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实施货币局制度的背景货币局制度作为一些欧洲宗主国在海外殖民地发行货币的方式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国家的独立以及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而逐渐被中央银行制度所取代。然而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新自由主义逐渐取得支配地位 ,货币局制度又开始为一些国家所采用 ,阿根廷就是一个显著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深刻影响阿根廷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一是 1 976年的军事政变 ,二是所谓的 1 989年“经济政变”。前者建立了残酷的军政府统治 ,并开始了旨在放松对经济部门控制的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包括…  相似文献   

2.
货币局制度:经验、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年底阿根廷爆发了经济、金融危机 ,并由此引发了持续至今的严重社会动荡 ,阿根廷新政府于 2 0 0 2年 1月 6日正式放弃实行了 1 1年的货币局制度。本文对如何看待货币局制度的作用、货币局制度与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关系、货币局制度的未来前景这些问题 ,阐述了货币局制度包含的基本原则 ,货币局制度成功运作所需要的经济环境 ,分析与评价了货币局制度的作用 ,展望了货币局制度的未来前景及某些国家采用货币局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是全球范围内实行货币局制度经济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国家,因此其兴衰成败令世界瞩目。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创立与二战以来的所有汇率政策一样,都是为了实现控制恶性通货膨胀为目标。虽然目标实现了,但国民经济的脆弱性依然严重。无论是在货币局制度的初始设计(经济的双货币化导致高度美元化)、不合理的财政体制、货币局制度自身的缺陷,还是在货币局制度运行后本应进行的种种改革,阿根廷都给其他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阿根廷货币职能弱化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阿根廷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放缓,经济增长速度不但远远低于巴西和墨西哥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拉美国家,而且低于拉美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乏力的同时,阿根廷出现了严重的货币职能弱化现象。货币职能的弱化使阿根廷经济的交易成本迅速上升,成为干扰经济迅速恢复增长和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尽管90年代阿根廷实行的货币局制度在加强货币职能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是美元化进程仍然呈现加速趋势。2 0 0 1年年底,货币局制度解体之后,比索职能进一步弱化,加大了阿根廷迅速摆脱危机的难度。(一)货币的职能对宏…  相似文献   

5.
阿根廷经济危机的根源究竟何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 998年以来 ,阿根廷经济陷入持续衰退之中 ,尽管政府为重振经济做出了种种努力 ,但经济衰退的势头一直没有得到遏止。 2 0 0 1年 ,阿根廷经济形势继续恶化 ,金融市场连续发生大规模动荡 ,最终酿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 2 0 0 2年 2月 3日 ,阿根廷经济部长雷梅斯·莱尼科夫宣布 ,阿根廷将全面实行经济比索化 ,随后又公布了一系列相关措施 ,其主要内容 :以美元结算的全部银行债务、抵押贷款和其他美元债务一律按 1∶ 1的汇率转换成比索债务 ,全部银行美元存款则以 1美元兑换1 .4比索的汇率转换成比索存款。这标志着阿根廷货币局制…  相似文献   

6.
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失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年底 ,阿根廷再次爆发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暴露出阿根廷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许多弊端。本文以阿根廷新自由主义改革历程的回顾为出发点 ,从危机的角度分析了改革的种种不足。由于阿根廷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改革中碰到的许多问题较相似 ,因此 ,笔者试图通过总结阿根廷的教训 ,得出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十多年里,阿根廷曾多次改变汇率制度。可以说,经济学家们迄今所设想出来的汇率制度都在阿根廷试验过。尽管如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阿根廷汇率制度的演变是从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从自由浮动到管理浮动,最后实行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相结合的复式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月 1 0日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国别室组织召开了“阿根廷经济危机”研讨会。来自外交部、中联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银行、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及社科院拉美所等单位的 5 0多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阿根廷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阿根廷现政府的经济政策、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等问题。与会学者普遍认为 ,长期实行货币局制度、财政赤字数额庞大、外债不堪重负以及国内党派斗争和政见分歧是造成阿根廷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另外 ,经济的长期衰退造成贫困化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民众对政府的极度不满等因素 ,导致 2 0…  相似文献   

9.
主要观点阿根廷出口创汇能力低下,外汇来源不足,实际上国内并不具备实行联系汇率的基本条件.阿根廷的联系汇率是靠举借外债来维持的,当政府无法继续用外债来补充国际储备,从而丧失对外支付能力时,联系汇率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阿根廷没有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汇率制度,趋利避害,从而注定了联系汇率最终走向彻底崩溃的结局.联系汇率的崩溃,标志着阿根廷实行了11年的曾被誉为新自由主义样板的经济模式正式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10.
阿根廷经济呈稳定上升趋势黄星群1993年是阿根廷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第3年。在这一年,梅内姆政府加快了经济调整的步伐,在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指导下,在继续实施固定汇率和自由兑换货币政策的同时,全面实行私有化,进行严格的机构改革,从而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