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王亚华 《求索》2023,(1):113-1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我国新时代新征程的“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农业强国的提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政策导向。农业强国建设需要通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来落实,并且对“五大振兴”提出内在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五大振兴”,要立足国情农情,完善城乡人口互动体制机制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农业科技能力和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我国全球农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黄祖辉  傅琳琳 《求索》2023,(1):132-14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大国,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重要举措。强国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自主掌控农业关键技术,既能守住国家农业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食物高水平、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一方面,要从大国小农、人多地少、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悬殊和集体公有制度的基本国情农情出发,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强国农业普遍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必须把握好发展与安全、小农与现代农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农业强国须遵循的有效路径包括:建立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和双层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建构政府、市场、行业组织“三位一体”农业统一大市场;发展强村富民强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带动农业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3.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必须突破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量大质弱等突出短板以及大国小农、人口压力、资源有限等关键约束,从大安全观、大食物观、大国土观、大产业观、大韧性观着手谋划基本战略,才能建成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4.
郭倩倩 《群众》2023,(7):65-6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党中央对乡村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的高度,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再次强调要把握农业强国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5.
周立 《求索》2023,(1):105-112
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让农业强起来,既要确保国家农业与食物安全,更要牢牢把握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推动中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为研究什么是农业强国、如何建成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农业强国评价指标和主要类型的详细分析,可以明晰农业强国的内涵,并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提炼“大农业”“大安全”“大食政”理念,为建成农业强国找到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6.
张志祥 《群众》2023,(11):35-36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从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宏伟视野,为高职院校加强关键能力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导向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为引领,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努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努力在实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广阔道路上敢为善为、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7.
农业的强弱关乎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速度、质量和成色。农业强国依然是社会主义强国体系的最薄弱环节,农业农村现代化依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突出短板。要认清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特殊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农业强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徐志华 《群众》2023,(5):57-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多年来,镇江新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镇江新区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扎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不断提升区域“三农”工作的“辨识度”和“含金量”,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党全社会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严少华  李德新 《群众》2011,(9):28-29
贯彻落实“六个注重”,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离不开“八项工程”的实施,其中的“农业现代化”工程,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农业科技在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创新农业科研的发展思路,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上、在组织体系的构建上、在科研手段的创新上、在科研硬件条件建设上,促使农业科研积极转型,主动升级。  相似文献   

11.
吴善超 《群众》2023,(1):39-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罗明忠 《求索》2023,(1):120-131
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和应有之义。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农业劳动力回报率低、农业劳动力供给减少以及农业科技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借鉴“舒尔茨内源式”发展逻辑,以人力资本提升为落脚点,通过加大涉农教育培训力度,推动高素质农民成长,加快城乡间“移民”步伐等路径,为农业强国建设构筑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韩家戚 《群众》2023,(22):50-5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这为江苏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江苏“三农”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农业现代化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要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拓空间、赋动能。  相似文献   

14.
魏红军 《群众》2022,(24):26-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2年11月颁布的《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作为“国家队、示范区、排头兵”,江苏农垦有义务也有能力走在前列,发挥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在农业强省建设中挑大梁担重任。  相似文献   

15.
吴权  何巨 《群众》2011,(10):45-46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社会整体现代化最重要的基础。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六个注重”的新要求,结合省情实际,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决策部署,把农业现代化工程作为第三大工程,进一步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努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此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张晓宏 《群众》2023,(5):45-46
<正>党的二十大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中明确指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始终争当科技创新主力军,在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影响国家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发力,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大学要持续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以高水平创新助力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7.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学习,从中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探求破解难题的办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农业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持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保障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相似文献   

18.
邹芳刚 《群众》2021,(2):15-16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江苏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禀赋基础,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须以更高站位来审视和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持续向标杆性、先导性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19.
唐娟 《前沿》2024,(1):94-103
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体现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战略逻辑的辩证统一。基于一定指标筛选出的世界农业强国,既体现出共通的发展要求,反映出某些类似的实现路径,又有基于各国国情、农情的特有实现方式。我国建设农业强国,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体现世界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要基于我国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因此,我国建设农业强国,一方面,要对标世界农业强国的主要指标,找到我国与世界农业强国的主要差距,吸收借鉴其建设经验;另一方面,梳理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人多地少的资源现实、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等国情、农情,将世界农业强国的一般方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葛守昆 《群众》2013,(5):10-12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未来发展最大潜力在城镇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推动城镇化要向质量提升转变,做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两个轮子一起转”。李克强总理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省委省政府对积极稳妥推进我省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江苏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当务之急应该做些什么?围绕这些重点问题,本刊编发一组文稿,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