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频发。我国对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滞后已经成为滋长社会不法势力和不法分子嚣张气焰的重要根源。袭警这一危害国家安全、挑战国家公权力的行为,不仅是对警察生命的威胁,更会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感。在我国《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可以保护警察执法权威和权益,从而更好地保护公民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一系列暴力袭警事件,不仅严重危害了警察的人身安全,而且也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的挑战,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和挑衅。随着袭警事件的凸显.有关部门和学者在分析原因时认为。袭警事件频发与公安机关推出的“人性化”执法有关,应当叫停人性化执法。其实.正当的警察人性化执法非但不是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反而是消减该类案件发生的一项有效举措。当前,警察人性化执法之所以引起争议.并非其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因此,应当走出人性化执法的误区,完善警察人性化执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袭警事件与警察人性化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慈 《公安学刊》2009,(6):59-62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袭警事件。在社会上,甚至在公安机关内部都有人认为.袭警事件频发与公安机关推出的“人性化”执法有关。应当看到袭警案件的发生与警察的人性化执法无关。警察人性化执法之所以引起争议,并非其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设计存在偏差。因此,应当走出警察人性化执法的误区.完善警察人性化执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大量袭警案件频发,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衅和损害,从而引发了一场"人民警察是否成为新的弱势群体"的讨论。文章通过对"人民警察沦为新的弱势群体"现实表现的分析,关注人民警察现实的生存状况,探讨了人民警察成为捍卫法律强势群体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袭警犯罪日益猖獗,在执行公务中,人民警察屡屡遭到执法对象暴力抗拒。暴力袭警抗法案的频频发生,给我们的执法机关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设法解决,不仅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公民失去安全感,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执法人员的士气,减损执法的效果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警察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执法活动的同时,如何防范歹徒的袭击、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已经成为我们公安民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剖析这些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公安警务实战技能教学遏制袭警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杨佳暴力袭警案件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璇 《前沿》2009,(4):141-145
作为和平年代的一个优秀群体,人民警察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让人崇敬,也令人心痛。近年来袭警事件不断发生,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杨佳袭警案件发生后,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血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本文立足于社会环境和警察队伍的客观现状,分析阐述了警察伤亡和暴力袭警的主要因素,从健全公安法律体系、营造和谐执法环境、加强警察队伍建设、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等方面,研究探讨了预防暴力袭警、有效减少警察不必要伤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警察一线执法现状的调查发现,袭警案件时有发生,而且有日趋严重之势.通过对袭警特点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不确定性、突然性和危险性的特点比较突出,而袭警原因主要有社会、袭警行为人和警察执法三方面的问题,有的是无法避免,有的是可以避免,甚至可以解决的.针对可以避免和可以解决的有关警察方面问题,归纳与总结出强化依法保护、注重收集证据、提前评估危险、提高现场驾驭和把握制停袭警行为五种意识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警察自身的执法能力,规范执法,不给袭警者留有机会,达到避免和解决袭警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袭警案件频发,特别是暴力袭警案增多,一方面说明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另一方面也昭示警察执法环境急剧恶化。从公安部的统计看,侵害警察事件多集中在110接处民警、交警、巡警等几个警种,民警伤亡原因多为执勤查缉、处理治安案件、交通违法行为时遭受暴力攻击。本文针对交通民警在道路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对突发袭警的行动战术问题,尝试着做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3月18日向全市检察机关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暴力袭警、暴力抗法案件的通知》.要求上海检察干警进一步提高对办理暴力袭警、暴力抗法案件重要性的认识,依法严厉打击暴力袭警、暴力抗法行为。据介绍,近年来本市暴力抗拒执法、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甚至造成民警重伤、死亡的严重后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侵犯民警执法权益的事件愈演愈烈,轻则恶意投诉、拉扯阻挠:重则暴力袭警、围攻殴打。公安民警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受到公然挑衅,国家法律的尊严受到极度藐视和践踏,社会正义被严重亵渎。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必须理直气壮地对扰警、袭警、恶意投诉等妨害警察执法的行为进行严惩,坚决保护民警的执法权威。  相似文献   

11.
为维护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和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本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暴力袭警犯罪,今年1月至8月底,共向法院提起公诉暴力袭警案件241件320人,涉及罪名主要有妨害公务、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检察机关得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袭警犯罪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警察机关和警察的执法权威与尊严,也侵犯了警察个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袭警事件的屡禁不止还容易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降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司法实践中,袭警犯罪行为一般按照妨害公务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犯罪论处,这样的刑法评价无法从根本上揭示出袭警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为此,应当完善刑事立法,增加袭警罪,加大对该种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袭警案件频发,究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人民警察权力运行得不明确、不规范。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要求公安机关科学进行角色定位、转变执法观念,明确权力行使边界、严格规范执法,全面提高公安民警综合素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加强监督、从严治警,最终实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因遭暴力袭击导致伤亡的情况频繁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危害了警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对国家公权力的公然挑战,是对国家法律的严重亵渎。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本文首先对暴力袭警的内涵作了全面的界定,分析了暴力袭警事件的特征,并且在对暴力袭警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暴力袭警的预防对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止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频发,原本具有绝对权威的警察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暴力袭警行为不但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粗暴践踏,更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蔑视和亵渎。我国应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将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予以严厉惩治,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有效保障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袭警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同时具有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等特点,给国家法律尊严、社会治安稳定和警察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威胁。这与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忽视和误解人性化执法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警察在具体执法中应树立人性化理念,同时针对警察在人性化执法中的误区进行反思,对人性化执法进行合理定位,使警察在执法中能有的放矢,从而遏制袭警案件的发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利益格局、思想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复杂。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频发,民警因公伤亡数量居高不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因公牺牲民警2105人;仅2016年,因公牺牲民警人数就有362人,几乎"一天牺牲一名民警"。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一线民警执法安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警察在执法中受伤、受辱的案件频频曝光。"暴力袭警严重冲击法律底线,损害党和政府权威,严重影响民众安全感,也严重伤害广大民警的职业荣誉感。"(1)因此,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是,增设刑法罪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工作,必须符合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必须赢得全社会最大公约数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正袭警,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依法执法执勤过程中,不法分子及相关人员以暴力、威胁手段阻碍警察执法,对警察造成伤害的行为。近年来,袭警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并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针对袭警这一社会现象,如何加强执法警察遇袭防控能力职业化建设,需要引起重视。一、警察执法遇袭受害防范行为职业化的意义(一)有利于维护法制的尊严基层民警遇袭事件不仅严重伤害民警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  相似文献   

20.
袭警罪立法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发生的暴力袭警案件,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袭警罪的立法化问题。袭警罪的立法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切实可行。所谓袭警罪是指以暴力攻击或人身强制的方法,致使正在进行执法活动的人民警察不能继续履行职责的行为。这种行为既侵犯了人民警察的人身权利,又侵犯了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的活动。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加强对人民警察执法权的刑法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