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志明 《前线》2023,(2):13-16
“国之大者”是治国理政的一个标识性概念,其内涵是具体的,是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新征程的“国之大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关心的、反复强调的一系列大事要事和相关战略部署。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旗帜鲜明讲政治、“兵位帅谋”讲大局、知行合一讲担当、把握机遇讲乘势,是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机遇”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汇。机遇意味着可能性条件的生成,机遇也是一种对发展进程的把握。当前湖北大中型企业改革正处在什么样的历史座标上,应该如何去把握它的进程,决意让国有大中型企业再创辉煌的人们对此表示了真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文章和教材中,笼统地提出新时期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的各种矛盾还要运用又团结又斗争的原则,我认为值得商讨。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灵魂,我们必须牢记。“又团结又斗争”是抗日战争时期针对特定的统战对象提出来的,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它从来不是针对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思想解放,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和保证。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本质的生动体现。马克思认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权威,就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此,马克思主义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就叫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珍视机遇     
国立于世界,总寻求发展强大;人生存于社会,当渴望不断进步。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无时不在影响着国的强大、人的进步。而好的环境和条件正是人们期盼和追求的机遇。殊不见,历史上,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工业革命、地理发现和航海业发展等综合因素造成的机遇,一跃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看当代,四川希望集团的刘氏兄弟,正是抓住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挖掘了个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继而发展成民营经济的排头兵。人们感慨机遇,期盼机遇,更应当珍视机遇。  相似文献   

6.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要全面、准确,避免简单片面的教条式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深意在于统筹、平衡、保持发展后劲;“以人为本”重在强调群众利益。贯彻科学发展观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决策,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相似文献   

7.
“哈军工”这座历史的丰碑,在人们心目中已经矗立50年了。它并没有因为离开我们的时间久远而被尘封、被湮没。相反,时间越向前推移,它就越显得巍峨、挺拔,越显得光彩照人。陈赓大将是“哈军工”的建院元勋,是“哈军工”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电子政府,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但其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构政府”,即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从而实现政府的网络信息化、政务公开以及电子政务。它的主要含义是:政府从网络上获得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政府在网上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服务,以便“政务公开”;实行电子化的政府服务,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府在网上与社会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一、实现电子政府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社会最大的“信息处理企业”,政府治理的过程便是信息化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实现政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南巡谈话以来,“机遇”或者说“机会”是人们使用最多的词儿之一。这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发展,似乎同机遇无缘,那时候无人把“机遇”挂嘴边;至  相似文献   

10.
着装礼仪     
关于社交场合的着装,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原则,即所谓的TPO原则,也有人称它为“魔力原则”,是指着装要考虑时间(Time)、地点(Place)和场合(occasion)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4):22-22
对历史人物特别是领袖人物的评价,应采取历史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要从它的历史形态去观察,一切都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讲思维方式的时候必须坚持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矛盾性、压倒式思维方式,曾经引导我们党成功地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政权。但是,正如毛泽东所说,人们往往是小小的经验主义者。夺取政权的胜利,使我们党的一些人把矛盾性、压倒式思维方式神圣化、绝对化,直到爆发“文化大革命”。这给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上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正确地总结了建国…  相似文献   

13.
说到独立的文艺批评,最近颇流行一个间——“交口”:这个词在近期风生水起,已经衍化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出自影评人之口,出现的时间多是观影之后,地点则是媒体或网络上。何谓“交口”?按照坊间的说法就是“一个娱乐圈流行的新词,每当一部电影出来,  相似文献   

14.
“着火了!”不知是谁大吼一声。人们不约而同地冲出大门,向着火地点跑去…… 浓烟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翻滚,火苗像巨龙一样窜有一丈多高。燃烧着的房梁、门、窗“呼呼”地窜着火苗,“劈劈啪啪”地炸响,一股股热浪向人们扑来,距火源数米远就感到灼热得难受。人们呼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工作繁忙,日理万机,因此必须科学地安排时间,掌握运用时间的艺术。以少胜多——领导者的时间择优术过去有这样两种现象奇妙地并存。一方面人们喊着“多快好省”、“只争朝夕”;一方面却崇拜着这样一种时间观念:多花费时间的事情,让人们觉得有价值、有意义,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性动作,被人们渲染和赞扬。什么“五十次家访”,“上百次谈心”,都被树为正面的典型。在改革的浪潮中,经济效益被人们看重了。既然在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事情,为什么非拖很长时间?当年就能竣工的工程,为什么让它成为“胡子  相似文献   

16.
纪检监察机关办案采用的“两规”“两指”措施,是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赋予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党纪、政纪案件的一项重要权限,是纪检监察机关采取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纪律约束措施、组织措施和行政措施。“两规”是指纪检机关“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两指”是指监察机关“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就调查事项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运用“两规”、“两指”办案手段,突破了一批大案要案,对反腐败斗争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那么纪…  相似文献   

17.
对于每一个求职者来说.职场中既充满机遇,也充满陷阱。求职者要多一些风险意识,少一些盲动。首先要避免机会风险。求职是需要成本的.交通费、吃住费、误工费、筒历制作费、务工证等各种证件费、人才市场上的中介费,还有上网、购买手机或传呼及相关的使用费等。要减少机会风险,就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点去求职:每年春节过后,铁路线上都会出现大量“倒流客”现象,许多文化层次低的民工因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打道回府”?  相似文献   

18.
艾迪 《党课》2010,(9):104-106
所谓的“扪心自问”,准确的含义是:“摸着胸口,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的意思。”有位研究社会人格心理的专家曾经指出:“机遇垂青于那些拥有勤劳、自律、诚恳、宽容等较优秀人格的人。机遇特别钟情于那些热爱自己工作、拥有较优秀人格的人们。”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以寻求资源最佳配置的一种现象。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和资本的全球化,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为融入这一过程的国家和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严峻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给企业营销带来的机遇,努力提高营销水平,才能促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人们都很看重机遇。但是,机遇只是一种可能,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有了机遇并不一定就会成功。面对同样的机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和结局,区别在于能否抓住机遇。而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自身的积累、准备和能力。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苦练“内功”,充分积累和准备,才能在机遇到来时“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成功史,绝大多数都是勤于实践、不断积累的历史。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说他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正是因为有了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