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0,(11):22-23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全球的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地壳构造活动强烈,海洋和大气变动活跃,是世界上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亚洲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全球的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球的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重特大自然灾害频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08,(12):4-2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3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巨灾时有发生,损失惨重。近年来,我国重特大灾害发生越加频繁,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晓宁 《中国减灾》2013,(8):12-1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各种突了性灾害发生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多种自然灾害,特别是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徐敏 《中国减灾》2012,(7):51-5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并呈现出多灾并发、群发和集中爆发的特征,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灾害损失持续加重,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异常多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2008年以来,先后遭受过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云南旱灾等重特大灾害的影响,给当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减灾救灾工作的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五年间,全国共有22.2亿人次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因灾造成的遇难人口超过8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400亿元,占全国GDP的2.21%.重特大灾害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仅汶川地震就使8.7万多人遇难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500多亿元.针对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现状,需要系统研发应对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关键技术,显著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燕合 《中国减灾》2013,(13):38-3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因灾造成的遇难人口超过8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400亿元,占全国GDP的2.21%。重特大灾害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仅汶川地震就使8.7万多人遇难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500多亿元。针对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现状,需要系统研发应对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关键技术,显著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1.
灾害对人们而言,并不陌生。刚刚过去的"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5年间全国因灾死亡失踪达10.4万人,  相似文献   

12.
灾害对人们而言,并不陌生。刚刚过去的“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5年间全国因灾死亡失踪达10.4万人,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地震的山崩地裂,洪水的疯狂肆虐,滑坡的瞬间毁灭……每一次重特大自然灾害,都会让我们美丽的家园满目疮夷,让生活在灾区的人们遭受苦难,让目睹灾害的人们感同身受。十年前的今天,承载着国家减灾重任和人民无限期待的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应运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5年间全国因灾死亡失踪达10.4万人,22.2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04,(4):46-46
亚洲防灾中心专家艾勒思·李果和克里斯蒂·艾可表示,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地区,该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占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总数的42.6%。专家们表示,每年自然灾害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导致社会发展过程倒退。因此,各国政府需发展“减灾文化”。1992-2001年十年间亚洲地区每年平均有4.6万人在自然灾害中丧生,1.8亿人遭灾,分别占全球受灾死亡人数的75%和受灾人口的90%。亚洲防灾中心的专家指出,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使得亚洲城市更易遭受灾害影响。由于亚洲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防御自然灾害更趋复杂。许多城市人口生活在…  相似文献   

16.
徐娜 《中国减灾》2011,(3):10-11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5年间全国因灾死亡失踪达10.4万人,22.2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并呈现出多灾并发、群发和集中爆发的特征,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灾害损失持续加重,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基层减灾救灾办公室工作如何做到务实高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实务性强,要把服务作为立足点减灾救灾办公室作为民政部门业务工作开展的信息交流中心之一,领导处理减灾救灾日常工作的办事机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防灾减灾是全球的共同行动。全球化需要大视野。日益加剧的灾害风险,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亟需世界各国站在全球共担风险、共御天灾的层面加强减灾  相似文献   

19.
日本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亚洲最为发达的国家,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海啸、台风等"天灾"与地震、火山喷发等"地灾"的威胁很大.而且,日本的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木制建筑,对火灾的抵御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减灾救灾工作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五年间,全国共有22.2亿人次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影响,因灾死亡失踪10.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8134.1万人次,倒塌房屋1794.9万间,农作物受灾21471.3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万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