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中国道路的发展轨迹和"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的错判和失算"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们的"中国崩溃"论之所以没有实现,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中国经济形势的错判和对中国道路发展轨迹的盲视。中国经济的增速在2010年时为10.4%,2011年时放缓至9.3%,2012年时放缓至7.8%,2013年时为7.7%,2014年时为7.4%,2015年时为6.9%,2016年上半年时为6.7%。在这段时  相似文献   

2.
耿波 《理论视野》2013,(4):25-28
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形成了"经济主导型城市"的城市发展模式。2008年,中国城市从"经济主导型城市"向"社会导向型城市"开始转型,2011年是中国"社会导向型城市"发展的高潮,这主要体现在"城市扩张进入减速通道"等四个方面。面对中国城市转型,应从确认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节点"、强化城市社会管理等方面给予关注和推进。  相似文献   

3.
假如我们从日本人远藤隆吉1900年撰写的四卷本<支那哲学史>(汉译为<中国哲学史>)算起,"中国哲学"的历史已超过100年.假如我们从谢无量撰写的<中国哲学史>(1916年9月印刷)算起,"中国哲学"的历史已有将近90年.在这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外学人出版过数不清的"中国哲学史"专著,发表过数不清的"中国哲学史"论文,现在却突然出现一场"中国哲学是否合法"的讨论,且一时间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热点,是很耐人寻味的.假如讨论的结果是"不合法",中外学者约一个世纪的辛劳,岂不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出现了两个"马鞍型",即中国核心价值发展的"马鞍型"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马鞍型"。200年中国核心价值"高势位"探索和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国家核心价值对于国势盛衰的决定性作用。揭示了200年中国核心价值"高势位"探索和建设的"三个历史"阶段,总结了200年中国核心价值探索和建设的四个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坚持中国核心价值"高势位"建设的目标诉求,坚持"马中西"文化融合路径,坚持反思与超越的理论自觉。提出了21世纪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历史前瞻。  相似文献   

5.
唐瑾 《民主》2018,(10)
正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也是民进前辈,著名生物学家、科学翻译家周建人先生(1888—1984年)诞辰130周年纪念年。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中国经济文化等领域迅速走出去,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大量需要翻译的事实,使得翻译在新时代,在"引进来、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实践中担负着更为重  相似文献   

6.
严隽琪 《民主》2013,(7):4-6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中国梦"深情表达了亿万人民的理想,并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进行了系统论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所系,是中国对世界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共同的向往。现在,这个光明前景比以往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49-2009):两个“30年”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建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收获了重大成果又遭受了比较多的曲折和比较严重的挫折,是经验教训并存的30年;后一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成果,是成就非凡的30年.比较研究前后两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际遇及特质,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记法》专门探讨"记忆"问题,是一部介绍西洋"认识论"或"知识论"的专著。《童幼教育》是教育学及伦理学专著,属哲学之一支,既是介绍"西洋法学"、"西洋医学"入中国之最早文献之一,亦是引介"西洋神学"及"西洋大学"之最早文献之一,可说"太西总学之大略"已赖此书输入中国。《西学凡》介绍了哲学学科四年之课程(第一年逻辑学,第二年物理学,第三年形而上学,第四年数学与伦理学),已经把当时"西洋哲学"之全部内容包含完了。《灵言蠡勺》分四篇,一论灵魂之体,二论灵魂之能,三论灵魂之尊,四论灵魂所向美好之情,是晚明一部专门介绍西洋"灵魂"学说之哲学典籍。这些书在中国之刻印,正值"西洋近代哲学"之发源期,它们没有把"西洋近代哲学"介绍到中国来,但却把"西洋近代哲学"之前的"西洋哲学"介绍到中国来了。近代以前"西洋哲学"之完整框架,已经在弗.培根活动的那时节,出现在晚明中国学术界。  相似文献   

