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司法实践中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律适用存在诸多争议,笔者就商业秘密的概念及认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刑事救济的立法不足和侵犯商业秘密的“重大损失”的认定浅谈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相似文献   

2.
申伶  姜道余 《唯实》2006,(5):57-59
近年来,以侵犯他人商业秘密为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日渐增多.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有必要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与认定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商业秘密是一种高经济衍生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的关键,各国纷纷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全面规制商业秘密。在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呈现出新型的表现形式和侵权行为特点,侵犯网络商业秘密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网络商业秘密法律发展历史较短,相关法律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难以对网络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应针对商业秘密进行单独立法、将网络商业秘密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增设员工法定保密义务、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诬告陷害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黄少华罗志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并向国家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分的行为。现行刑法有关诬告陷害罪的规定(即第138条)自身所存在的立法缺陷,致使该条规定既不利于司法工作人员具体操作,以准确及时...  相似文献   

5.
数额犯在我国刑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目前的数额犯的立法与司法解释存在着立法确定固定数额、司法解释确定数额标准滞后、固定,不能准确反映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等问题。文章试图在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财产和贪污贿赂三大类罪的客体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生活保障费、职工平均收入等关联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设想建立立法定性、司法解释规定相对确定的数额标准体系,以实现罪刑的最大化均衡。  相似文献   

6.
现行刑法中规定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立法上存有重大缺陷,导致司法实践处境尴尬。更为重要的是,其规定导致了刑法体系的不协调,制约了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和制度上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加以完善。在立法上,关键是要提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在制度上,应在完善国家工作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金融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7.
商业秘密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商业秘密能为权利人创造竞争优势,并且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在使用商业秘密时容易泄密或被侵犯,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防止商业秘密不受侵犯、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商业秘密的定义、特征入手,揭示了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要行为,重点提出了法保护商业秘密的策略,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秘密武器,是战胜同行业对手的一大法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加激烈,营利手段也日趋艰难而复杂,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千方百计搜集、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因此,在当今世界,用法律保护商业秘密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完善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力度,其中运用刑罚手段对其加以规制是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2,(19):27-27
“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立法目的,在于惩罚国家工作人员不按相关规定对其在境外有较大数额存款进行申报而故意隐瞒的行为。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司法人员对该罪的社会危害性理解差异较大,且其很容易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等其他罪名吸收,单独适用不多,往往致使这类犯罪处罚很少。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 ,我国侵犯女性合法权益的犯罪如强奸、拐卖妇女、强迫妇女卖淫、强制猥亵妇女等日益严重。据此 ,我国现行刑法加大了对女性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以及性权利的保护力度 ,对侵犯女性权益的犯罪规定了严厉的刑罚处罚。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如对嫖宿幼女罪、重婚罪的规定存在问题 ,在性骚扰、家庭暴力等方面尚缺乏相应规定等。  相似文献   

12.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探析——兼论维护刑事立法观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志坚 《求实》2000,(6):32-34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①是97年刑法第336条第2款所增设的新罪,其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顺利推行,正因为如此,学术界有学者直接将该罪称作破坏计划生育罪②。但是,从实践情况看,97年刑法的这一规定已日益显现出其立法上的不足,急需予以完善。而且,只要进一步对规定该罪的法条(特别是再结合97年刑法其他有“问题”的法条)作些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这些法条上的不足所形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立法技术及立法背景等客观制约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立法机关在刑事立法观上的不统一,最终导致97年刑法中的有些本可避免的失误和不足被保…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理论对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系过失在认识上基本一致,而对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则存在三种认识,即故意说、过失说与复合说。从立法进程、《刑法》分则第九章对渎职罪的规定体系以及最高司法机关对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在立案标准与案件分类上的区别对待来看,将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确定为故意,是合理的。在司法实践中,意图通过区分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来达到明确界分两种不同犯罪的目的将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困难。对两罪主观罪过形式的探知,更多的是通过对客观行为内容的分析判断进而得出的高度盖然性的结论。只有将行为的客观方面作为两罪的主要区分标准,才可能满足作为标准本身所要求的基本明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刑法尚未将单位纳入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中,但是,结合挪用公款罪的设立理念及现实社会背景,我国单位构成挪用公款罪已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外立法规定用语的模糊性,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对"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行为的理解亦存在争议,本文就本罪的这两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确立的国际犯罪,为打击这种具有广泛危害性的商业腐败犯罪,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从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和《公约》相关规定来看,本罪在立法上还有很多不足和应当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关于醉酒驾驶刑法规制主要体现在刑法第115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和刑法第133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存在未将醉酒驾驶明确入罪、对于可罚的醉酒类型并未明确和醉酒驾驶并未被评价为定罪量刑的法定情节等不足之处,必须对醉酒驾车刑法规制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7.
简论遗弃罪     
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遗弃罪被规定在妨害婚姻、家庭罪一章中。而1997年刑法则将其纳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新刑法也不再设立单独的妨害婚姻、家庭罪章节。由于遗弃罪客体发生变化,尽管遗弃罪条文的具体内容与1979年刑法仍然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民 《支部生活》2005,(11):41-41
所谓非法搜查,指的是无搜查权利的人或有搜查权利的人没有经过合法程序的批准而对公民实施的搜查,它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行为中,非法搜查罪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这种犯罪,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时有发生的。这种犯罪主要是指采取非法的手段,对他人的身体或住宅进行强制或暴力形式的搜查行为,从而构成非法搜查罪。非法搜查罪的表现主要为:  相似文献   

19.
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是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的刑事案件。由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通常不参与该类案件,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审理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被害人取得当事人地位,成为提起诉讼的主体;自诉人、被告人成为地位互相对立的双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20.
李宏玉  祝圣武 《唯实》2009,(4):73-76
村官职务犯罪可能涉及的全部罪名为: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整理并从法理上分析村官职务犯罪立法体系,有助于这一立法体系的完善,也有助于司法事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