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卢森堡的党内民主思想是她留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卢森堡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党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伯恩施坦与卢森堡关于资本主义信用的争论,是其围绕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争论的一部分。卢森堡对资本主义信用的看法与马克思基本一致,她试图通过反驳伯恩施坦来捍卫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则持怀疑态度,他试图提醒人们注意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民主党策略的影响。争论表明了双方在方法和社会主义策略上的分歧,即社会改良与社会革命的分歧。历史发展表明,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片面性。  相似文献   

3.
构建责任政府的理论分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西方近代政治发展的产物,责任政府构建在"主权在民"和代议制民主基础之上,且与现代宪政民主思想紧密相关。即应以"对谁负责"、"如何负责"为逻辑线索建立责任政府。从这一逻辑出发探寻,我国责任政府构建中主要存在主权者问责虚化、权力机关问责矮化、法治层面存在缺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完善主权者问责,加强权力制约和法治等途径来形成与强化责任政府建设的推力和保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进行了评析。文章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表现在民主和专政问题上,就是把民主超阶级化。其思想来源是拉萨尔、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国家观。这种国家观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20世纪在民主理念长歌行进的过程中,各种民主思想和理论围绕着民主的概念、主体、行为、价值等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与交锋,这些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形成了强大的挑战。实际上,民主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恒定模式,真正的民主不应该崇拜任何绝对的真理,它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程而不是一个已经完全达至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这个著名的"修正主义公式"出自于伯恩施坦《崩溃论和殖民政策》一文。该公式的提出意味着伯恩施坦正式公开了他的修正意图,并转向修正主义。而这一公式则是伯恩施坦在同英国社会主义者巴克斯的争论中直接提出的,两人的争论涉及有关资本主义三方面的问题,即资本主义是文明的还是邪恶的;资本主义是否会迅速崩溃;社会主义的实现能否通过资本主义文明的整体演进。在这一争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伯恩施坦转向修正主义的起点是对教条革命者的批判,也正是以此批判为基础,伯恩施坦逐渐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彻底转向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7.
列宁鉴于当时的客观历史环境,在表述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时使用了"集中制"而不是"民主集中制"的提法。这导致罗莎·卢森堡和列宁最初在党的组织原则上存在分歧,卢森堡认为列宁的"集中制"是"极端集中制"并对此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尽管罗莎·卢森堡对列宁的政党组织原则存在一定的误解,但不能因此否认她在列宁建党学说上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同,伯恩施坦认为资本主义有可能不会发生能成为社会变革前奏的巨大危机,因而不能寄希望于发动一场革命来实现社会主义,而应该考虑"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之下,伯恩施坦对许多实践中的问题都提出了具体策略,如农业问题、合作社问题、殖民地问题等.这些具体问题的策略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伯恩施坦的修...  相似文献   

9.
下面第一次发表的奥·倍倍尔在一八九九——一九○八年的信件反映了这一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在德国无产阶级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展开的反对爱·伯恩施坦及其同伙的修正主义的尖锐斗争中的立场。弗·伊·列宁从思想上领导了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他对于这一斗争所作出的决定性贡献,树立了马克思主义批判修正主义的光辉典范。格·瓦·普列汉诺夫、罗·卢森堡、克·蔡特金、弗·梅林也激烈地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奥·倍倍尔对于从思想上揭露修正主义,对于向广大工人群众阐明其危险性,作了许多  相似文献   

10.
伯恩施坦是德国社民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资本主义"崩溃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最终目的和运动"等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提出了一些和马克思、恩格斯观点不同的看法。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策略所作的新的解释和"修正",应当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代表,罗伯特·达尔在其学术生涯后期逐渐从对民主的经验研究转向了对当代西方民主体制中政治不平等的批判,呼吁在企业内部实行自治和建立合作所有制,以实践经济民主,从而彻底消除自由主义体制对民主造成的障碍。这一观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达尔的经济民主思想着重关注公民有效参与的方法,被认为在微观层面有助于参与式民主的实现。然而,这一思想建立在先验的伦理立场之上,因而具有内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虽按现代西方民主原则建立了民主主义制度,自民党长期的单一政党统治使其民主在学术界引起一定争议.自民党的长期一党统治,不只是选举、获取投票模式的结果,而且也是其治理和形成政策模式的结果.日本的民主政治具有其独特性,即将民主思想融入本国的文化,从而形成一种看似不寻常,实为寻常的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13.
罗莎·卢森堡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包括:党必须把日常的斗争和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统一起来;人民群众需要自己的革命领袖,领袖也必须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发扬党内民主,是克服党内官僚主义的有效途径;党的集中制应该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应该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为前提.今天,我们重读卢森堡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作者在多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回应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试图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翻案的文章,而撰写的一篇有关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的长文.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对伯恩施坦其人、他的修正主义学说、社会改良主义路线等进行了深入的评析.  相似文献   

15.
大众民主思想是陈独秀晚年政治思想宝库中的明珠 ,其主要内容是 :一、民主的大众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没有大众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 ;二、大众民主是阶级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其阶级性不取决于内容本身 ,而为执政者的阶级归属所决定 ;三、坚持从民主国情出发 ,从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推进大众民主建设。从时间方位看 ,该思想是民主主义思想合乎逻辑的新发展 ;从空间方位看 ,是对苏联民主实践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后者是该思想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晚年在民主问题上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作了深刻的批评,但他此时仍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民主观仍是从马克思的直接民主制主张出发的.今天应当把陈独秀的这些思想放到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去考察.从这个角度看,陈独秀晚年的意见与卢森堡一脉相承,理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流派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西方产生的各种资产阶级民主学说,它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当代的新发展.深入了解和剖析这些理论流派,对于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及发展趋势,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伯恩施坦的生平和思想发展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为背景,对伯恩施坦的生平和思想发展过程做了全面的评介,并对社会主义运动和学术界对伯恩施坦的看法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9.
在柏林市中心的卢森堡广场一侧,坐落着一幢6层高的灰色小楼,这就是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的总部.  相似文献   

20.
限制拉美地区民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存在,民主包容理论、民主赤字理论以及自由主义理论的一些观点都不能解释近现代拉美地区不平等性的根源。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分析了拉美地区福利政策的特点,对拉美自由主义的某些缺陷以及一些政治学家提出的"社会民主"的概念作出了批判,解释了拉美特色民主的深层意义,探讨了重构拉美地区社会民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