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萍 《唯实》2000,(7):56-59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条件差异很大,东西部经济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区域之间经济失衡的日益加剧,直接导致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不足,收入增长停滞,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进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曾碰到过。了解东西部差距的成因,借鉴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对于加快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原因 东西部差距的扩大,既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也有区位因素与政策效应等客观原因;再加上中西部地区落后、低…  相似文献   

2.
加强东西部合作促进西部大开发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的开发、开放与发展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东西部互助合作,联合开发西部,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产生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区域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是三大经济带与梯度推移模式。其本意是让东部沿海地区先富起来,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通过其辐射作用分层次逐步激活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以实现其共同富裕目的。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在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西部地区大量的资金、人才流往东部,各种有形、无形财富在东部累积。显然,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极度不平衡的矛盾不可能在梯度发展的经济战略体系中得到解决。所以有必要对西部省区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西部省区发展战略的共同模式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经济类型的定位与…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的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差距。据资料载,1992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东部占99个,中部1个,西部为零;全国365个亿元镇企业中,东部343家,中部22家,西部为零;全国592个贫困县,90%以上在中西部;8000万贫困人口中,有6500万人居住在西部。 东西部发展差距问题,是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应该承认,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差距的存在和在一定时期内差距的拉大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将来发展了、富裕了,也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平衡发展仍是我国区域经济的主要矛盾。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向来都不平衡,不仅省区之间不平衡,同一省区、县市之间甚至有些乡镇之间都有差异。当然,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已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 从贵州情况看,这些年的发展,自己跟自己比算快的,但与全国比,特别是与沿海比,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有很大差距,且差距越来越大。贵州1991年至1993年国民生  相似文献   

5.
东西合作中要素西进的经济效应与政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满四  朱琪  和丕禅 《探索》2001,(4):129-132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是生产领域里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优化组合.这种经济合作可以增加和提高整个生产要素的总产出和收益率,可以取得多种经济效应,既有利于东部地区,也有利于西部地区.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东西部经济交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生产要素的趋利本性导致要素的大规模东流,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就要是通过对西部采取支持政策,促进东部较为丰裕的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使西部地区在东西部经济合作中分享到更多的利益,以大大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并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进入“九五”以来,国家开始着手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都给予西部以极大的支持,西部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西部如何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自己,缩小与东部经济的差距?本文拟在这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东西部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借国家给予的种种政策之利,凭借其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迅速拉大了与中部、特别是与西部之间的差距。从总体上看,这种差距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周石 《实事求是》2001,(2):43-45
我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西部大开发为地区间平衡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一、我国地区间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在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东部地区 ,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获取市场信息、进行要素与产品交流等方面拥有比西部地区更为有利的条件 ,吸引了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向该地区。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 ,西部地区在要素配置竞争和产品竞争中均处于劣势地位 ,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呈现日渐扩大的趋势。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专家指出 ,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蕴藏着巨大内需 ,抓住机遇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从而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性选择。专家们提出 ,东西部发展上的差距蕴藏着巨大潜在需求 ,而且这种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的可能性比东部更大。因为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大部分家庭对传统产品的拥有量已趋饱和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对一般消费品的需求远未饱和 ,家用电器和耐用消费品市场的潜力都十分巨大。东西差距蕴藏巨大内需  相似文献   

9.
农村人口居绝大多数,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征。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感到惊奇的时候,他们所看到的只是中国沿海较发达城市迅速崛起而体现出的现代化气息。如果深入中国腹地,目睹穷乡僻壤的窘状,所有人都会为区域经济的天壤之别而由衷感叹。如果用东部、中部、西部来形容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那么,在东、中、西的不同区域之间,又同样存在东、中、西的巨大反差。加快发展具有中、西部特征的区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只有深入剖析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表现、原因,才能找出欠发达县(区)域经济的发展困惑并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不平衡增长是手段,平衡增长是目标.西部大开发是继实施不平衡增长战略后,为促进区域平衡增长的必然安排,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实施反贫困战略对于促进地区平衡有着重要意义.西部地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西部开发既不是纯粹的西部工业化,也不是简单的东部大翻版,更不是单纯的西部大扶贫,西部开发肩负着实现西部工业化、现代化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与消减贫困、缩短差距的特殊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时期,党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充分相信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并一心一意为了群众的利益奋斗,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赢得民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