9.
本轮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与政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振宇  马珣 《理论视野》2011,(10):47-49
近二十年来,中国货币"超发"在绝大多数年份都存在,但中国经济并未因此而长期处于通货膨胀之中,这被称为"中国之谜"。基于中国经济"虚拟化"进程加快对"超发"货币流向的影响,分析了本轮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并反思了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致力于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不但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且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是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发展道路,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日前,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在京组织召开了"2018-2019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兵单位和标兵评审会"。评审委员会由中国金融政研会会长、中国金融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梅志翔,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吴建春等17位领导专家组成。在之前一审、二审的基础上,经本次评审,评出113家金融机构获得"2018-2019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74人获得"2018-2019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并从中评选出一批"2018-2019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兵单位"和"2018-2019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兵"。  相似文献   

12.
何平  王建学 《侨园》2020,(1):10-13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辽宁地位特殊,作用巨大。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中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的结论是对抗战历史的科学、完整、正确的论断。中华民族十四年浴血抗战正是从"九·一八"之夜开始的,辽宁是中国十四年抗战起点。  相似文献   

13.
壹·侨讯     
《侨园》2013,(7):3-3
<正>"中国屋"列全美濒危遗迹名单美国原库嘉蒙嘉农场市中国城遗迹"中国屋"被列入了全美历史遗迹保护基金会最濒危遗迹名单。曾见证过华裔进入南加"内陆帝国"的"中国屋"目前暂时脱离了被拆除的厄运。全美历史遗迹保护基金会主席密克斯对"中国屋"这一历史遗迹的价值发表评论说,经适当的重视与管理,"中国屋"可成为当地社区的一处纪念碑,它可提醒民众那些中国移民曾在美国历史上做出过的贡献。20世纪初,"中国屋"曾是华裔农民工和水渠工的住所及"超市"。1985年,这幢红砖小楼被定为城市历史建筑。库嘉蒙嘉农场市于1977年建市,而华裔劳工100年前即在这片土地上耕耘过了。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8,(12)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积淀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各项外交战略都体现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深远影响。在新时代中国各项外交战略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和"君舟民水"的传统民本观体现得较为明显。深入解读新时代外交战略中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对深入理解中国外交理念、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应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面临严峻的出口形势,"中国制造"会在2008年交出怎样的答卷 "我干外贸几十年,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在4月15日开幕的第一百零三届广交会展馆里,南京熊猫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燕萍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的这句话,显得格外凝重。每届有30万中国参展商和20万海外采购商参加的广交会,一直被形容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去年以来,国内外复杂因素集合而来,给2008年的  相似文献   

16.
江涌 《瞭望》2008,(16)
能否采取"定向经济爆炸"的政策,即近乎所有行业向内资开放中央强调,今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而如果一系列棘手的经济问题与社会矛盾得不到有效缓解的话,明年恐怕更加困难。不久前,众多媒体还几乎异口同声称,2008年是"中国年"、  相似文献   

17.
正自中国领导人2013年10月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后,国际舆论立即对这一新提法产生浓厚兴趣。2014年月12日,中国外交部将这一概念阐述为"加强海上互联互通以及发展海洋经济"。有外媒据此将这一概念形容为,中国欲在世界市场上"重新包装"。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当地时间13日发表香农·蒂耶齐的署名文章称,起初,"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专门针对东盟提出的。但是,中国与斯里兰卡高官会晤期间也提出这一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10,(37)
<正>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舞台上,中国举办了奥运、世博盛宴,走过了新中国60年与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而在这个十年的尾声,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又将为整个中国展开一幅新的宏伟蓝图——"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将以新的发展思路走进下一个甲子。  相似文献   

19.
李耀华  安钧洳 《学理论》2012,(24):13-14
自2009年"无暇号"事件以来",南海问题"一度升温。与中国存在争端的国家均是东盟成员国,争端势必会对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产生影响。同时美、日、印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也会对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产生间接影响。但我们应看到中国与东盟这些年形成的良好合作局面,以及东盟自身的一些因素对"南海争端"给双方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总体来看",南海争端"不会根本改变中国与东盟继续合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5)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即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要有"中国"的"问题意识"。法治建设同样如此,只有将"法治"放在特定的时空下,才可能进一步了解它的内涵、外延、条件等内容。从体现中国问题意识的"鞋子合脚论"这一隐喻切入,从作为地域的中国、作为当下的中国和作为方法的中国三个方面,对法治中国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表明推进法治建设如何以中国现实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