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山东省总人口为9041万人,从业人员总数为5475.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达515万余人,占全省人口的5.7%;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00.1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3.3%,占从业人员的5.5%,占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58.3%,总量居全国各省市第1位。一、专业技术人员状况 1、年龄结构.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44岁以下,占总数的82.6%。25~34岁的占56.2%,35~44岁的占25.8%。这个年龄构成显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呈现出年纪较轻、思想活跃、具备一定经验、创新精神强的特点,正  相似文献   

2.
徐民强 《求贤》2012,(4):27-27
记者从4月17日召开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截至2010年底,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5550万,全国共有两院院士近150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13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2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才28167)i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  相似文献   

3.
《求贤》2012,(11):15-15
一、人才总量大幅攀升河西区全面加强备领域人才队伍建没,人才总量由2002年的26万人,增长到2011年底的62万人。在专业技术人才中,在职国务院特贴专家2名,博士、硕士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达到16%。全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城建系统聚集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金融、创意设计、中介服务等行业专...  相似文献   

4.
《支部生活》2004,(2):11-11
截至2002年底,全省4300万人口中,共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各类人才124.9万人(含中央驻滇单位),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9%。其中有研究生8225人,占全部人才总数的0.7%;本科学历15.4万人,占12.3%;专科学历38.1万人,占30.5%,中专学历52.5万人,占42%。有在滇“两院”院士9人,“国突”专家47人,“省突”人才10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135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48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和第二层次的19人;省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31人,省技术创新人才106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最根本的挑战是对人才的挑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人才数量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人口—人力—人才—高层人才—国际化高层人才”结构中,我国有13亿人口资源,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力资源只有7.75亿,其中的人才资源(中专毕业以上或获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仅占5.5%,约4000万人,而高层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又仅占人才资源的5.7%,约200多万,国际化高层人才(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更少,我国仅6000多人,而英国、德国各占3万多人,日本2万多人,美国达12…  相似文献   

6.
我省科技人才队伍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省科技人才的优势与劣势中科院《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吉林省区域科技能力列全国第7位,其中科技资源指数列第11 位,科技产出指数列第6位,科技贡献指数列第10位,均进入东部发达省份行列。由此可见,我省科技能力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我省拥有人才的总量,“九五”末期比“八五”末期增长了28.6%,且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全省现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每10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及人均教育年限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较早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易林 《支部生活》2006,(7):36-36
现状: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我省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加之分布不均,因而影响了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底,我省拥有党政人才25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6.6万名、专业技术人才80余万名、技能人才25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14万名。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高层次人才比例仍较低,总体数量仍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  相似文献   

8.
江宗禾 《江淮》2011,(8):18-19
我省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党政人才队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1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89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2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1.3万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发挥人才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9.
《求贤》2009,(11):6-7
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打造人才高地,人才总量达77.5万人,人才密度居全国前列.为加快推进开发开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09,(12):26-26,30
滨海新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打造人才高地,人才总量达77.5万人,人才密度居全国前列,为打好“十大战役”,加快推进开发开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人才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可以说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以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基础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抓好人才结构调整,使二者得以相互协调、同频共振。目前,就大通县而言,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还不相适应,农业人口接近34万,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有604人,可见其农业人才缺乏的程度;县属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专业技术人员3242人,占企业从业人员的17.6%,但有的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影响着一些工业企业的发展。以旅游、商贸、餐饮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这些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甚少,有的行业甚至出现空白。因此,人才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力不从心”,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发展的状况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12.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逐步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十五”期间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这包括建立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高素质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和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以改变我国目前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扩大人才资源总量。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在扩大人才资源总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就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扩大人才资源总量,为各行各业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要。要提高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宜宾全市人才总量达27.5万人,占总人口的5.2%,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7人,3人获“四川省杰出创新人才奖“,3人获“中国酿酒大师”称号,有94名博士、881名硕士。  相似文献   

14.
据2000年青岛市人才资源信息公报,截至1999年底,青岛市共有各类人才529万人,其中在职人才492万人,离退休人才(65岁以下)37万人,人才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比“八五”期末增长18个百分点:在职人才中,机关党政领导人才3.5万人,经营管理人才109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19万人,其他人才29万人。在农村,全市共有县乡村实用人才137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从总体上看,青岛市的人才资源在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山东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来抓。2003年到2009年,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由28.8万人增加到103.7万人,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从不足6%提高到24.6%,  相似文献   

16.
种好梧桐引凤来“九五”以来,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及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人才总量增加,密度增强,1998年底,全省人才总量达90万人,比1995年增加14.1万人;人才在产业调整中的主要流向是第二产业;人才资源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人才在总量中占60.1%;人才能组比逐渐趋向合理。人才开发形成多元化发展。为引进中青年高层科技人才,省委省政府投入匕百万元修建专家博士接,工程已在中天星园启动。全省至今共有670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一仅用于博士生导师、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岗位津贴,1999年就投入30余万。省…  相似文献   

17.
吴安 《当代党员》2006,(3):16-16
2004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表明,重庆科技人力资源指数为46.4,居全国第24位,是重庆各项指标中排名最靠后的。2004年,重庆1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数占3.64%,远低于全国的5.77%,大大低于陕西的7.23%;万人专业人员数仅为199人,为京津沪的19.4%、42.43%、42.43%,为陕西的72.1%;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5年,比京津沪分别少2.7、2.5、1.6年,比陕西少0.5年;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仅为5人,而京津沪分别高达67、22、28人,陕西也高达10人。不仅数量不足.而且重庆人才的行业分布也不平衡。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一半以上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通用设备三大制造业上(占52.23%),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31.88%,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更是高度集中在这三大制造业。数量不足,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重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时政宽带     
每年120万人通过人才市场就业人事部部长张学忠说,目前我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总量达到6千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三千九百多万人,比1980年增长3.4倍。但是,人才的专业结构和行业分配不够合理,人才的地区、所有制间结构失衡,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4%集中在国有单位,高级人才的85%集中在东、中部地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7%。2001年什么人赚钱最多?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建筑承包商、律师、体育明星、注册会计师、证券经纪人、广告人、特种养殖、种植…  相似文献   

19.
产业技术工人,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技能型工人。福建省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大型工业企业少的历史原因,产业技术工人相对较少,发展相对晚且基础较弱。2004年前,全省技术工人不足100万人,其中高级工5.8万人,技师5200人,高级技师仅137人。而2011年,全省累计新培养技术工人46.6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7.9万人、技师6955人、高级技师1523人。一、当前技术工人短缺的原因分析尽管我省技术工人的培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1、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根据我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2009年我省用工需求中,无技能要求的普通劳动力供求总量达到425.5万人次,求人倍率为0.92,普工占劳动力供求总量的86.7%;有技能要求的劳动力供求总量为65.1万人次,求人倍率为2.0,占劳动力供求总量的13.3%。以上数据既反映了我省产业水平还较低端,同时也反映出我省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随着产业升级,我省技工短缺和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之一。2、技能人才需求缺少预测工作制度。对人才需求开展测算是要作大量调研,需适当人力物力来做,且鉴于技能人才只是人才中的一块,再进行分类测算确也有一定难度。2009年,我省许多产业提出调整和振兴计划实施方案,都提出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但短时间内难以对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做出预测。但人才培养方面,包括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由于没有大体的需求预测缺乏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王斌 《当代党员》2010,(9):31-31
人才之困,已成为阻碍重庆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种“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人才供求矛盾突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非常短缺。二是人才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