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人身搜查和场所搜查都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二者的区别在于人身搜查可能危及的是以人的身体为载体的人身隐私,而对住处以及其他场所的搜查可能危及的是以空间为保障的信息性稳私.由此决定了法律制度对人身搜查和对场所搜查在程序规范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在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侦查制度的改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对于搜查制度的修改却远远没有达到实践中所需要的程度。搜查是侦查人员依法对于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罪证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寻、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搜查活动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公民的合理权利期待面对国家强制下的搜查权力必然是脆弱的,应当给予更多关注。从另一方面讲,搜查制度的完善也关系到侦查机关追溯犯罪的能力,进而影响到刑事诉讼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也迅速在互联网上形成.毫无疑问虚拟社会空间的存在及其进行的变化都是起源于现实社会中的网民.正因如此,网络空间里也必然存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伪、恶、丑.在虚拟空间中,如何规范人们的活动,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搜查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其主体是侦查人员。搜查要持搜查证才能进行,除非在紧急情况下。搜查的种类包括嫌疑人的人身、物品和住处。搜查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搜查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其主体是侦查人员。搜查要持搜查证才能进行,除非在紧急情况下。搜查的种类包括嫌疑人的人身,物品和住处。搜查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将搜查分为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搜查和对第三人的搜查,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法律在对这两种针对不同对象的搜查设定启动条件时的差别,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搜查的启动条件更低,而对第三人的搜查启动条件更高;我们还可以从这一分类角度清楚地发现由于不同的搜查对象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地位的区别,从而导致了法律为二者设置的救济渠道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非犯罪嫌疑人都可以作为搜查对象,且在搜查条件上不作区分;在执行逮捕、拘留时可以无证搜查,但并没有明确可无证搜查的对象.侦查实践中,执行逮捕、拘留时经常会遇到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由于法律规定得不明确,在此情形下,对在场第三人能否实施搜查以及搜查的法律依据成了困扰侦查人员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无证搜查和对第三人搜查的法理基础、合法性要件,分析逮捕、拘留时针对在场第三人的合法性问题,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从立法上看,目的正当性即为搜查的实体要件。实证研究表明,侦查人员持证搜查的情形并不多。在《呈请搜查报告书》中,侦查人员所说明的仅仅是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实以及证据。审核与审批人员在对申请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更多的也只是关注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证据。由于立法对搜查的实体要件设定过低,在缺乏一个有效的外部程序控制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搜查措施被滥用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从立法上看,目的正当性即为搜查的实体要件。实证研究表明,侦查人员持证搜查的情形并不多。在《呈请搜查报告书》中,侦查人员所说明的仅仅是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实以及证据。审核与审批人员在对申请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更多的也只是关注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证据。由于立法对搜查的实体要件设定过低,在缺乏一个有效的外部程序控制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搜查措施被滥用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司法实践中搜查权的滥用表明,完善我国的刑事搜查制度很有必要。我国刑事搜查制度应确立令状原则、特定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人权原则与比例原则等五项原则;应完善无证搜查的规定;对搜查的时间应作出明确的规定;此外,还应完善刑事搜查的救济程序,以立法形式赋予被搜查人请求法院对搜查行为进行审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有限空间理论是根据系列性案件的犯罪主体跨区域、大范围、跳跃式作案的特点,以案件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依据,预测犯罪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地点,进行预警和围追堵截,最终将犯罪人抓获归案的理论。有限空间理论是建立在信息源、同心圆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在系列性案件侦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空间     
空间的法律意义与法律的空间属性,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主题:不同的空间范围与不同的法律形态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把空间范围划分为四个层次:社区、地区、国家、世界,那么,它们分别对应于四种不同类型的法律:风俗习惯法、地区性立法、国家制定法、世界共同法,由此,形成了法律的四元结构。  相似文献   

13.
国际机制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界的关注对象。空间是国际机制权力集中运行并发挥效果的最佳场所,通过国际机制的空间化运作,制造了国际机制的"参与者"与"旁观者",以及国际机制的"核心参与者"与"非核心参与者"这两种重要的社会类属,并使之与特定的国际社会位阶相对应。研究国际机制与国际社会的秩序、冲突之间的关系,使得在全球化时代对国际机制重新进行思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起乡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田野调查,发现村民对土地承包的意见分歧导致乡村内生秩序的分裂,即社会关系的部分紧张与瓦解。这意味着,土地作为自然-地理空间被以契约的形式介入了承包方和承租方不同的社会空间后,又被分裂的承包方两类不同的社会空间所制约,从而自然-地理空间被社会空间嵌入。其中,由于乡村权威的式微以及村委会解决不了纠纷,村民通过法律救济成为另一种空间的选择,这个过程是法律权威替代村庄权威的过程。这样一来,通过法院/法庭空间实现乡村纠纷的正义生产,成为村民的终极认知空间的价值追求。当代乡村社会空间不断与国家的制度空间交汇融合,是中国乡村转型的一个主要取向,也是进行乡村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乡村法治的前提及基础。总之,空间构成纠纷解决的一个维度,是纠纷解决的一个变量。  相似文献   

15.
刑罚阶梯的内在逻辑决定了罚金刑的裁量空间应当以判决时犯罪人的现有财产为限。法官不仅应当根据犯罪情节确定罚金数额,还应参酌判决时犯罪人的财产状况,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空判”,维护法律的威严,厘清财产刑刑罚阶梯的内在关系,又有助于未成年人罚金刑的适用和随时追缴等制度的完善,维护财产刑刑罚体系的自洽。  相似文献   

16.
民间警察主要负责微观“小治安”。其职业空间包括:以单位和区域治安承包为主要业务的治安服务,以特定物品人员和大型商贸活动为对象的专项安全服务,以及以纠纷事件为客体的调查证明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然与社会的交错运动,科学研究不断综合,超越学科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倾向。在这种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各学科在某些领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物理场、时空观、力学运动等领域的思想、方法都适用于经济学。马克思首先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用了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对于经济科学本身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论空间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世界各国对土地的利用从地表向地下和地上空间延伸.空间权制度得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空间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我国《物权法》第136条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立体空间上分别设立,这是我国关于空间权的突破性规定.  相似文献   

19.
犯罪活动向虚拟空间延伸必然要求阵地控制工作的扩展。虚拟空间开展阵地控制具有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虚拟空间具有开放性、数字模拟性和时空压缩性等特点。虚拟空间阵地控制工作的措施,以技术手段为主,秘密力量为辅。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公民的计算机虚拟、无形私人空间的权利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现行宪法关于公民的私域自治权仅限于有形的私域--住宅,却没有涉及无形的私域--网络等.宪法理论应明确公民私域自治权,公民的私域自治权包括住宅、通讯(信)等有形空间的私域自治权也包括网络等无形空间的私域自治权.要完善公民的私域自治权首先要扩大宪法私域自治权范围,其次建立开放、发展形态的基本权利立法技术模式并明确界定私域自治的法定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