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鳌,让世界倾听亚洲的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亚洲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地区一体化趋势正在亚洲地区不断加强。促进亚洲的合作与共赢,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正是博鳌亚洲论坛的宗旨。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铿锵有力的演讲中再一次发出预言:“中国的强势发展对亚洲国家而言是一个福祉”。“完全可以相信,一个充满活力、繁荣富强,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永不称霸的中国,将为亚洲的崛起和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以来,受金融危机重创的亚洲重现曙光,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经济形势持续好转,“重灾”国家和地区相继摆脱衰退的阴影,恢复增长。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长19%,韩国、菲律宾和新加坡分别增长46%、12%和12%,泰国、马来西亚也止跌回升。目前,亚洲经济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3.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业专业机械指出,亚洲四小龙在1992年到1993年维持经济成长的原因,主要拜中国大陆强劲经济带动之赐,大陆可能取代日本与美国成为亚洲经济的火车头。 亚洲开发银行预估,亚洲四小龙今年经济成长率可能缓步上升为百分之七,比去年的百分六点七略高。促使此一地区经济活络的原因,主要是出口持续成长,出口市场遍及欧美、亚洲国家;同时,产业升级提高了产品品质,产品走向多样化、精致化,使各地区产品在先进国家市场的竞争力增强,而东亚各国与地区内需求增加,导致消费需求增加,也是形成经济荣景不可忽略的因素。 亚洲开发银行及日本相关财务机构并指出,自从中国大陆采取自由经贸措施后,其  相似文献   

4.
最新趋势中国将重登亚洲经济主导地位中国的变迁正在塑造新的亚洲经济前途。整个亚洲地区的命运已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自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缔造经济奇迹以来,亚洲的新兴经济体一直被形容为“飞行雁队“。日本一直利用投资及科技转移来诱使邻国跟随她的脚步。亚洲四小虎继承日本的夕阳工业,先是轻型制造,后是钢铁、石化及造船。而后再将落后的技术与劳力密集产业转移给印尼、马来西亚及菲律宾。这个模式一直持续,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崛起才开始打破这一格局。可以预言,这些事实势将重划亚洲经济版图,中国将成为核心。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最先进国家和地区,将陆续把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而在同时由外部提供科技人才,开发品牌及进行研究。摩根士丹利亚洲  相似文献   

5.
“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奥秘李长久30多年来,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省和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由贫穷落后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亚洲“四小龙”。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一四小龙”经济平均增长率,在1971年至1980年期间为9%,在1981年至19...  相似文献   

6.
庄红韬 《台声》2004,(7):68-69
上月26日,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会议,在地处京津走廊、环渤海腹地的河北省廊坊市举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商务部有关负责人、环渤海地区七省市区政府省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建立地区合作机制,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之良策。  相似文献   

7.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市的总体影响 东南亚、南韩、日本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动荡,是二次大战以来亚洲发生的最严重的经济、金融事件,给亚洲国家和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8.
美、德、日等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目前仍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一个鲜明对比:以美、德、日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减缓,甚至衰退,而以亚洲、拉美、东欧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这一趋势的发展,使许多经济学家坚信,未来25年,全球经济格局可能出现150年来最剧烈的重组.而在这种趋势中,亚太地区又是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地区.近年来,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贸易增长迅速,投资增势旺盛,高科技日新月异,区域合作加强,全面发展的势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中国所处的东亚.如果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区域在20世纪初取代了过去500年由欧洲独领风骚的世界经济重心,标志世界经济重心移位的话,那么,当我们要跨入21世纪的时候,全球经济新秩序的重心必然是在亚太地区.当今,经济已成为国际关系中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关于亚洲经济形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何方关于亚洲经济形势,仅就经济发展、经济合作、经济格局三个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一、关于经济发展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亚洲的崛起,其主要表现即为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和保有旺盛活力。在世界经济处于低潮...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系统分析全球地缘政治现实基础上,基辛格力图为21世纪美国外交决策者提出较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他以现实主义政治观对美国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地区的论述鲜明地阐释出他的外交主张.在亚洲,他主张维持某种均势制衡的手段保持各国相互制衡,从而使美国在此获得相对优势.主张更新美日联盟,持续参与亚洲事务;维持在该地区军事存在,防止任一潜在对手独霸亚洲;要求结合理想主义手段,推进改革美国的现实利益.这些主张,在本质上是为美国谋求在该地区的"温和霸权"或"柔性霸权".  相似文献   

11.
肖丽萍 《前沿》2003,(3):53-56
鄂尔多斯市作为拥有高度聚集的,能够解决国民经济近期和长远重大经济发展任务的关键项目和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域.它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规划对全市、自治区乃至全国经济特别是自然资源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影响重大.因此,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的战略布署显的至关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认真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工业园区化发展的路子,再造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增长问题,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资本问题,而解决资本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要重视和发挥金融的作用,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离不开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全球的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地壳构造活动强烈,海洋和大气变动活跃,是世界上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亚洲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去年7月泰铢大幅下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舆论十分关注这场金融风暴对亚洲的发展前景,对该地区政治、经济安全新秩序的形成将产生哪些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是否能如愿以偿,即通过对危机的处理,确立起西方国家对亚洲经济发展进程的控制,并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模式,重新塑造遭受危机严重冲击的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台湾作为亚太地区的热点以及它与大陆及美日之间的特殊关系,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从台湾所处国际环境的变化分析亚洲金融危机对台  相似文献   

15.
实施持续农业是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也是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持续农业的特征入手,分析了民族地区农业非持续性发展的障碍因子,提出了实施持续农业对策及持续模式,对民族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经济,其核心问题在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其着力点是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本文从发展县域经济来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的角度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亚洲的崛起令人刮目相看 近几十年来,亚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亚洲各国内部进行的社会和市场变革,亚洲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首先体现在亚洲国家经济的高增长率上。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都先后达到了10%左右。而俄罗斯、东欧国家则在转型期间使经济遭受重创,例如波兰,它的经济要恢复到改革前的水平还需要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持续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这种提高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全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中很少出现大的利益受损失的集团。  相似文献   

18.
1998年3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作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大决策。我认为这一决策不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为了确保当年经济增长8%,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必将对我国经济当前和今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正确认识扩大内需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关系,对于积极、有效地贯彻这一方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下的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成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活跃最快的地区.近年来,亚洲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整个世界1/3的份额,特别是亚洲新兴国家在21世纪正发挥着世界新经济发动机的作用,在改变世界格局的同时也在重新塑造着各自在世界的定位,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亚洲各国难得的机遇.在亚洲崛起的过程中,各经济体间的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必然带来国家间的矛盾,制约着亚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不同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发展形态,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也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一定的影响.面对亚洲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中国影响的扩大,"9·11"后一度无暇顾及亚太的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加强战略部署,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这对保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转移注意力,关注中国等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并从理论角度进行解释和深入探讨。早在20世纪70年代,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等实现了经济增长奇迹,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再一次引起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