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晴雨表”,一贯多姿多彩,当今经济热潮冲击下的大学校园,更是异彩纷呈,在“商风日盛”与“学风正炽”并存的局面下,校园文化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而发人深思的现象。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社会流行力量的运作和社会思潮的剧烈影响,使得校园主流文化渐渐受到冷落,代之而起,广受“瞩目”的是因社会因素更多渗入而派生的种种非主流文化、亚文比和俗文化。并且,这些校园非主流文化的表达方式也出现了多次变异,不论是表达思想,还是传递感情,这种变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变异表达构成了校园文化令人十分费解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江荫  文慧 《瞭望》1989,(29)
当今社会,诸“热”颇多,“文凭热”、“西装热”、“出国热”等,不一而足。“一条街热”也在诸“热”之列。七大古都就兴建、再建了好几条古代文化商业街,成败得失之间,几多教益,几多感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法”回顾了“校园文化”研究在80年代发展的历史,认为“校园文化”缘起的原因是:社会变革对校园的影响、青年学生参与意识的强化,文化研究由总体考察转向分层操作研究。作者还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考察了“校园文化”现象,并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已不单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已从简单的经验描述发展为初具规模的独立学科。最后,作者还就校园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胡怀利 《学理论》2011,(18):277-278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加强对流行文化的疏导,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多姿多采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多种途径,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习惯于用“学院派”或“学院文化”形象地概括高校文化的整体特征。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文化概念,“校园文化”是1986年上海几所高校的学生提出来的。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变革对校园的影响,校园文化便在当代中国高校诞生了。近年来,为校园文化下定义的人较多,笔者统计多达十余种,但是笔者更倾向于:校园文化是指特定时空条件下,以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的精神气候与氛围。”校园文化的核心亦即校园精神。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基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途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带动基层其它方面的文化建设,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示范和引导作用。本刊编辑部、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策划本期文化前沿栏目,聚焦湖南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品牌的做法和经验。从宏观层面上,集中介绍近年来湖南省通过加强对全省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和引导,着力健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打造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品牌,促进和推动全省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从微观层面上,介绍了湖南大学通过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开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建设“信·和”文化,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创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做法,为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搭台与唱戏     
奔溪 《瞭望》1993,(43)
对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当前流行着两句颇为形象的说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开花,经济结果”。据说这是相当战功的经验,文化活动有了显示自身功能的机会,经济活动也因文化的“搭台”与“开花”收到了实惠。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各尽其用,相得益彰,各得其利。从理论上说,如果抛开“搭台”和  相似文献   

8.
湖南大学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宋代著名书院岳麓书院,素有千年学府之称。如何传承和创新千年学府“传道而济斯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爱国务实”等得天独厚的优秀文化教育传统,一直是湖南大学不断实践、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和过程管理,在开辟环境文化、学术文化和阵地文化建设的新途径等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新的贡献,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伍德斯托克(Woodstocr)位于纽约州北部,1969年夏天,美国首次摇滚狂欢节(以下简称“1969伍德斯托克”在这里举行。45万年轻人参加了这一青年反文化的集会,创造了“嬉皮士”(Hippies)文化的最后辉煌。25年的历史变幻,美国青年文化几番风雨几多演化。80年代,随着“雅皮士”(Yapies)文化的兴起,90年代,美国青年文化“反文化”的精神已经无影无踪。“1994伍德斯托克摇滚狂欢节”(以下简称“1994伍德斯托克”)成了最具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指一种在大学社区生活中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的文化形态。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与文化环境的总和,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于我国的古代教育中。私塾、书院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君子不言利”等儒家道义,便是我国最早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校园文化。但“校园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并形成一股文化热润,却是始于本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学校园。从此校园迅速发展为自觉、稳定而有组织的文化阵地。校园文…  相似文献   

11.
一股“性”文化热的浪潮正汹涌地冲击着高等学府。涉足爱河的驱力作为校园文化一翼的大学生恋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爱情本是一种复杂的、内容丰富的生理现象,它起源于人的性欲。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谈性色变,性愚昧带来性神秘。“性”文化热的“光晕效应”更为其涂上了神秘色彩,使学子们纷纷涉入爱河。研究大学生恋爱这一文化现象还须寻根究源。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二十年历程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追寻校园文化二十年发展的轨迹,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四个时期,阐述了不同时期校园文化的特点与主要内容,指出校园文化进一步发展必须处理的四个方面的关系,强调进一步发展校园文化应该树立校园文化服务与社会的个性意识,形成传统的“品牌”意识,树立文化高品位的理念观与大文化的整体现。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师生在文化认同、情感激励、品格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宁波市高校为例,从高校管理者、专业教师、高校学生三方面梳理了三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同地位,论述了其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不同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明确的情况下,着重强调从传统文化、学术文化、公益文化三个方向出发,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后现代主义”与校园文化的关联简述 当今中国社会正在从一个以权威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政治社会向一个以商业文化和大众传媒为主导的商品社会转变。许多美丽的理想与终极信仰烟消云散,被蛀蚀的传统精神支柱面临崩坍的危险,另一方面却是消费文化的极度繁荣,就在这个时期,后现代主义——一个文化上的概念,作为现代主义之后的一种社会氛围和文化精神渐趋涉入了20世纪未的校园,在这种渗透和影响下,以大学生为主体运作力量的校园文化发生着一系列的演异。  相似文献   

15.
张宇晴 《学理论》2014,(12):241-242
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对接的必然性。高职校园文化能否与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效对接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在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中应注重课程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的对接。  相似文献   

16.
构筑公安特色校园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公安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规划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构筑校园文化可以发挥价值整合和引导的作用,但是当前公安院校构筑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基础判断不够精确、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创新不够且特色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公安院校在今后构建校园文化方面要从物质文化上、精神文化上、行为文化上、制度文化上注重公安特色。  相似文献   

17.
陈东旭 《学理论》2012,(25):188-191
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员工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为创建富有特色的一流高职院校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刘欣 《学理论》2014,(32):289-290
近年来,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中得到广泛传播,其蓬勃发展的势头已不容小觑。通过对流行文化及其特征的分析,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影响的阐述,探索出流行文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如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组织来传递教育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论流行文化     
什么是流行文化?有人称是以流行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有人泛指各种文化现象的流行,也有人则直接了当归于通俗文化。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文革”期间,八个样板戏传唱于各个角落,我们能认定那是流行文化吗!?至于风行一时的各种文化现象,比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也不能断言那就是流行文化;更不用说相声、杂技、大秧歌这些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商业发展与青年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服饰,流行发式,流行音乐都源于青年,既而被推及全社会。青年文化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排头兵。青年文化被推至大众文化的先锋,固然有其自身文化特质的因素,但商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且作用越来越大,以致改变了青年文化的内涵,弱化了它的反叛性。 一、青年文化内涵 青年文化是现代大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青年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由其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体现而出的独特的价值判断、人格倾向、审美情趣及思考方式的概括。”帕森斯最先使用了“青年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青年文化是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