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曹萌 《人民论坛》2014,(2):187-189
本主信仰在历史传承中通过大量关于本主生前的功德事迹和灵验故事来建构本主的合法性基础,而生活中大量的仪式又使这些合法性得到强化和巩固.村落中的本主庙既是一个实现本主神圣性的公共空间,又是一个“请神”的神圣空间.从仪式视角出发,可以看到本主神圣性如何得以巩固,本主如何发挥现实中村落认同和聚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一种宗教信仰,蕴含着外顺于天,内强于己的生存基础;求真务实,重视今生的生存信念;艰苦努力,百折不挠的生存实践;天下大利,和谐共存的生存理想。通过白族本主崇拜总结白族先民的生存智慧,有助于促进白族生存理念、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的传承,有助于白族与各民族的交融。  相似文献   

3.
课题组 《思想战线》2000,26(5):58-61
有关白族本主崇拜或本主文化的宗教形态、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的诸多讨论,其关键和焦点都是本主崇拜的定位问题.这个问题既牵涉到宗教学和民族学的理论,又跟民族意识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对它的几个重要侧面做深入的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邑人  洪钟 《今日民族》2008,(8):37-38
本主崇拜是白族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意为“本境福主”,就是村社保护神,是掌管本村社的生死祸福之神,能保国护民,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白族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从白族的本主来看,有古代(如南诏、大理时期)的帝王和文臣武将、英雄人物、宗教神佛等,也有自然崇拜之神。东山庙就是丽江金山白族的本主庙,供奉的是东山老爷。  相似文献   

5.
本主崇拜是大理白族长期以来稳固的民间信仰,白族先民博采中原文化之长,形成了以儒家文化承袭和转化为主,佛道共济,"三教共拜"为特征的本主信仰。基于自身文化的特殊性,促使"三教合一"在白族地区呈现独有的样貌。具体表现在丰富的多神崇拜、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和形式多元的宗教活动中,可以说,白族汉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即是儒释道三家在大理合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佛教与白族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族自古就有拜龙习俗.佛教传入后,白族龙文化逐渐分裂为龙神崇拜和龙本主崇拜.佛教龙文化也因其与白族固有龙文化的核心意识原始水神观念相契合,开始为白族人民喜爱,并逐渐以不同方式、规律和特点对龙神和龙本主崇拜产生影响,从而使白族龙文化体系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主崇拜是白族的民族宗教,阿叱力教是形成于古代白族社会的佛教密宗新宗派。这两种宗教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表现了印度密教在洱海地区的白族化,以及白族固有的宗教信仰在外来宗教冲击下而发生的演变。阿叱力教与本主崇拜之间,在祀神格局、寺庙建筑、信仰仪轨、宗教义理乃至神话传说等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余园 《前沿》2013,(15):166-168
民族宗教文化的变迁研究,正在越来越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作为民族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白族本主宗教文化的发展一直是人类学及其他学科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从早期的史学调查传统衍生出来的对本主各类事项和要素进行溯本清源式的专题论述,到21世纪初逐渐增强的对本主宗教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进行事实分析的讨论,本主宗教研究已经走向了更为成熟的具有方法论意识的研究阶段,但是我们仍需重视其中显现的静态、局部和外在分析视角等缺陷.  相似文献   

9.
白族本主崇拜所反映的民族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崇拜是白族社会中一个显著的文化现象,它溶铸了白族各个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凝聚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乃是白族诸多传统的折射,白族的民族性格亦蕴含其间。可以说,本主崇拜是白族性格的一个投影,从本主崇拜中不难寻觅出白族显著的民族性格。 一、开朗乐观,勇于追求幸福生 活  相似文献   

10.
苦楝树     
一条小溪流过一座古老的村庄,溪边长着一棵和村庄一样古老的苦楝树。它的身后是座古老的土楼,苦楝树就像一个哨兵一样把守着这个古老的村庄。  相似文献   

11.
周城过春节     
赵勤 《今日民族》2006,(1):43-44
在中国白族第一村——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春节是具有浓郁的大理白族本主文化色彩的节日。这个白族村自古以来一直供奉着两位本主,一位是天郎文明新官景帝赵穆郎,因为他是开辟周城村的始祖,他在周城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成为全村的本主;一位是主国太清真常灵帝杜朝选,因为  相似文献   

12.
本主信仰在历史传承中通过大量关于本主生前的功德事迹和灵验故事来建构本主的合法性基础,而生活中大量的仪式又使这些合法性得到强化和巩固。村落中的本主庙既是一个实现本主神圣性的公共空间,又是一个"请神"的神圣空间。从仪式视角出发,可以看到本主神圣性如何得以巩固,本主如何发挥现实中村落认同和聚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一座古老的寺院里,住着一位年轻的方丈,他用自己的智总和信念,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也许在常人眼里看来,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在这位年轻方丈的身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却和谐统一。他用现代理念正在构建一座园林式的寺院,使古老的寺院焕发出勃勃  相似文献   

14.
阿荩 《今日民族》2016,(10):16-18
正老经母很忙住在大理古城里的洪广兴奶奶今年已经78岁,和其他城里的老太太不同,她每天忙碌在苍山、洱海边的一座座寺庙中,或是某一家红白喜事的经堂边……她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老经母。在大理,每个白族村都有一个自发的民间信仰组织——莲池会,由60岁以上的老妈妈构成。她们既信奉佛教和道教的神灵,也信奉本主,念经拜佛是她们主要的信仰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歙县与黟县,西递与宏村,古老的名字,古老的文化。但还有黄山呢,能够以一座山命名一座新兴的城市,不能不说带有一种强烈的现代色彩。黄山的残疾人事业,如是。  相似文献   

16.
威尼斯一日     
威尼斯的诱人在于柔情似水。中午,我们乘游艇来到这座著名的意大利城市,一边听导游讲解它的历史,一边睁大双眼观看水道两边一座座古老的房屋。  相似文献   

17.
洱源,洱海之源,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这里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南诏时期六诏的三诏(浪穹诏、施浪诏、邓赕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卓越的智慧、辛勤的劳动、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留下了无数神奇、优美的神话故事传说,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民族文化。洱海源被誉为是“神话的王国”,“民间故事的宝库”。“本主”文化,就是洱海源民族文化之花中馨香四溢的一朵奇花。在洱海源的白族村村寨寨,自古以来,就信奉“本主”。“本主”,本境之主,即一个自然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庇佑之神。在洱海之源,本主多达一百七十…  相似文献   

18.
张燚 《今日民族》2016,(10):50-52
正巍山不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境内还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4大宗教,以及土主崇拜、本主崇拜等民间信仰,有道教协会、佛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等3个宗教团体和1个基督教管理组。全县共有600多处宗教活动场所,民间小寺小庙近400个,有一定规模的宫观寺院208座,已依法登记开放64座,  相似文献   

19.
张天韵  李欣 《今日广西》2010,(10):42-43
“流血”的古树 在广西武鸣县东部,美丽的大明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古老的乡村——大明山南麓马头镇。相传这里是骆越古国的中心腹地,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独特的民俗。  相似文献   

20.
鹰城之夜     
鹰潭是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说其古老,这里沉积着殷商灿烂的文化,说其年轻,建市才二十来年,悠久的历史积淀使这座城市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