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翔 《学习导报》2008,(1):17-17
中部地区是国家经济的一个重大单元。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加速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必将成为中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湖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长远竞争力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对于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促进中部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07年底,国家批准了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决定为武汉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搭建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对中部地区乃至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试验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对中部地区乃至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试验意义。  相似文献   

6.
两型社会试验区是与科学发展观相切合的新战略。其价值,就国家而言,是促进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和超越,就中部而言,则覆盖了增强经济实力与改善增长质量的双重意义。任何改革试验的成功,必须以充分理解现实条件为前提,两型社会试验区也不例外。文章提出了四个主要约束条件,即经济发展阶段制约、政府公共治理机制缺失、技术硬约束、文化理念落后,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的短期行动安排与中长期改革框架。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型综改区"),这对于武汉市、武汉城市圈、湖北经济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发展,都是一次重大机遇。但是,也隐含着挑战和压力,要充分实现试验区的积极效应,需要认真的战略谋划。  相似文献   

8.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武汉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和中部地区唯一特大中心城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明显的科教、区位、交通、信息等优势,应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产业链全球延伸等机遇,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被国家赋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任.武汉在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被确定为中部中心城市。因此.武汉必须以速度高于全国、高于中部平均水平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  相似文献   

10.
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和重大举措,是湖南人民的多年夙愿和期盼,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重大战略举措,湖南的重大历史机遇、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国家设立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探索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根本矛盾的体制机制,走一条新型工业化和新型的城市化道路。相对目前国内其他三个同家级改革试验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的主题而言,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既是彻底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全新战略实践,也是生态文明观念的普及。因此,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新区的“先行先试”。必须尽早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梅克保 《学习导报》2011,(19):20-22
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紧紧抓住长株潭试验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路径,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各项改革建设,努力开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新局面,为富民强省注入强大动力,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4.
强化机遇意识,抓项目建设。一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中部崛起战略进入操作阶段,尤其是麻阳县列入比照西部开发扶持范围的优惠政策有望上半年推出,这些都为麻阳加快发展提供了契机。二是从全省层面来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5.
4月,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新型城市化高峰论坛上,专家们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湖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湖南率先探索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伍建  楚翔宇  彭程 《学习导报》2013,(17):13-15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获得了绿色崛起的“国家动力”。五年多来,湖南按照国家批复的试验区改革总体方案和城市群区域规划,扎实推进试验区改革建设,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改革试验任务。长株潭试验区和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日益成为湖南推进改革创新的巨大平台、引领科学发展的强力引擎、集聚海内外要素的金字招牌、为科学发展提供示范经验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17.
黄州简介     
《党政干部论坛》2012,(7):F0002-F0002,F0003
黄州,历史之州,人文之州,发展之州,和美之州。近几年来,40万黄州儿女,乘湖北构筑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重要支点、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和大别山试验区的机遇,大力推进市区一体建设,不断书写幸福黄州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夏新华 《学习导报》2012,(15):36-37
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扩大内需、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有效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坚持实施科学投资决策,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并举,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突出抓好基础设施项目,突出抓好生态环保项目,突出抓好民生实事项目,以项目和工程建设为支撑,带动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试验区是湖南绿色崛起的“国家动力”。以2007年12月14日国家批准试验区为标志,短短几年时间,两型社会建设从理论构想变成全省共识,从项层设计变成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09,(3):F0004-F0004
湘潭九华经济区创建于2003年11月6日,位于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是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