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斌  王晓  魏培培 《中国审判》2014,(12):46-47
2013年底,17岁的小亮(化名)来到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他惴惴不安地步入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刑罚,更不知今后的路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2.
李杰 《公民与法治》2006,(10):24-25
1987年31岁的机关干部王金铎受上级党委委派,担任河北省涞水县一家集体小企业“碳素厂”的厂长。当王金铎以厂长的身份踏进工厂时,他知道从此他将走上一条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路。这条路他义无反顾的一走就是十八年。  相似文献   

3.
贼的童话     
我是一个贼.这个街口是我的单位,我的岗位,当然一切都是流动的,像我这个人,更像我的人生,所有的都是那么飘忽,我不知道我的根在哪,我的家在哪,我甚至不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我活着,仅此。  相似文献   

4.
张晓娜 《政府法制》2013,(33):22-23
他是职工眼中的功臣,也是地方麻烦的制造者。从纪委书记到阶下囚,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相似文献   

5.
赵星 《江淮法治》2013,(22):58-58
其实走出去,不一定是非要走到什么地方去,而是说要有勇气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现状。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比如在自己的家乡多么压抑,不甘心一生就这样度过:比如对自己的工作有多么不满意,不知道是该离开还是该继续努力。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人生都是自己的。谁也无法代替你作决定,因为没人能保证你未来的路就能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一宗海上拖航合同纠纷案件的评析,运用“习惯解释”规则,探讨在拖航合同约定了几个可供选择的目的地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解拖被拖物的目的港,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一宗海上拖航合同纠纷案件的评析,运用“习惯解释”规则,探讨在拖航合同约定了几个可供选择的目的地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解拖被拖物的目的港、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8.
克顿是一个美国人的名字。在150多年前,克顿是美国西部的一个中级警官。如果他沿着警官这条路走下去,那么现在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他。但是,他偏偏是一个创新的人。于是,他放下了警察这一职业不干了,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私家侦探所,成了世界私家侦探的开山祖师。当然,他当初不会知道150年后,在中国有一个警官不仅想着他,还认为自己的志向和经历都和他有相像的地方,并且学他的样子也办了一个私家侦探所,起名叫辽宁省克顿事条调查所。这个警官就是中国第一私家侦探孟广刚。  相似文献   

9.
微信“摇出”两个美女 福建省福清市的年轻老板卢江遇到了烦心事:他在微信上结识了两个愿意以身相许的美女,但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一个才好。  相似文献   

10.
我們清楚地知道,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組織路线。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必須走群众路綫,要把走群众路綫当成我們一切工作部門的工作方法,形成我們普遍的一貫的工作作风。当然,我們司法部門必須遵循这条路綫,来完成党所賦予的政治任务。但是,对群众路线的正确意义,就我省(江苏)司法部門来說,尚缺乏正确完整的理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人生在世,不慎犯错甚至误入歧途,并不奇怪。至于如何看待这些“迷途羔羊’,迷途者自己发自内心的悔悟非常关键,需要外部力量的援助还在其次。  相似文献   

12.
周宇 《法治与社会》2017,(12):59-61
驱车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从福建省宁德市市区抵达赤溪村.33年前,走这条路花了王绍据十来个小时.到村里下车后,村民们看到他热情地打招呼:"王总编您来啦,家里坐坐啊.""不啦,还有事,您忙着."王绍据热情地回应.其实,这些村民王绍据并不都认识,可是村民没有一个不认识他,连小孩子都知道他是"王总编".33年前,这个小山村还穷到"婆媳共穿一条裤子",如今已是家家洋楼,户户小康.正是这位个头儿不足一米七,总是笑眯眯的老者,将赤溪村曝光给公众,由此开启"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蜕变历程.  相似文献   

13.
5年前.当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决策层提出“依法治区”方略时,不少人拭目以待;“依法治区”的路该怎么走?是的,正式确定走这条路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5年耕耘,春华秋实……今天,当他们回眸这5年的“依法治区”历程时,情不自禁,感慨万千。经过5年的探索,努力,他们不但摸出了“路子”,  相似文献   

14.
徐显明 《法学研究》2014,36(6):8-12
正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定什么制,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综观世界各国的法治经验,凡是法治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走对了路,举对了旗,定对了制。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就是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有三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  相似文献   

15.
“骆驼是一个委员会设计马的结果”。阿马蒂亚一森引述的这句话让人沉思。大家知道,骆驼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的玄机如何,谁也说不清。森先生借用此谚,意在说明社会选择之困难。其实,世上的选择,无论是个人选择、社会选择或公共选择,哪一样不是难上加难、玄而又玄呢?正是因为选择的难和玄,方显人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斑白的双鬓、深陷的眼窝、满脸的皱纹,刚过不惑之年的孙继平(化名),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大很多。为儿子维权已经3年了,他不知道这条路何时才能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17.
小孔2010年从部队回家探亲,到魏县车站下车后,被眼前错落有致的楼群、广场“震”住了。心里暗自闷想,这是我的家乡吗?这是中国鸭梨之乡——魏县?是不是下错站了?他看了看站台,是魏县车站,不错啊!可是,该走哪条路回家呢?他拿出手机给家里人拨通了电话:“爸,我到车站了,回家的路怎么走啊?”“孩子,你从车站乘一元公交车到小区下车就到了,咱家搬家了。我和你妈在家门口等你!”电话里传来一位老人欢快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4,(9):59-59
记者走进五雷沟村,分不清楚哪是五雷沟,哪是榆林城,仔细打听,才知道五雷沟村和榆林城融为一体了,现在繁华热闹的肤施路就是五雷沟村。记者与刘宝强事前有约在村办公室相见,去了却找不见人,好一阵才回来,刘宝强真忙,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采访不时地被打断,记者就此展开了“艰苦”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据此,证人出庭作证是庭审调查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每一案都要求每个证人出庭作证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现实的。这就产生了对出庭证人的选择确定问题。本文就此发表一己之见,以供同行参考。一、排除可不出庭作证的人1、从证人的作证资格上排除。刑诉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由此可见,只要是知道案件情况,且能辨别是非、正确表达的人.无论其是否成年,都可以作为某一案件的证人。但实践中,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处于发育阶段,其语言表达存在;隹确度不高、逻辑性弱、易变性强等特点,且其本身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故向未成年人取证存在难度高、技术性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