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上半年房价继续一路高走,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1%,创两年来新高,7月份依然放量高攀。当人们还在为房价狂飙而惊诧、忧心时。广东、上海、杭州、北京、南京、内蒙古、北海以及部分县市近来又有“地王”频出,月月都有新纪录。房子一天一个价,日日都在向高攀。地价、房价,越来越疯狂,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地价房价谁更疯狂?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0,(7):5-5
世界上总有一些巧合意味深长。3月15日,“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北京土地市场又涌现出新的“地王”,而且三个“地王”全部为“央企制造”。尽管“两会”上各界代表对高房价一片讨伐声,但新地王的产生明显说明——“两会”对房价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生活》2009,(14):M0001-M0001,3
楼市的再次疯狂,让久违的“地王”重新崛起。6月26日,北京朝阳区一地块以19.6亿元成交,成为北京新地王;仅仅4天后,6月50日,地王就被拍出40.6亿元天价的北京广渠路15号地所取代,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双料新地王。几年前,土地市场“面粉贵于面包”的怪相,催生了众多地王,带来的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和难以挤掉的泡沫。  相似文献   

4.
房子,这个原本为人安身立命之所的物件,却成了某些人输掉身家性命的劳什子。谁是隐藏在“房叔”、“房妹”、“房姐”、“房媳”背后的灰色影子?又是谁让这些“房氏家族”成员浮出水面?“房事件”又隐藏着哪些悬疑?到底是谁推高了如今的房价?人们期待悬疑解开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5.
一边是佛教居士林,一边是涉外餐所,三年多来“水火不容”。 政府欲让餐所“出局”,餐所的损失谁来负责?  相似文献   

6.
冷血杀人魔?强奸犯?流浪汉?谁会将三者联系在一起呢?幼年时的不幸,7年的牢狱生活,2004年第一次在昆明杀人,33岁的段金全像上瘾一样,走上抢劫、强奸杀人的不归路。“他年轻力壮,出狱后本可靠干体力活养活自己,但他希望来快钱,一边捡垃圾一边重操了旧业。”主办此案的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杨迪说。  相似文献   

7.
电话     
电话铃声在清晨的居室里充满了激情。纪鹏举掀掉被子,慌乱中只趿了一只拖鞋就冲到了小茶几旁拿起了话筒。“死老头子,瞧你这个疯劲!”老伴从被子里探出头责怪道。“喂,我是老纪,纪鹏举啊。你是谁?”他一手插在腰际,眉宇间又是那种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神气。光着的脚和挺着的肚子,使老头模样显得挺滑稽。自打退下来之后,他的电话便少了,忙活了大半辈子,陡地静下来,还真有种不是滋味的失落感。“什么?你是纪军。”听说是儿子的电话,老伴呼地钻出了被子,一边心急手慢地摸索着衣裳,一边颤着嗓子问:“该不是家里出了事吧?”纪…  相似文献   

8.
央企,作为共和国的骄子,恐怕从没有像今年如此遭到老百姓的痛斥,因为央企不断制造的“地王”,使许许多多百姓住房梦不断破灭。房价一路飙升严重脱离国情、民情,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     
去年8月,我调A县任劳动人事局局长。上任伊始,就被一年一度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工作缠得脱不开身。从早到晚,无论在办公室或是在宿舍里,上门求情的人络绎不绝。我初来乍到,人地两生,也不用担心得罪三亲六故,自然一概回绝。后来,也许是知道我这个人不好说话吧,上门说情的人日渐稀少了。这天中午,我在食堂吃过饭,回到宿舍刚准备小憩,门就“笃笃”的响了起来。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你找谁?”我一边问一边打量着对方,发现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您就是张局长吧?”“你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我在中部一个省会城市拍了一块50多亩的“地王”,换算成楼板价是每平方米7800元,这已经接近当时保利在深圳金沙洲拿下的两块‘地王’的楼板价了,从账面上看,盈利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但事实是,这块地拍下来,我就净赚了几千万。”  相似文献   

11.
马丽 《法人》2011,(1):78-81
在房价高企的中国,住房公积金一度拉近了老百姓与商品房的距离,但是地产商与银行勾结排斥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现实说明一切都是美丽的泡影,连恒大地产这样的所谓优质地产商都在拒绝公积金贷款,老百姓还能指望谁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黄韬 《法人》2008,(1):10-11
近来,房地产市场有两个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普遍关注:一个是现在的房价是不是已经到顶,另一个就是关于“小产权房”的未来命运:是扣上一个“非法”的帽子,把它一棍子打死;还是通过修改法律法规来回应多数民意的需要,给出一条“生路”?  相似文献   

13.
拯救信任     
《法律与生活》2010,(10):5-5
谁也没想到打压房价的新政来得这么迅速,这么猛烈。“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住房”、“暂停对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以及不能提供一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居民发放贷款”……招招逼近投资客命门。房价下落,应该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4.
陈方 《法庭内外》2011,(6):43-43
一边是国外认为存在安全隐患,一边是国内有关部门回应未超国家标准,新近发生的“雀巢婴幼儿米粉事件”再次引发消费者对食品的海内外“双重”标准的困惑。类似食品标准“内外有别”的现象并不少见。究竟是国外食品安全标准太严,还是国内标准太宽,给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标准滞后和缺失之祸有哪些?  相似文献   

15.
论“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众多的法律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无疑是一部颇有成效的法律。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从“王海现象”出现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在法学理论界、新闻界以及司法部门,对于王海是不是消费者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过。这场争论的焦点是;王海知假买假的行为,是不是消费行为?是否属于“生活需要”?是否可以获得消法第49条规定的加倍赔偿?在这场争论中,正反双方引经据典,各执己见,但最终似乎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两个相同的案例,两种不同的判决 出于对“消费者”概念的不…  相似文献   

16.
吕斌  黄颖 《法人》2009,(8):68-69
为什么最近央企“地王”频繁产生?高价格拿地的央企该如何收回成本?他们的钱花得值不值?  相似文献   

17.
刘娜  丛丛 《法庭内外》2008,(7):28-29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两个人受到重伤,结果同时入住一家医院治疗。可让患者家属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其中一名伤者的妻子,在医院悉心照顾丈夫20多天后,才“吃惊”地发现,伤者竟然不是自己的丈夫。其丈夫在入院3天后就已去世并被火化,骨灰也被人领走。此前,为全力抢救受伤的丈夫,并不富裕的妻子已花费了4万多元的医疗费。如今,对这一“离奇事件”,妻子很难接受。那么,究竟是谁导致了患者“错位”?责任到底在谁?一场患者与医院之间的官司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8.
《诗经》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是谁在忧国忧民?是谁在为依法治国不懈奋斗?是谁在为富国安邦、和谐维稳建言献策?是谁在为化解社会矛盾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19.
石头     
金光 《中国监察》2010,(21):63-63
局长的乳名叫石头。这一乳名被传出来,缘于两年前他母亲到机关找他。老人敲门就问:“石头在哪办公?”那是行政办公室,主任不在,一个毛头小伙子愣了一下,问:“谁是石头?”局长母亲赶紧改口说:“姓曹,叫曹国柱,我是他妈。”那小伙子一听是局长的母亲,赶紧把她领到了局长办公室。从此,局长的乳名叫石头就传开了。  相似文献   

20.
“如何解决农村公路两侧乱搭乱建问题?”“我省在农村危桥改造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进展如何?”“如果因为农村公路建设引发了地质灾害,该向谁问责,由谁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