并成为社会结构变迁的主导力量。在城市化扩张和乡村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概念经历了滕氏理想社区、传统村落社区、现代农村社区三次重大演变,农村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因被引入城市经受城市文明的洗礼而具有了农业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自治社区化等一系列现代特征.从而构成了当前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中国农村政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从农村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乡镇政权研究、村民自治研究、村落权力结构与非正式村落权力研究以及农村政治研究方法等若干领域 ,对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状况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与总结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分析了不足 ,并就其中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总结学术界对“公共空间”以及社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自然村落社区为分析单位,并通过对川北山区自然村落H村的田野调查,考察了村落社区存在的多元公共空间与乡村民众的公共生活,以及村落公共空间结构的转型对村落社区公共生活变迁的影响,最后提出重构村落公共空间以促进村落社区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7)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农村社区建设,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让农村服务与城市并行。南门村,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沉淀,拥有着几千人的南宋后裔宗族聚集地,在管理方式、村务公开、选举、社会治安、社会组织成立、教育以及开发旅游等方面进行社区建设,凭借着社区建设与村落改造的融会贯通,形成了村落改造推动社区建设、社区建设完善村落改造的良好模式,为南门村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经验对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外部环境的冲击下,农村社会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历史性变迁。当前农村社会已经形成了许多不同于村民自治社区单元的具有生活共同体特征的新型农村社区结构单元,各地在新型农村社区结构单元基础上开始了自治实践探索,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社区自治模式。这种自治模式打破了村治人员身份边界、以户籍为基础的地权关系束缚,容纳了多元身份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身份主体,多元经济组织形式及经济结构,契合了当前开放性、流动性社会的要求,代表了当前村治模式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在家族化的村落中,家族是村落秩序中的核心结构.通过与他姓家庭联姻以及家族之间相互建立姻亲关系,形成一个以血缘、亲缘为主的家族权力网络.家族对村落的权力支配在纠纷解决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平时难以显现的权力在纠纷中以策略化的方式实现控制.可以说,家族与村落秩序之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家族建构了村落秩序之同时,又实现了村落社会的家族治理.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上海郊区农村的村落形态、就业构成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区的管理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既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工作机制上有所创新,又需要党校、行政学院在推进对农村党群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积极进行新的探索,调研培训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以适应当前城镇化迅速推进背景之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使得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有所提高,农村党群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体制改革模式:比较与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体制改革是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构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实质是通过制度创新理顺乡村社区治理主体间权利关系,推进农村社会结构的合理分化,使农村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体制改革中创造的村落自组织模式、村社合一模式、村企主导模式、联村建社模式既取得了绩效但也存在限度,其进路是社区事务分类治理。社区事务分类治理要以农民需求为取向、以事务分类为起点、以职能整合为基础、以组织重构为载体、以权利调整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关键、以制度设置为纽带、以技术创新为条件。  相似文献   

13.
陈建锋 《党政论坛》2014,(15):42-45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上海郊区农村的村落形态、就业构成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区的管理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既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工作机制上有所创新,又需要党校、行政学院在推进对农村党群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过程中积极进行新的探索,调研培训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以适应当前城镇化迅速推进背景之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使得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有所提高,农村党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对农村社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业主维权中的作用——以武汉市南湖社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社区在物业关系的影响下形成了国家、市场、社会三角权力结构。这种三角权力结构是不均衡的,国家权力和市场权力相对于社会权力而言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这导致以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为代表的社会权力的利益在社区权力博弈过程中最容易遭到侵犯而又最难以得到维护。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权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社区进行适度干预,以自身的优势来弥补社会权力的劣势,以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市场权力形成制衡,从而使业主的权利得到有效的维护。  相似文献   

15.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以血缘关系为基点建构中国村落社会的理想图景,忽视了事实上大量存在的以地缘为基础建立的村落。本文通过对江汉平原一个移民湾子的形成过程的考察,发现在血缘关系不发达的村落中,基于地缘建立的人情关系和互助关系是村落内部最为重要的两种社会关系,村落成为地域意义上的人情圈和互助圈,并形成一种与费老的差序格局具有显著差异的散射格局的社会结构形态。通过对地缘村落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考察,文章将地缘村落建构为一种与血缘村落不同的村落类型,并以这种类型建构为基础对中国村落进行地域划分,推进对中国乡土社会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社区治理结构表现为社区内外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权力和权利关系,可从纵向网络结构和横向网络结构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在社区治理结构中,行为主体的"越位"或"缺位"行为影响社区直选民主制度绩效,并进一步固化原有的社区治理结构。调整社区治理结构,规范社区内外权力关系,培育社区公民社会,是提高社区直选民主制度绩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提出“分权秩序”作为工具性概念,来探讨宗族性村落的权力分配方式及其运作逻辑。为了化解宗族之间的矛盾和维系村落公权力的合法性,村落在分权时每个宗族无论大小都会获得一个公权力名额,村落社会以宗族人数来分配村组干部职务。这种权力分配方式产生自己人管理机制、权力约束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和合法化机制,达到了善治秩序。但是这种治理模式不利于构建基层协商式民主治理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农村青年与青年工作也产生极大的改变。尤其是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与青年工作变革更为突出,更加引人关注。深圳市龙岗区原来是工农业极为落后的农村,属于宝安县的一部分。我国实行改革和创办经济特区后,这里的产业结构、社区结构迅速变化,区、镇、村三级青年工作的模式也及时变换,焕发出新的活力。龙岗区团委邀请广东青年干部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  相似文献   

19.
任映红  王勇 《理论探讨》2015,(1):136-14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毁坏了农村传统村落的原生态,引起一系列社会变迁,导致农村社会的重大失衡。村落共同体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存、适应、演变、转型等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村落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自然历史过程,按照其内在逻辑以隐性的方式缓慢地延续着。村落变迁自有一定的背景和条件,这就需要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等不同层面来考察。研究村落变迁的发生因素和作用机理,把握村落变迁的形态和村落终结的过程,将有助于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集体产权是传统农村社区治理运行的重要经济基础。在实践运行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与村治制度交织在一起,村社一体、政经合一,资地不分、资产统合,户产一体、利益捆绑。在开放、流动社会中,具有封闭、排外、束缚特征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构筑出了外在开放、内在封闭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这正是导致当代农村社区治理困境的重要原因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深化改革,重构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走出当代农村社区治理困境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乡社会自由流动,构造新型城乡关系,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城乡社会融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