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江泽民总书记对公安工作准确、精辟的定位和高度概括。在公安工作中,要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把为人民严格执法和对人民热情服务摆上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严格执法,又要热情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大》2013,(12):18
2008年9月,公安部党委作出了"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部署,掀起了新时期公安工作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5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加强了执法思想建设、执法主体能力建设、执法制度建设、执法管理体系建设和执法信息化建设,既推进了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正规化、专业  相似文献   

3.
吕志璞 《公安教育》2012,(12):37-39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依靠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随着社会管理创新步伐加快,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公安工作角色和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与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相适应,在执法作风、执法服务、执法方式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针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4.
俞亮 《公安研究》2012,(2):52-54,84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公安工作永葆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以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六化"要素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六化"要素的各个方面,从执法主体、执法装备、执法流程、执法动作等方面全面深化、细化、实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提高广大民警的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公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睿  江淼 《公安教育》2006,(12):24-27
一、问题的提出公安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公安机关后备力量、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神圣职责,是行业特色鲜明的特殊形态高等院校。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的变革,面对犯罪集团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斗争现实,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公安工作对公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主动适应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质量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大批符合“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总要求的公安高级专门人才,是公安高等院校服务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6.
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公安机关要在完善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能力和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确保公安民警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公安执法环境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探讨当前法律调整和执法环境变化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特别是当前正在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公安执法工作面临的环境不容乐观。怎样理性地看待公安执法环境的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发生问题的根源,探究改革、完善和加强公安执法环境的措施,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最近,我校民警培训调研组对我省的广元、苍溪、巴中、南江、达州等山区县市公安机关就执法环境问题作了调研。现谈一些浅见。一、公安执法环境的现状当前公安执法环境并不宽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  相似文献   

8.
荣全 《公安教育》2017,(7):18-20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如何,既决定着整个公安工作的成败,更是折射警队形象的一面镜子。当前,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公正警队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对标要求、加压奋进,着眼大局、高点站位,追求公正、践行宗旨,强化担当、真抓实干,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执法公信力,打造一支只为公安增光、不给警队抹黑的钢铁执法队伍。  相似文献   

9.
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是评价公安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必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以正确的执法思想指导执法行为;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提高全体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构建“大法制”格局,形成基本覆盖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法制网络,解决执法“带头人”的问题;科学划分工作职责,落实执法责任;强化公安法制部门的服务和监督职能;推动科技信息手段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执法规范化建设事关公安工作根本,涉及公安工作全局,既是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需要持续推进的长期任务。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思想认识应进一步深化,执法理念应进一步端正,工作责任应进一步落实;要大力提升执法执勤主体素质,健全完善执法制度,强势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强优化执法管理;要抓点带面全面推进,全警参与齐抓共管,问题引领强化督查,法制统筹加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强大的公安队伍和强有力的公安工作的客观需要。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和紧迫性的关系;要反对形式主义,转变工作作风,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的过程中改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召,力戒以训代教,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要重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导向作用,不要把群众当成“第一对象”;要重视行政强调和规章制约,不应轻视理论灌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思维;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要围绕中心选准切入点,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渗透到具体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2.
略论社会组织的变革与公安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组织的深刻变动必将对公安工作现代化产生一定的推动力 ,也给当前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组织的独立趋势促进公安工作运行机制的变革。社会组织的市场方面引起公安工作组织基础的更替。社会组织的体系分化导致公安工作稳定任务的加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工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的过程.计划统治年代,社会工作的设计和实施具有明显的政治取向,专业化社会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培育.进入市场经济和社会发生全面转型以来,我国专业化社会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呈现出许多时代特征和制度设计痕迹.以传统民政模式生成的社会工作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当前应以构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和发展机制为方向,着力推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促进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创新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体制机制有利于团结党外知识分子和代表人士,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创新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体制机制,必须明确各级统战部门的职责,创新统战工作制度;必须完善统战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统一战线工作;必须保证统战工作经费,促进统战后勤服务;必须建立统战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推动统战工作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岳迎春 《桂海论丛》2009,25(2):62-65
新时期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从方法机制、发展战略、法治规范、探索规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推动,着重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社会组织基础,着力拓展社会新领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以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要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和工作对象日益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给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内容上主要体现为要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含量 ;在形式和手段上要增强科技含量。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 ,才能促进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广泛应用为高校统战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新形势下要提高对高校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了解网络条件下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利用网络大力提高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时效性,扩大履盖面、增强影响力,切实发挥高校统战工作为推进学校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高校统战工作要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 ,高校统战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 ,有所创新 ,提高工作的预见性 ;高校知识分子工作必须有所创新 ,提高落实“三个代表”的自觉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有所创新 ,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对新一代党外人士的培养机制必须有所创新 ,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更好地巩固与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背景下,作为依托在高校体制内的共青团组织,面临着传统教育方式和工作方式不适应,与人才培养主渠道结合不紧密,与青年学生话语体系不统一等现实困境,这也是高校团组织成功突围的良好契机。嵌入人才培养核心实现功能拓展,建构自我教育格局实现共青团工作的全覆盖,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开辟工作新阵地,可以成为高校共青团突围的核心理念与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0.
In response to contemporary work environments and the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technologies,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are experimenting with alternate forms of work located in the hom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mplex and creative intersection of "home" and "work." From 1990-1997,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classified as home-based workers nearly tripled, reaching 9.3 million. Areas explored in the present study include emerging patterns in the work-at-home arena,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that facilitate development of work and career in the home, and the opportunities afforded to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when home is the locus of work.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debate in this area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