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13,(4):39-41
一、从“网络恐惧”到“微博恐惧”,微博“双刃”效应更加凸显近段时期以来,“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雷政富事件”“表哥”“表叔…‘房叔”等频繁出现,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博对权力腐败、个别官员道德堕落的揭露,让广大公众和官员深刻感受到了一股“微”而弥强的冲击波。这股巨大冲击波也使官员“网络恐惧”升级至2.0版——“微博恐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有关部门对微博上的各类举报回应更加及时、积极,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公众通过微博举报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官方与民间的反腐台力;另一方面,因为微博传播的裂变性、快速性,不实信息与传闻也往往使被举报者及主管部门面临有口难辩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网络举报、网络监督正成为反腐利器,这已是社会共识。网络传播的快速与广泛性使得信息的发布变得如此轻易且影响巨大,被人肉搜索对象往往无处藏身。这让人们在感受网络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有了一份隐忧。网络监督该不该有度?网络言论自由要不要底线?  相似文献   

3.
2008年,有三则网络反腐新闻实在抢眼:一是湖南省株洲市纪委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利用网络反腐倡廉的文件,名为《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立即受到舆论关注。此前,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也因在网络论坛实名收集处理反腐线索,被誉为"中国网络反腐第一人"。这个暂行办法,是株洲市纪委将"个人行为"升级为"集体行动"的结果。二是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委书记董锋的"一夫二妻"腐败丑闻被网络曝光,纪委部门根据网上举报,顺藤摸瓜,将这个贪官"网"个正着。三是南京市江宁区原房管局长周久耕因抽天价香烟、戴名牌表、开高档车,被网民"人肉搜索",引起南京市委高度重视,已被纪委立案调查,并被免职。这三件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关于网络反腐的热议。网络,正成为反腐败的新利器。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3,(11):94-94
田旭明在《理论探索》2013年第3期撰文认为,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有其现实必要性,这主要体现在:网络形成对制度反腐的最广泛关注和监督,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轨道能够引导和规范非理性的网络监督行为。网络反腐与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机制、惩治和预防机制的互动互促,可以提升反腐倡廉实效。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互促的实现路径是:将网络反腐具体工作纳入到制度反腐的整体框架和程序中,加快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创设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以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啃老”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权益,一些地方相继制定了禁止“啃老”的法规。2014年8月,由杭州市政府法制办拟订的《杭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规定,禁止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啃老”。这一地方法规条款,一如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常回家看看”那样,立刻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与争议。此前,江苏省和山东省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也列出了类似禁“啃老”的条款,同样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与争议。  相似文献   

6.
寻找切实有效的反腐工具一直是我国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努力方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反腐败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反腐信息化大有作为:电子政务.以技术防控腐败,开启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网络举报,开辟了公众反腐败的新方式;网络廉政文化,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姚荣梓 《政协天地》2013,(10):40-41
小鼠标扳倒大官员,作为互联网反腐的最直接表现——微博,正以其及时开放、简短精炼和发布便捷迅速成为与传统举报渠道并举的反腐新形式。但应该看到,微博反腐成为最新的反腐利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其局限性也不容回避。首先,微博反腐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当前微博反腐的主要作用方式是通过知情者爆料,将腐败行  相似文献   

8.
秦娟 《天津人大》2014,(4):24-24
今年全国“两会”上,“舌尖上的安全”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加强监管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河西区人大常委会及时抓住新消法实施这个有利时机,开展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9.
民间反腐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能 《人民政坛》2009,(3):38-39
民间反腐或许是反腐倡廉的潮流。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在互动中实现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历史重任。2008年“民间反腐”成为民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南京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说出“低于成本价卖房将被查”,网民对其发起声势浩大的搜索,之后这位“史上最牛房管局长”被暂停职务,江宁区政府对其进行调查。这次由网络发起的民间反腐,成果让人震惊。  相似文献   

10.
刘力锐 《传承》2012,(1):50-52
网络反腐是一种诉诸新闻范式、依赖公众舆论的反腐模式,网络公共舆论成为网络曝光与网络反腐间的一个关键环节。温州论坛开创的网络舆论民间监督的“温州模式”曾多次被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媒体报道,堪称中国网络反腐的典范,值得深入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07,(10):50-50
据重庆媒体报道,上任仅半个多月,重庆万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区人事局局长贾在云就被“双规”了。 贾在云的落马.来自特殊的举报方式——网络。举报者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万州反腐倡廉卫士”,在上面公开贾在云涉嫌的经济问题及相关证据,万州区纪委据此介入调查。 举报者另外表示,他曾于今年1月寄出两封检举贾在云腐败行为的举报信,但一直未有回音,然后,他开通了网站,顿时引来普遍关注。这一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你对此事件有何看法?你认为网络能成为反腐败的一种新的举报方式吗?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我们对《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5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价格违法行为举报处理规定》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全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简称“未保法”)于2008年6月1日开始施行。这部法律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增加了不少新的规定,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对于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具有创造性的意义。其中,第56条是此次修订后的一项引人注目的新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 鲜为人知的是,这条新规定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于浩 《中国人大》2010,(8):14-14
今年“两会”召开前,在人民网推出的《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是什么》、新华网推出的《2010年“两会”热点调查》中,“反腐”这一话题均在数万网友投票中排名三甲之内,成为民众对2010年“两会”的期待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松 《协商论坛》2013,(7):47-48
中纪委、监察部今年初表示":提倡实名举报,凡是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随后,各地各级反腐机关纷纷畅通了网站、电话、来信、来访等多种渠道,实施实名举报单线联系,鼓励实名举报。"反腐必须依靠群众。而鼓励实名举报,关键在于有效保护举报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鲁照旺教授认为",就目前而言,如何用制度为实名举报清障,以唤醒  相似文献   

16.
天下     
《人民公安》2009,(9):5-5
国家图书馆建立国内首个“政府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出国13天仅半天工作被通报;最高检修订举报规定,最高奖励2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民间蕴藏着巨大的反腐败的热情。珍视这股热情,于反腐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常常遗憾地看到,举报的成本之高.令人望而生畏。如海南亿万富豪孟克非五年反腐,耗资千万,还被抓进了监狱。后来在中央巡视组和省委的关注下他才得以平反,并扳倒了厅级贪官。这样的反腐胜利,充其量是有限胜利,甚至是一种失败——震慑的不是邪恶而是正义。  相似文献   

18.
相比“八项规定”、“反四风”等反腐重拳,公务禁烟令的价值显然被舆论严重低估了。事实上,这不仅是带头控烟的强力举措,更是节约“三公经费”、厉行反腐的一记棒喝。就像公务消费曾经撑起了高价白酒的异样疯狂,如今的天价香烟市场,  相似文献   

19.
保护举报权的民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员公民以举报方式参与反腐,是当今中国建设清明政治的一条重要路径。而数量居高不下的公民举报,在反映腐败情势、彰显反腐诉求的同时,也使公民举报权本身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有统计表明,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约有70%不同程度地遭受打击报复或变相打击报复。这一令人忧虑的事实表明:如何保护公民的举报权,不仅涉及公民的权利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有消息说,中国新闻网发起的全国“两会”民意大征集结果显示,75.5%的网民关注反腐问题,以绝对“优势”排在今年网民最关注的十大话题之首。这也难怪,尽管近年来社会各界严惩腐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贪官的“胃口”却一年大过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