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强化农村教育改革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新农村,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现今的农村教育,是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单一的教育,其目标以升学为主,严重偏离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要走出这种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必须在为新农村服务的目标下进行融合,转变农村教育观念、办学思想,改革办学模式,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同时融入农村成人教育,从而获得农村社会和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要转变政府职能,开拓思维创新农村教育思路,要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加强农村教育研究等方面来解决农村教育贫困问题,切实改变农村教育面貌,只有这样,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农村教育更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相对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而言,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最突出、矛盾也最集中。文中主要就农村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农村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成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村教育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的分析出发,努力探寻出一条改善中国农村教育现状、提高教育水平的道路.促使农村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让农村教育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要发展,农村要建设,农民要富裕,首先要依靠农村教育的改革。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应走科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科学发展观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指导方针。为此,应健全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确保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优化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实事求是,促进农村教育改革的健康开展;加强管理,促进农村教育的内涵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诸多体制性障碍因素当中,农村教育制度是深层次的制约因素。目前,农村教育还存在着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对农村教育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全国87.3%的初中设在县城和农村,农村初中在我国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教育效益来看,农村初中是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出口,约占80%以上;从实现"普九"和巩固"普九"成果看,农村初中是重点、难点和关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9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 ,农村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应该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应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使各级政府合理分担农村义务教育成本 ,切实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所需的资金及时和充分到位。同时 ,还应大力促进我国农村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发展 ,扩大农村高中的发展规模 ,并调整各类农村高中的比例结构和分布格局 ,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有序协调发展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广大农村,在经济和教育水平都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要加速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必须抓住发展教育事业这个关键,真正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城乡教育文化流动与互助,同时开辟多种渠道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以此来满足社会对农民的更高需求.  相似文献   

11.
运用CGSS2015年调查数据,通过多元有序Probit回归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对比发现:农村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略高于城市居民,与现实城乡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情况形成反差,出现"倒挂"现象。基于顾客感知价值原理,城乡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充足性、普惠性和便利性的感知由高到低地影响公共教育服务体验,"不患贫而患不均"可以解释城乡满意度"倒挂"现象。此外,城市和农村实际上客观存在两个相对分割的基础教育市场,农村教育投入的增速较快,有利于缩小城乡的差距,但城市的组内差距仍然巨大,城乡居民皆"患不均",这为未来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民素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民素质的提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此必须突出基础性,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突出实用性,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突出差别性,搞好农村成人教育;突出针对性,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农村基础教育基本普及,但在普及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普遍偏低已经成为农村教育急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保证普及率提高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论文结合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试从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难点问题分析入手,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青少年因长期享受不公平国民教育而导致的教育不良是其犯罪的重要成因."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将使农村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一道公平地享受国民教育,必将有利于改观目前农村青少年教育不良的境遇,具有效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准公共品 ,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或者“邻里效应”。政府应该在全国农村保障提供满足最低标准的基础教育产品 ,市场则可以根据公民的差别需求和偏好提供同样满足最低标准的、非平均化的差别产品。从中国财政资金总量来看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不是财政资金供给严重不足问题 ,而是财政资金分配严重不合理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一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基本文化素质;二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素质;三是通过积极开展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技工短缺已成为各行各业比较普遍的现象。今后若干年,这一现象将持续存在。技工的普遍短缺,反映了我国在经济结构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矛盾的升级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加剧,这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的关键标志。为此,我们必须加速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大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高,同时要充分发展服务业,使产业结构向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大批农村劳动力转换农民传统的角色,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变传统角色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从面向"三农"转为面向城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色转换,并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若干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存在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落后、教育小学化、师资队伍不稳、人员素质低下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要使农村学前教育走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做出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的学前教育机构,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强幼教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村已基本形成了农业专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为主的农业专业专门教育,以农民学校培训、岗位培训和资格证书培训为主的农民素质教育,以及以农村骨干、农技推广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的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等体系。但是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政府在指导、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偏差和误区。应当加大财政投资,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资金支持;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深化农村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强化舆论宣传、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