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奕钧 《求索》2012,(7):80-81,66
农民工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保护农民工医疗权益、促进农民工流动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其医疗保险必须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医疗权益必须得到法规和制度的保障。本文主要从博弈论视角探讨农民工医疗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我国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民权益受损是不争的事实。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的形成因素是复杂的,分为经济、社会、政治三个方面。人民代表制度的完善是农民权益保障的必要前提,要从政治层面入手找到破解问题的良方,并建立保护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内涵的重大历史性课题。要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农民工问题。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优化产业布局;把农民工群体作为新一代产业工人来看待;解决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位问题对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具有战略地位。要充分认识中国农民工问题的长期性、历史性,搞好制度设计,为农民工或农民自身的发展创造制度环境。任何短期行为或“做秀”对于解决农民工问题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4.
高宝红 《人民论坛》2013,(10):158-159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制度设计、农民工利益实现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城乡教育不公以及农民工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文章试图从制度、法律、教育以及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当前农民工权益实现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虽然拥有较为完善的关于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且在农民工落户、住宿、保险等社会待遇方面逐年改善,但农民工劳动权益仍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影响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因素较多。为切实做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必须从改变农民工自身观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实现既定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地位、利益有明确的意识,并希望以自己的政治行为改变自己的处境.但作为边缘性社会群体,其利益表达缺乏制度化的渠道,反体制和反规则的游民政治意识潜生,出现了“街头起哄”、“围观宣泄”、“报复性抗争”等无序政治行为.为此,要创新社会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无序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7.
冉维山 《桂海论丛》2005,21(2):83-85
加快农民权益保护立法是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的一个重要举措。当前,农民权益保护在立法上还存在着空白,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经济、政治权益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立法,以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城市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初探》一文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也相当紧要的问题。城市社会对农民工采取的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的双重态度,使他们在劳动就业、社会福利、民主参与等方面的权益被极端忽视。问题的产生有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观念等诸多原因。刘家鑫先生呼吁,要切实加快社会改革的步伐,尽快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法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然而,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农民工的保护遇到了很多困难,因此构建一个以社会保险为基础、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补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改革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莹 《人民论坛》2013,(10):155-157
社会转型期,农民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体制以及自身弱势地位影响,制度内维权不畅、制度外维权受阻,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公共协商”这一制度设计有助于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促进其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有助于促进公民政治,全民参与;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公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富于“中国特色”的一个特殊群体。然而,长期以来,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在权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方面也缺乏足够的空间。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农民工进入国家权力机关的步伐都在加速。3月16日,全国人大通过有关决定,规定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此前,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农民工已经步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可以预见,农民工的“政治崛起”,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社会转型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究其根源是社会正义缺席导致的后果。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来寻找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对策,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就业环境、劳资关系、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障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开胸验肺"事件再次突显农民工健康权益保护困境。择业困境、法制困境、道德困境、身份困境,无一不对农民工维权形成障碍。要切实保护农民工健康权益,不能仅靠对个案的特事特办予以解决,而应从制度入手,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法制、加强监管、强化组织维权等措施,从根本上帮助农民工打通维权壁垒。  相似文献   

14.
7月1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办的“有序转移,保障权益,促进和谐——新时期我国农民工转移就业与权益保护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全国  相似文献   

15.
袁锦秀 《求索》2007,(7):108-109
美国、英国在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方面具有先进性。美国历经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加强对妇女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国尽管在《宪法》中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仍多有不足,所以,在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时,可注意其他国家的法律改革,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完善程序、强化反歧视和实现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16.
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来看,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采取制定和完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专门法律、法规和政策,改革就业制度,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改革农民工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实现方面仍存在拖欠工资、工作时间得不到有效保护、维权意识相对较低等制约因素。因此,亟需通过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推进户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举措,提高农民工劳动和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培林为该书所撰《序》中介绍说:“本书以新市民社会管理为中轴展开,分析和阐述了新市民的经济管理、政治管理、生活管理和教育培训。在经济管理方面,探索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的劳动管理和劳动权益维护、新市民活跃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新市民经济的科学发展等。在政治管理方面,研究了新市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参与、政治管理和综合治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面临着制度安排和参与渠道缺失、参与主体素质等宏观与微观方面的诸多现实困境.因此,需要从完善制度安排和参与渠道建设、提高经济收入、提升参与主体素质等方面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效能感,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与此紧密相连的还有另一个重大问题,即“农民工”问题,也同样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这个群体长期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处于国家制度、政策法规管理的边缘。直到最近几年,“农民工”问题才因为“讨薪”、“子女入学”等原因为政府和社会重视。“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农民增收,也与城市建设发展联系紧密,更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休戚相关。那么,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