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世纪桥》2015,(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新的课题和严峻挑战。只有及时地转变党的领导理念,转变党的领导职能,转变党的领导方法及党法关系,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法治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程,通过法治规范我们的公权力行使行为,领导人民真正治理好我们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的历史和时代条件下,要开启和稳步推进现代化进程,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领导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其崇高理想的必经过程。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现代化,也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几条基本经验:加强自身建设,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条件;尊重人民群众,夯实党领导现代化建设中的群众基础;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5,(2):64
<正>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正确处理好"五对关系",对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全面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今天的一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第二,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不改革没有出  相似文献   

4.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的政治宣示,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形成了以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国家治理思想。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观点、新认识、新论断。其中,许多内容是对毛泽东国家治理思想的创新发展,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核心政治保障,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善治为实践导向,以问题导向为行动策略,以技术创新为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对国家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共产党的领导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也在不断地完善着党的领导。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坚定不移的跟党走,同时要完善宏观设计与制度体系构建,并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张弛 《理论学刊》2020,(1):115-122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党遵循着中国社会深层的文化自觉,通过自身的政治属性,充分调动人的主观意志和创造精神,影响群众与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取向。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精神,中国共产党将"改变世界"作为党的价值观和政治道德的评价标准,把握制度的变革与制度的权威间的平衡。党的领导一方面通过适应中国社会的伦理结构获取正当性,同时又在改造社会中塑造新的伦理,通过拟情式的心理活动由党的组织内部向全社会辐射。只有把党的认知带入国家治理研究,运用党的思想、经验、历史和话语把握其中的文化意义,才能弥补制度研究的缺憾。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理论的重要论述,对于保证新时代党对一切工作的科学领导,对于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对于保证在党的领导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不犯颠覆性的错误,对于保证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只有在党坚强有力的全面领导下,改革开放才能更加深入,"五位一体"才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更加充满活力,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才能加速推进,人民民主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11)
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中国的近现代史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领导作用,是当之无愧的领导党。但是,领导党并不是只是说说,或单凭权力强行规定就能做到的。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首先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强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作为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建设,保证党的领导地位的首要的与核心的任务。其次是要强化党内民主建设,真正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真正地教育好党员干部,形成合力,提升党的领导能力。最后要强化组织纪律,把违反政治纪律和财经纪律,不能领导群众反而被群众排斥的党员干部清除出党。我们必须在制度设计上,通过顶层设计,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调整好国家治理体系,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核心阅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和制度载体,能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和国家治理中得到全面贯彻、充分体现和有效执行。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根本政治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特别是执政6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治理工作,致力于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在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注重发挥党的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注重农村治理理念创新,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密切联系农民群众,注重培育和发展农村各类社会主体,注重发挥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法治化道路,实现了农村治理的创新发展,并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的视阈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是价值标准和评估标准的双维统一。价值标准规定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核心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评估标准是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双维标准体现了价值体系与制度的统一,力图形成更加科学、完善、有效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这也要求作为中国重要治理主体之一——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要以自身的现代化带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实现全面改革的总目标。当下,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改革和完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以实现党的现代化,从而带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在走向市场经济,实现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应充分肯定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以便从政治上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这是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反复强调的思想,也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邓小平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并多次指出:“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党的领导当然不会没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执政党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团结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而执政党的领导力和号召力来自于其公信力。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执政党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和阻力。化解这些矛盾和阻力,一方面离不开执政党的自身公信力建设;另一方面,更要掌握群众,做到取信于民。因此加强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武装夺取政权并以武装手段获取国家统治资格的,特殊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党对国家必须要有"核心控制力"——即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毫不动摇。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反复比较,中华儿女得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知。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发展繁荣中国的可靠保障。确保党在新形势下能够长期执政、稳定执政,必须解决好善于领导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党权"与"政权"的问题,才能确保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才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不仅要注重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具有强大引领力和强烈感染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支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质的规定性,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证成性和正当性,有助于培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塑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观念环境。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渗透融合于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建设之中,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层动力。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结构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鸣政  郭晟豪 《前线》2014,(4):21-2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其中治理体系设计是基础、治理能力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将人民群众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机联系起来的关键机制,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网络群众路线成为群众路线在网络环境中的时代演变和创新发展。应牢固树立"走好群众路线就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意识,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方法,注重实现三个延伸:从线下走访向线上服务延伸、从单向独白向双向交流延伸、从考核评价向自我反省延伸,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进一步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使党的领导法制化,是我国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以来,尤其是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可争议的法律权威,只有通过在“体现了人民意志、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的法律”范围内的活动,才能得到确凿的体现。党的领导法制化,就是通过加强人大工作的途径来实现,使之置于各项工作的“龙头”地位,以此理顺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严龙宁 《共产党人》2004,(20):22-22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而党的领导,又是通过党员十部来实现的。只有党员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严以律己,勤政廉政,践行党的宗旨,真正体现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得到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才能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进行,改革与发展也才能不断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