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民  王娟 《政法学刊》2005,22(3):69-71
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环境的改变,原有的传统准则失效以及社会管理和控制能力弱化等因素,导致其违法犯罪明显上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制度性建设和改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优化进城农民社会心理环境,是控制和减少流动人口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犯罪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犯罪是我国当前城市犯罪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改革开放后的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在帮助国家创造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犯罪激增的问题。与此同时,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研究由于概念,研究立场等方面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偏差,直接导致了研究人员和城市普通居民对流动人口错误的认识和对待态度,这进一步导致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增加。本文希望通过对流动人口犯罪的概念和原因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出将流动人口犯罪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的形成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而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必然有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社会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其个人价值也得到某种程度的实现,但同时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后果,对城市环境与治安带来巨大的压力,流动人口犯罪便是其体现之一.如何在发挥流动人口价值的同时,预防和控制其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城市决策者所亟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中西部人口流向东部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道靓丽景观。伴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也凸显出来,并成为我国控制犯罪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旨在为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提出一个基本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嵩 《法制与社会》2015,(3):295-296
流动人口①犯罪是我国现阶段城市综合治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流动人口管理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于涉嫌犯罪的流动人口适用逮捕必要性的现状的原因分析,在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6.
浊流从乡野卷来─—进城农民犯罪扫瞄陈宝琨改革开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固守乡野以耕织为业的传统模式被打破了,被解放了的劳动力大批向正在大规模经济开发的城市潮涌,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流动人口大军。农民们从思想闭塞或文化落...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相应的社会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犯罪是从人口学角度定义的犯罪类型,其反映的人口是动态的.城市发展规模与相应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与犯罪发生的数量呈正比——在一个国家中,城市规模越大,犯罪率越高已逐渐演变为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导致流动人口犯罪发生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较之于其它群体犯罪有着其独有的特点,两种因素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似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曹丹萍 《法制与社会》2012,(34):291-292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大大增加,随之,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当前的研究由于概念、研究立场等方面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偏差,直接导致了研究人员和城市普通居民对流动人口错误的认识和态度,这进一步导致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增加。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犯罪的概念和原因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出将流动人口犯罪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单民  陈磊 《法治研究》2013,75(3):109-114
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突出,根源不在于惩罚之网疏或者力弱,而在于社会管理机制的落后。应当将流动人口的社会排斥以及代际之间的显著差异纳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考量因素。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融入愿望和融入条件的强烈冲突、转型社会正式控制力量的不足、陌生社会非正式控制力量的弱化、流动人口聚居犯罪亚文化的传播和影响是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突出的具体原因。应当创新流动人口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城市流动人口融入制度、流动人口分类管理制度、流动人口主动登记的身份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于阳 《河北法学》2014,(5):121-129
城市流动人口经济地位较低、融入城市生活能力不强,加之因得不到社会支持而形成相对被剥夺感,极易演变为城市违法犯罪活动的实施主体,从而影响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西方犯罪学领域社会支持理论在预防和降低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犯罪中发挥着五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该理论对预防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重要启示包括建立外来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注重外来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的培育;积极探索破解流动人口因户籍和居住环境所造成的融合难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楚 《法制与经济》2010,(9):52-53,5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给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流动人口也给城市带来了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引发的各类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也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已成为关系到减少城市犯罪的关键。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城市犯罪,本文拟从出租屋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减少城市犯罪,以期建立一个依法管理外来流动人口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外来农民犯罪增多的社会环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中及沿海城市外来人口犯罪在全部犯罪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外来人口犯罪的实质是进城农民犯罪。北京外地农民犯罪占外来人口犯罪的70%以上;石家庄市公安机关抓获的刑事犯罪成员中,农民占61.7%。农民犯罪增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人口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英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发案增加了6倍;美国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中,犯罪案件增加了30%;日本成为经济强国也经历了三次犯罪高峰。这些国家在实现工业化或经济腾飞过程中犯罪陡增,无不与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有关。我国外来农民犯罪在全部犯罪所占比例增加的问题,反映了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也告诫我们已面临“增长的痛苦折磨”。研究解决外来农民犯罪增多的问题,不能象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仅仅盯住犯罪本身,而应当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注意解决犯罪增多的社会环境因素,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朱慧 《法制与经济》2008,(10):58-5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口流动的范围、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活跃、生产力发达、科技实力雄厚的一个重要地区,更是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的涌人。流动人口在支持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市民生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缺少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中,流动人口犯罪,可以说已经成为困扰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社会治安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笔者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对近年来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引起人们对控制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李琼宇  沈帅 《法制与社会》2010,(14):168-169
本文通过对贵阳市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犯罪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与对相关数据的统计,总结了贵阳市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犯罪具有犯罪对象的侵财性、犯罪人趋向年青化、犯罪地点集中于城乡结合部、犯罪组织形式趋向集团化、犯罪时间具有季节性等特征。进而针对贵阳市对于流动人口管理的具体制度对犯罪的原因发现与预防体系的建立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进城农民工的增多,他们的子女也大量涌入城市生活。由于种种原因,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犯罪率也在逐年升高,成为影响城市居民安定生活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方面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犯罪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试论"入世"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京平  石磊 《法学论坛》2000,15(6):16-23
由于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相比,在竞争力上具有一定的劣势,因此,入世后,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并不可避免地加剧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和就业问题.而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又将导致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增加,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地认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堵"与"疏"、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具体对策是:从宏观上,保持稳定和适当的经济增长率,积极促进非农行业就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消除"入世"对我国农业的负面影响;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保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从微观上,完善人口流动制度,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教育和培训,严励打击城市流动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17.
农村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相对剥夺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方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农村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形成机理。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对相对剥夺感予以有效的弥合,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农民因为相对剥夺感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当前,应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缩小贫富差距,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设法寻找补偿机制,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健全对农民群体的思想疏导工作机制,从而有效防控农民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蓬勃发展,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这造成城市人口管理工作的负担,同时也对城市社会治安带来威胁。流动人口由于其自身特点,其犯罪现象也不同于城市常住人口。本文通过把握流动人口的犯罪现状、犯罪特点,从而得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流动人口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核心理念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入.具体措施是做好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相互配合工作,做好流动人口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解决流动人口的居住与户籍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立法保障,对流动人口犯罪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任国库 《法制与社会》2011,(27):168-169
流动人口犯罪是我国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人口犯罪的客观原因在于农村与城市相对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引起的福利状态被剥夺,主观因素在于体现在流动人口个体上的文化冲突,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